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3009发布日期:2018-10-26 19: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架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支架灯的安装方式基本是通过弹簧或弹片上下作用进行安装,而在安装弹簧或弹片时支架灯主体与支架主体没有任何连接结构,若安装人员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支架灯主体的坠落,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安装时弹簧或弹片的安装空间狭小,导致内部接线非常不方便,耗时费力,且拆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灯安装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支架灯安装结构,它包括灯主体和支架主体,灯主体能装拆地装接在支架主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合页旋转机构,它包括第一页片和与第一页片铰接连接的第二页片,第二页片设有第一挂接部,第一页片装接在支架主体,灯主体设置有第二挂接部,通过第一挂接部与第二挂接部的挂接配合以使灯主体能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

弹性件定位机构,它包括弹性件和卡接件,弹性件装接在支架主体,弹性件设置有定位部,卡接件装接在灯主体,定位部与卡接件相卡接配合以将灯主体在闭合位置时进行定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定位部包括第一倾斜段和与第一倾斜段相连接的第二倾斜段,第二倾斜段与卡接件相卡接配合,当灯主体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的连接处距离支架主体内顶面之间的距离C大于第二倾斜段与卡接件的连接处距离支架主体内顶面之间的距离D。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之间的夹角A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倾斜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B为7-17度。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卡接件包括卡接本体和固接卡接本体的卡钩,卡接本体固接在灯主体,卡钩朝向支架主体,定位部与卡钩相卡接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挂接部为挂钩状,第二挂接部包括挂片,挂片与灯主体之间设有让位槽,挂钩穿过让位槽且与挂片相挂接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支架主体设置有固定座,弹性件装接在固定座。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定位部末端设有手持部。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当需要将灯主体装接在支架主体时,只需先将第一挂接部与第二挂接部相挂接配合,以使灯主体处于打开位置,此时,能将灯主体暂时挂置在支架主体下,此时灯主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且与支架主体呈垂直状态,既能保证灯主体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连接,保证灯主体不会与支架主体相脱离,也能避免操作人员误碰而使灯主体掉落,同时灯主体与支架主体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内部接线,不会干涉内部的接线过程,接线完成后,再将定位部与卡接件相卡接配合,再将灯主体转动至闭合位置,灯主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与支架主体进行定位。该支架灯安装结构结构简单,且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速,同时,拆卸也方便快速,不会损坏灯主体和支架主体结构。

2.灯主体位于闭合位置时通过对第二倾斜段与定位部的连接处进行受力分析可知,该连接处的受力分解为竖直方向朝向支架主体的力和水平方向朝向第一倾斜段的力,该种受力状态能将灯主体牢牢定位在支架主体。

3.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之间的夹角A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进一步确保灯主体的受力状态以将灯主体牢牢定位在支架主体。

4.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倾斜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B为7-17度,使得定位部与第二倾斜段的连接处受力更加稳定、牢固。

5.定位部末端设有手持部,方便安装人员对弹性件进行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灯主体与支架主体之间处于某一夹角的状态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灯主体处于打开位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灯主体处于打开位置时灯主体、合页旋转机构和支架主体之间的侧视示意图。

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灯主体处于闭合位置时灯主体、合页旋转机构和支架主体之间的侧视示意图。

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灯主体处于打开位置时灯主体、弹性件定位机构和支架主体之间的侧视示意图。

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灯主体处于闭合位置时灯主体、弹性件定位机构和支架主体之间的侧视示意图。

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合页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件与固定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1绘示了图6中第二倾斜段与卡接件的连接处的受力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11,一种支架灯安装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支架灯安装结构,它包括灯主体10和支架主体20、合页旋转机构和弹性件定位机构。

灯主体10能装拆地装接在支架主体20。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支架主体20之底面开设有装配槽21,该装配槽21为长方体形,不以此为限,也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

