一种方便安装与更换的汽车前照灯线束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2160发布日期:2018-11-20 19:3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安装与更换的汽车前照灯线束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组合前照灯在整辆车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组合前照灯按照光源可分为:卤钨灯、氙气灯,而按照功能可分远光灯、近光灯、前转向灯、前位灯(表明车辆存在的位置灯)。然而现有技术对于该多个灯的线束,仅仅将其自然放置,在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多个线束会造成混乱的情况,使得后期检查以及更换时处理不方便;同时,现有技术并不具有热监控功能,在车灯由于环境或者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产生高温时,无法对司机进行提醒,有可能造成后期严重车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安装与更换的汽车前照灯线束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方便安装与更换的汽车前照灯线束组件,包括远光灯线束、近光灯线束、前转向灯线束、前位灯线束和线束固定装置;

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设置于固定本体内侧的四个凹槽、设置于固定本体顶部的挂接件和设置于固定本体开口端的紧固扣,所述的远光灯线束、近光灯线束、前转向灯线束和前位灯线束分设于不同凹槽内部,所述的挂接件挂接于汽车内部的挂钩上;

所述的远光灯线束、近光灯线束、前转向灯线束和前位灯线束均包括灯体、线束本体和外壳;所述的灯体设置于外壳的前端,所述的线束本体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的线束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的第一端子与灯体连接,第一端子内具有热量检测器,所述的热量检测器用于检测灯体表面的热量,线束本体内具有报警线路,所述的报警线路与热量检测器连接,所述的第二端子为通信端子,第二端子与外部报警回路连接,所述的第二端子包括四个子端子,分别为远光通信正极端子、远光通信负极端子、远光电源正极端子、远光电源负极端子;所述的线束本体外部还缠绕有阻燃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阻燃胶带在线束本体上缠绕一至两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阻燃胶带为橡胶型阻燃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接件在同一个线束固定装置上设置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本体顶部还设置有线束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与更换的汽车前照灯线束组件,通过线束固定装置将前照灯的所有线束进行统一固定以及挂接,使得安装和后期更换非常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高安全性,不仅实现了对车灯的热监控,还实现了阻燃以及散热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束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线束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端子示意图;

图中,1-远光灯线束,2-近光灯线束,3-前转向灯线束,4-前位灯线束,5-线束固定装置,6-固定本体,7-凹槽,8-挂接件,9-紧固扣,10-线束标签,11-灯体,12-线束本体,13-外壳,14-散热孔,15-第一端子,16-第二端子,17-热量检测器,18-远光通信正极端子,19-远光通信负极端子,20-远光电源正极端子,21-远光电源负极端子,22-阻燃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安装与更换的汽车前照灯线束组件,包括远光灯线束1、近光灯线束2、前转向灯线束3、前位灯线束4和线束固定装置5;

如图2所示,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本体6、设置于固定本体6内侧的四个凹槽7、设置于固定本体6顶部的挂接件8和设置于固定本体6开口端的紧固扣9,所述的远光灯线束1、近光灯线束2、前转向灯线束3和前位灯线束4分设于不同凹槽7内部,所述的挂接件8挂接于汽车内部的挂钩上;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本体6顶部还设置有线束标签10;

如图3所示,所述的远光灯线束1、近光灯线束2、前转向灯线束3和前位灯线束4均包括灯体11、线束本体12和外壳13;所述的灯体11设置于外壳13的前端,所述的线束本体12设置于外壳13内部,所述的外壳13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4;所述的线束本体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子15和第二端子16;所述的第一端子15与灯体11连接,第一端子15内具有热量检测器17,所述的热量检测器17用于检测灯体11表面的热量,线束本体12内具有报警线路,所述的报警线路与热量检测器17连接,所述的第二端子16为通信端子,第二端子16与外部报警回路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二端子16包括四个子端子,分别为远光通信正极端子18、远光通信负极端子19、远光电源正极端子20、远光电源负极端子21;所述的线束本体12外部还缠绕有阻燃胶带22。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根据线束标签10,将对应的线束放置于固定本体6对应凹槽7后,通过紧固扣9将固定本体6进行紧固,并通过挂接件8挂接于汽车内部的挂钩上,完成安装;在后期更换时,由于将不同的线进行分类安装,方便后期更换。其中,根据凹槽7的大小根据国标要求进行设计,分别对应于远光灯线束1、近光灯线束2、前转向灯线束3和前位灯线束4。

在安装完成后的使用过程中,线束本体12内的电源线路(通过远光电源正极端子20和远光电源负极端子21)向灯体11提供电源,同时设置于第一端子15内的热量检测器17实时对灯体11的热量进行检测,并通过线束本体12内报警线路发送至外部报警回路,当检测到温度超过时,外部报警回路进行报警,提示车上用户。设置于线束本体12的阻燃胶带22既实现阻燃的效果,也达到稳固线束本体12的效果。而外壳13上设置的散热孔14也能使得线束组件有一定通风效果,避免外壳13内部温度过高。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阻燃胶带22在线束本体12上缠绕一至两圈。并且,所述的阻燃胶带22为橡胶型阻燃胶带22(黑色套皮)。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5为两个。使得安装稳固的效果更好。同理,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挂接件8在同一个线束固定装置5上设置两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