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组件及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264发布日期:2018-11-27 21:2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条组件及代步车。



背景技术:

在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代步车行业中,装饰灯用于起到很好的装饰和警示效果。但是由于灯条是由一颗一颗分离的LED拼接而成,所以在使用时外观上形成明显的颗粒感,无法达到较好的匀光效果,降低用户的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代步车中灯条使用时形成明显颗粒感的问题,提供一种去掉灯条颗粒感并具有较好匀光效果的灯条组件及代步车。

一种灯条组件,包括基座、具有若干灯珠的灯条、匀光件以及外壳,所述外壳装配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基座共同界定形成容纳腔;所述灯条装配于所述基座上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匀光件装配于所述外壳面向所述灯条的内表面,且所述匀光件包括覆盖所述灯条上所述灯珠最大散射张角的匀光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段为向远离所述灯条方向凸出的弧形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珠与所述匀光段之间的最小距离D为1cm-3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置所述灯条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罩设所述开口并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的两个防脱柱;所述两个防脱柱设置于所述壳体面向所述灯条的内表面并与所述基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防脱柱包括连接段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上的配合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弯折形成自由端,所述配合段设置于所述连接段的所述自由端,并与所述连接段界定形成第一卡槽,所述基座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末端沿相向的方向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的卡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段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卡槽,所述匀光件卡设并安装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由全透明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组件包括与所述灯条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灯珠的颜色和/或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上下截面尺寸一致的柱状,所述外壳和所述匀光件均呈横截面为弧形的长条状。

一种代步车,包括车体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灯条组件,所述灯条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条组件。

本申请灯条组件及代步车中,灯条与外壳之间设置匀光件,以对由灯条发射出的光线进行匀光处理,去掉了颗粒感,提高视觉效果。同时,匀光件中匀光段覆盖灯珠最大散射张角,以对由灯珠发射的全部出射光进行匀光处理,保持整体匀光效果并最大限度的利用灯珠的发光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代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代步车中灯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灯条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灯条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代步车100包括车体10及设置于车体10上的灯条组件30。其中,代步车100可为电动代步汽车、电动代步自行车、两轮自动平衡代步车、独轮平衡代步车、扭扭车、滑板车等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对应地,代步车100中车体10的结构可根据不同代步车100类型匹配性的改变,例如本具体实施例中滑板车中车体10包括踏板11、设置于踏板11底部的车轮13以及置于踏板11上的车把手15,而当代步车100为平衡代步车时车体将仅包括踏板及设置于踏板上的车轮,在此均不作限定。灯条组件30设置于车体10的踏板11和/或车把手15上,用于起到装饰及警示作用。

请参看图2及图3,灯条组件30包括基座31、具有若干灯珠330的灯条33、外壳35以及匀光件37。基座31用于为各部件(灯条33、匀光件37以及外壳35)提供安装基础的同时,亦用于为灯条组件30安装于车体10提供安装基础。若干灯珠330沿灯条33纵长方向排列设置,用于为灯条组件30提供光源。外壳35装配于基座31上并与基座31共同界定形成容纳腔32(如图4所示),灯条33装配于基座31上并收容于容纳腔32内,匀光件37装配于外壳35面向灯条33的内表面并与灯条33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如此灯条33所发射的光照射于匀光件37上,匀光件37用于对照射其表面的入射光进行匀光后并透过外壳35显示,避免在外观上形成明显的颗粒感。

具体地,基座31大致为圆柱体,其中部沿纵向贯穿开设有装配孔3101。装配孔3101可用于车把手15的安装,亦可用于代步车100中各种线路的收纳等。其中,基座31包括内筒体310、外筒体312以及加强肋314。装配孔3101贯穿内筒体310轴向的两端,外筒体312套设于内筒体310外,加强肋314连接于内筒体310与外筒体312之间,用于加强基座31整体强度,提供受力支撑能力。

外筒体312面向匀光件37的一侧沿纵长方向开设开口3121,基座31还包括沿纵长方向设置于内筒体310外壁的两条挡光条316,两条挡光条316呈外八字形设置并朝向开口3121。其中,两条挡光条316共同界定形成沿基座31纵长方向延长且与容纳腔32连通的安装槽3161,灯条33沿纵长方向安装于安装槽3161内,且灯条33上灯珠330发射的光被两条挡光条316阻挡以聚集发射。

外壳35大致呈横截面为弧形的长条状,其装配于基座31上并遮挡罩设于开口3121,用于安装匀光件37并对灯条33起到保护作用。具体地,外壳35包括壳体350及凸出设置于壳体350表面的两个防脱柱352。两个防脱柱352设置于壳体350面向灯条33的内表面,且两个防脱柱352沿弧长方向设置于壳体350的两端,用于连接壳体350及基座31。

