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7985发布日期:2018-10-09 19:5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灯具内部都设置有止挡件以避免灯具转轴带动灯体沿单一方向无限制旋转而绞线。然而,止挡件的设置必然会限制灯具的转动角度,不能做到无死角的转动,使用上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转动死角的旋转灯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灯具,包括:一灯架,所述灯架上设有止挡部;一灯体,所述灯体上连接有一转轴,灯体通过转轴与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平面区;设置在转轴与灯架之间的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止挡部匹配的止挡件,旋转环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区配合的第一凸点,当第一平面区与第一凸点的一侧抵接,旋转环与转轴沿一第一方向转动至所述止挡件碰到所述止挡部而停止时,所述第一平面区能够反向转动一预定角度后与第一凸点的另一侧抵接,藉此带动旋转环与转轴同步反向转动至所述止挡件再次碰到所述止挡部而停止。

优选的,所述预定角度为10°至45°。

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优选的,所述止挡部包括第一面及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凸点包括第一抵接面,当所述第一平面区抵接第一抵接面时,旋转环与转轴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至所述止挡件碰到所述第一面而停止。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点还包括第二抵接面,当旋转环与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至所述止挡件碰到所述第一面而停止时,第一平面区能够反向转动至与第二抵接面抵接,藉此带动旋转环与转轴同步反向转动至所述止挡件碰到所述第二面而停止。

优选的,所述转轴包括还第二平面区,所述第二平面区与所述第一平面区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环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凸点,所述第二凸点包括第三抵接面,当所述第一平面区抵接第一抵接面时,所述第二平面区抵接所述第三抵接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点还包括第四抵接面,当所述第一平面区抵接第二抵接面时,所述第二平面区抵接所述第四抵接面。

优选的,还包括一螺母及设置在灯架上的开孔,转轴上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纹区,所述螺纹区依次穿过开孔、旋转环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螺纹区、第二螺纹区,所述第一螺纹区、第二螺纹区均设置在第一平面区与第二平面区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旋转环沿第一方向转动直至止挡件碰到止挡部而停止时,第一平面区得沿反方向转动预定角度后才能带动旋转环反向同步转动,可为灯体提供额外的转动角度,让灯体的转动实现无死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止挡件碰到止挡部的第一面、且第一平面区抵接第一抵接面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止挡件碰到止挡部的第一面、且第一平面区抵接第二抵接面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止挡件碰到止挡部的第二面、且第一平面区抵接第二抵接面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止挡件碰到止挡部的第二面、且第一平面区抵接第一抵接面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现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灯具包括:灯体1、转轴 2、旋转环3以及灯架4,所述转轴2设置在灯体1上,灯体1通过转轴2与灯架4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上设有第一螺纹区23、第一平面区21、第二螺纹区24及第二平面区22,其中,第一螺纹区23和第二螺纹区24分别设置于第一平面区21的相对两侧,且第一螺纹区23和第二螺纹区24相对设置,第一平面区21和第二平面区22相对设置。

所述旋转环3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凸点5和第二凸点6,第一凸点5和第二凸点6的外观类似三角形,且第一凸点5和第二凸点6的尖端彼此相对,第一凸点5包括第一抵接面51、第二抵接面 52,第二凸点6包括第三抵接面61、第四抵接面62,旋转环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止挡件7。

所述灯架4上设有开孔及设置在开孔侧方的止挡部8,转轴2的端部依次穿过开孔、旋转环3后,转轴2上的第一螺纹区23和第二螺纹区24与螺母9螺纹连接,籍此将灯体1转动连接在灯架4上,此时,转轴2可带动灯体1相对与灯架4转动,直至止挡件7碰到止挡部8,以防止转轴2带动灯体1沿单一方向无限制旋转而绞线。

参照图4,当第一平面区21抵接第一凸点5的第一抵接面51时,旋转环3将被带动与转轴2同步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如顺时针方向,至所述止挡件7碰到止挡部8的第一面81而停止,此时,灯体1停止转动,随后,如图5所示,第一平面区2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预定角度后,抵接第一凸点5的第二抵接面52,藉此带动旋转环3与转轴2同步逆时针转动至所述止挡件7再次碰到所述止挡部8的第二面 82而停止,形成图6所示状态。

同理,如图6所示,当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时,第一平面区 21抵接第一凸点5的第二抵接面52,旋转环3将被带动与转轴2同步转动至止挡件7碰到止挡部8的第二面82而停止,此时灯体1停止转动,随后,如图7所示,第一平面区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预定角度后,抵接第一凸点5的第一抵接面51,藉此带动旋转环3与转轴2同步顺时针转动至所述止挡件7再次碰到所述止挡部8的第一面 81而停止,形成图4所示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灯具中,旋转环3沿第一方向转动直至止挡件7碰到止挡部8而停止时,第一平面区21得沿反方向转动预定角度后才能带动旋转环3反向同步转动,可为灯体1提供额外的转动角度,让灯体1的转动实现无死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角度为10°至45°,当第一平面区21 抵接第一抵接面51时,第二平面区22也抵接第三抵接面61,当第一平面区21抵接第二抵接面52时,第二平面区22也抵接第四抵接面62,以便保持灯体1转动的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实际设计需要,仅设置第一平面区21和第一凸点5即可完成灯体1的无死角转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