灯主体10顶部结构之截面为等腰梯形状,两条侧边之底端向上凸设有限位条11,当灯主体10与支架主体20相装配固定时,两条限位条11均伸入装配槽21内且分别靠抵在装配槽21之两侧面。本实施例中,等腰梯形之顶面设置有第二挂接部,第二挂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片31、挂片32和第二锁片33,挂片32为开口向下的“口”字形,第一锁片31和第二锁片33通过螺钉锁固在等腰梯形顶面,挂片32与等腰梯形顶面形成让位槽。

合页旋转机构,它包括第一页片41和与第一页41片铰接连接的第二页片42,第二页片42设有第一挂接部43,第一页片41装接在支架主体20,通过第一挂接部43与第二挂接部的挂接配合以使灯主体10能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页片41为L形,L形短边段通过螺钉锁固在装配槽21之顶面,L形长边段与第二页片42相铰接连接。第二页片42之末端设有所述的第一挂接部43。第一挂接部43为挂钩状,该挂钩能穿过让位槽与挂片32相挂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合页旋转机构个数可设为多个,以实际需要为准。

弹性件定位机构,它包括弹性件50和卡接件。

弹性件50装接在支架主体20,弹性件50设置有定位部。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包括弹性本体51,弹性本体51为扭簧状,定位部包括与弹性本体51相连接的第一倾斜段52和与第一倾斜段52相连接的第二倾斜段53,第二倾斜段53与卡接件相卡接配合,当灯主体10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倾斜段52与第二倾斜段53的连接处距离支架主体20内顶面之间的距离C大于第二倾斜段53与卡接件的连接处距离支架主体20内顶面之间的距离D。也即,当灯主体10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倾斜段52与第二倾斜段53的连接处距离装配槽21顶面之间的距离C大于第二倾斜段53与卡接件的连接处距离装配槽21顶面之间的距离D。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倾斜段52与第二倾斜段53之间的夹角A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倾斜段53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B为7-17度。最好,该夹角B设为10度。

本实施例中,定位部末端还设有手持部54,以方便操作人员对弹性件50进行操作。

卡接件装接在灯主体,定位部与卡接件相卡接配合以将灯主体10在闭合位置时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卡接件包括卡接本体60和固接卡接本体60的卡钩61,卡接本体60固接在灯主体10,卡钩61朝向支架主体20,第二倾斜段53与卡钩61相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支架主体20设置有固定座,弹性件50装接在固定座。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片71和与第一固定片71相固接的第二固定片72,第一固定片71通过螺钉锁接在装配槽21顶面,第二固定片72之顶部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凸耳73,两个凸耳73与第二固定片72之间形成固定槽74,弹性本体51能装拆地卡接在固定槽74内。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定位机构个数可设为多个,以实际需要为准。

需要将灯本体10装入支架本体20时,只需先将挂钩穿过让位槽与挂片32相挂接配合,此时让灯主体10处于自由下垂状态与支架主体20呈90度夹角,如图3所示,灯主体10处于打开位置;操作人员可进行内部接线操作,由于灯主体10与支架主体20之间呈90度夹角,操作人员进行接线操作时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省时省力,效率大大提高;接线完成后,再将弹性件之弹性本体51卡入两个凸耳之间的固定槽74,接着,将定位部之第二倾斜段53卡入卡钩61,如图5所示;最后,将灯主体10从打开位置转动至闭合位置,两根限位条11分别靠抵在装配槽21两侧面,灯主体10在弹性件50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在闭合位置,如图6所示。

如图11所示,为灯主体10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倾斜段53与卡接件的连接处的受力分析图,由于此时第一倾斜段52与第二倾斜段53的连接处距离装配槽21顶面之间的距离C大于第二倾斜段53与卡接件的连接处距离装配槽21顶面之间的距离D,第二倾斜段53与卡接件的连接处所受的力F经过分解为纵向力F1和水平力F2,纵向力F1和水平力F2均为将灯主体10朝支架主体20方向受力,使得灯主体10能始终保持在闭合位置。且,夹角A和夹角B的设置能进一步保证第二倾斜段53与卡接件的连接处的受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