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照明角度的嵌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284发布日期:2018-09-14 21:4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调节照明角度的嵌灯。



背景技术:

嵌灯是一种镶嵌在天花板孔洞上的灯具,嵌灯可以朝正下方实现照明。由于嵌灯安装在孔洞内,其不占用空间,且嵌灯朝正下方照明的角度和范围非常均匀、亮度充足,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然而,传统的嵌灯只能朝正下方照射,其无法实现照明角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可以调节照明角度的嵌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以调节照明角度的嵌灯,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内设有球面凹陷部;设于顶盖内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上设有与所述球面凹陷部相匹配的球面凸起部;安装在散热件上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包括一球面外壁,内壳体与散热件之间安装有光源模组;环绕内壳体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与所述内壳体上的球面外壁相匹配的球面内壁,其中,球面凹陷部、球面凸起部、球面外壁、球面内壁具有同一球心;与顶盖相匹配的底盖,所述顶盖能够扣合在底盖上,并将散热件、内壳体、框体限定在顶盖与底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固定在散热件上的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内安装有发光体。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一导光板,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板射出。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台阶部,所述导光板卡固在所述反光罩与台阶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框体与底盖之间设有凹槽和卡块,所述凹槽和卡块其中一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另一则设置在所述底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散热件与内壳体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安装有光源模组,同心旋转内壳体与散热件,可实现照明角度的调节,此时,散热件上的球面凸起部可沿着顶盖上的球面凹陷部并以该球心旋转,内壳体上的球面外壁可沿着框体上的球面内壁并以该球心旋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A-A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一种可以调节照明角度的嵌灯,包括:顶盖1,所述顶盖1内设有球面凹陷部2;设于顶盖1内的散热件3,所述散热件3上设有与所述球面凹陷部2相匹配的球面凸起部4;安装在散热件3上的内壳体5,所述内壳体5包括一球面外壁6,内壳体5与散热件3之间安装有光源模组7;环绕内壳体5的框体8,所述框体8包括与所述内壳体5上的球面外壁6相匹配的球面内壁9,其中,球面凹陷部2、球面凸起部4、球面外壁6、球面内壁9具有同一球心;与顶盖1相匹配的底盖10,所述顶盖1能够扣合在底盖10上,并将散热件3、内壳体5、框体8限定在顶盖1与底盖10之间。

光源模组7安装在内壳体5与散热件3之间,内壳体5与散热件3固定连接,在调整嵌灯照明角度时,使用者可以将手伸入底盖10中,施力让内壳体5旋转,并带动连接内壳体5、散热件3和光源模组7一起旋转,此时,散热件3上的球面凸起部4可沿着顶盖1上的球面凹陷部2并以该球心旋转,内壳体5上的球面外壁6可沿着框体8上的球面内壁9并以该球心旋转。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同心旋转内壳体5与散热件3,实现照明角度的调节,当内壳体5与散热件3处于水平状态时,可竖直向下出光,当内壳体5与散热件3旋转至倾斜状态时,可向斜下方出光。

其中,框体8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球面外壁6沿着球面内壁9旋转时,不会因为移动在球面外壁6上产生刮痕,所述顶盖1也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由于顶盖1、框体8都是以塑料制成,可产生类似阻尼的缓冲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顶盖1、框体8分别从上下方扣住会旋转的散热件3和内壳体5的结构设计,可以适当地调整散热件3和内壳体5的位移程度,进而达到照明角度调节的目的。

所述光源模组7包括固定在散热件3上的反光罩11,所述反光罩11内安装有发光体,反光罩11可以将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发射至外部,实现照明,其中,反光罩11采用螺丝安装在散热件3上,为了保证透光的均匀度,所述光源模组7还包括一导光板12,导光板12的材质优选亚克力板,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板12后射出。

内壳体5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台阶部13,在本实施例中,该台阶部13为一环形结构,导光板12可放置在该台阶部13上,当顶盖1扣合在底盖10上时,所述导光板12卡固在反光罩11与台阶部13之间,以防止导光板12掉落。

所述框体8与底盖10之间设有凹槽14和卡块15,所述凹槽14和卡块15其中一设置在所述框体8上,另一则设置在所述底盖10上,通过卡块15与凹槽14的配合,以使框体8与底盖10稳定结合,防止框体8被内壳体5带动而一起旋转,相互配合的凹槽14和卡块15的数量可以依照设计需要而变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