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灯的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2049发布日期:2019-02-22 22:0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灯的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台灯的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市场所充斥的LED照明类产品,过高的追求亮度,高功率。导致灯具市场绝大部份光电类产品刺眼眩目,高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不可忽视。普通消费者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识别光电类产品的品质,导致儿童青少年过早近视,戴着越来越厚的眼镜。产生这种结果除了与个人坐姿等因素外,与使用一盏能发出有害光的灯具也密不可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台灯的光源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灯的光源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光体、防眩光膜、防蓝光膜和扩散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体包括灯条和导光板,两所述灯条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相对边侧,灯条的光经过导光板后依次传导至防眩光膜、防蓝光膜和扩散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体包括灯板和蜂窝挡光板,灯板的光经过蜂窝挡光板后依次传导至防眩光膜、防蓝光膜和扩散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蜂窝挡光板设置有阵列的蜂窝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眩光膜为PET防眩光膜,厚度为0.2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蓝光膜厚度为0.2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达到国家及国际对灯具类产品的UGR值及蓝光值的标准(低于标准值),UGR≤19,蓝光<1(实测0.75,不同光源,会产生不同的值)。

2.较主流市场灯具产品的区别:不刺眼,不眩光,无高危波段蓝光;能够很好地保护儿童青少年的眼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光体;2、防眩光膜;3、防蓝光膜;4、扩散板;101、灯条;102、导光板;103、灯板;104、蜂窝挡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台灯的光源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光体1、防眩光膜2、防蓝光膜3和扩散板4。其中,所述防眩光膜2为PET防眩光膜2,具体为采用美国Bright View公司的防眩光系列光学产品,如G系列;厚度为0.2mm,透光率95%,抑制65°以上的高角光来减少视觉眩光,改善光源的UGR,使得灯具可以满足IESNA RP1-04和EN12464眩光规范。统一UGR值≤19。而所述防蓝光膜3采用深圳市宏森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CG12B膜材,其厚度为0.23mm,透光率97%,蓝光阻碍率9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所述发光体1包括灯条101和导光板102,两所述灯条101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02的相对边侧,灯条101的光经过导光板102后依次传导至防眩光膜2、防蓝光膜3和扩散板4。灯条101的LED灯珠出光,通过导光板102将光线传导至防眩光膜2,防眩光膜2通过漫反射将光线变得柔和,柔和光线传出防蓝光膜3,将蓝光进行阻碍,最终将光扩散传送至环境。灯条101包括长条基板和LED灯珠。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所述发光体1包括灯板103和蜂窝挡光板104,灯板103的光经过蜂窝挡光板104后依次传导至防眩光膜2、防蓝光膜3和扩散板4。所述蜂窝挡光板104设置有阵列的蜂窝通孔。灯板103的LED灯珠出光,通过蜂窝挡光结构将65°高角光进行遮挡,将光绪传导至防眩光膜2,防眩光膜2通过漫反射将光绪变得柔和,柔和光线付出防蓝光膜3,将蓝光进行阻碍,最终将光扩散传送至环境。灯板103包括平板基板和LED灯珠。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