请一并参看图3和图4,具体地,每个防脱柱352包括连接段3521及设置于连接段3521上的配合段3523。连接段3521的一端与壳体350连接,另一端向靠近壳体350弧形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自由端,此时连接段3521整体呈开口朝向壳体350弧形末端的L形。配合段3523设置于连接段3521的自由端,并与连接段3521界定形成第一卡槽3524。对应地,外筒体312位于开口3121两侧的末端沿相向的方向弯折形成卡勾3123。在装配时将外壳35罩设于开口3121后,施加外力使卡勾3123卡设于第一卡槽3524,实现外壳35的装配并同时防止外壳35由基座31上脱落。

进一步地,配合段3523远离第一卡槽3521的另一端向靠近壳体350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卡槽3526,用于卡设并安装匀光件37。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外壳35的至少部分由全透明材料制成,以为匀光件37提供透光功能。即外壳35可配置为全部为全透明材料制成,亦可为其上丝印有任意的图案(即外壳35为部分全透明),对出射光线进行遮挡,留出需要的发光区域以形成一定的发光图案效果,例如logo,字母,花纹等。

此外,外壳35上还可以丝印有字母等字样,字母内部为透明,外部涂成黑色遮挡光线,以实现字母亮起的效果。同时,还可将每个字母设置为不同的亮度和颜色,丰富显示效果。

另外,灯条33中各灯珠330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RGB三色灯,且灯条组件30还包括与灯条33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至少部分灯珠330的颜色和/或亮度。即若干灯珠330可以一起由控制电路控制颜色和/或亮度,也可以由控制电路分别控制各灯珠330的颜色和/或亮度,如此以不同的色温、色调、亮度以及闪烁频率进行工作,提示代步车100的当前车速、电量以及转向。

匀光件37大致呈横截面为弧形的长条状,其装配于外壳35中第二卡槽3526内并与外壳35共同装配于基座31上。匀光件37包括覆盖灯条33上灯珠330最大散射张角的匀光段370,使得灯条33上灯珠330发射的光经开口3121全部照射于匀光件37的匀光段370上,以对灯条33的出射光进行匀光处理,避免视觉上的颗粒感。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匀光件37为半透明材质,用于使照射至其中的入射光被散射后分别形成多个点光源,增加光线均匀的效果并进一步增大可视范围。

请参看图4,具体地,每颗灯珠330出射光线的最大张角α大约为90°,匀光段370与形成灯珠330最大张角α(90°)的两条直线构成圆心角为90°的扇形。也就是说,灯条33所有张角范围内的出射光线全部照射至匀光段370上进行匀光处理,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灯珠330的发光范围。

此外,灯条33上相邻两颗灯珠330之间的间距为2.6cm-4cm,灯珠300出射光线的最大张角α为90°,如此灯珠330出射光线在靠近边缘角度的亮度要比正中心的要弱一些,因此将灯珠330与匀光段370之间的最小距离D设置为1cm-3cm,使得两个相邻灯珠300的灯光完全照亮和覆盖匀光段370,并且有重叠的一分部便于尽量使得照射在匀光段370上的光线强度尽量一致,避免形成灯光盲区或者亮暗不一致的情况。其中,上述最小距离D为灯珠330外轮廓与匀光段370之间的最小直线距离。

同时,匀光段370为向远离灯条33方向凸出的弧形段,使得匀光件37自身形成一个新的大面积光源,具有很大的可视范围,即便由B视角方向(如图4所示)代表从侧后方看过来,仍然能够清晰地看到发光的灯条,以从各个视角看上去的亮度基本是一致。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控制成本和方便安装,匀光件37采用薄片材料制成,典型的为匀光纸条,以控制成本和方便加工组装。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匀光件37亦可为其它具有匀光效果折匀光结构,且匀光件37中匀光段370面向灯条35的表面可设置为光滑面亦可为磨砂面甚至还可为具有明显凹凸形态的凹凸面(例如锯齿面、波浪面等),只需要实现匀光件37中匀光段370对灯条33的出射光线进行匀光处理即可,在此均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灯条组件30中,灯条33与外壳35之间设置匀光件37,以对由灯条33发射出的光线进行匀光处理,去掉了颗粒感,提高视觉效果。同时,匀光件37中匀光段370覆盖灯珠330最大散射张角,以对由灯珠330发射的全部出射光进行匀光处理,保持整体匀光效果并最大限度的利用灯珠330的发光范围。此外,匀光段370设置为外凸的弧形段,有利于扩大灯条组件30的可视范围并使灯条组件30由各个视角看上去的亮度保持一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