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安眠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2042发布日期:2019-02-22 22:0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护眼安眠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护眼安眠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台灯或床头灯,为用户的夜间活动提供方便。但现有的台灯或者照明灯存在以下的缺点:目前的台灯或者床头灯打开开关直接点亮,关闭开关直接熄灭,而人眼在外界环境突变时,无法立即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开关灯时会对人眼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台灯或床头灯只具备照明的功能,功能非常单一,无法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眼安眠灯,以提供更柔和的照明灯光,满足用户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护眼安眠灯, 它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纳灯泡的壳体,所述灯泡串接开关连接电源,它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灯泡串接的、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电阻减小的光敏电阻,还包括与灯泡、光敏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的电感线圈;所述电源与电感线圈均设于底座内,光敏电阻设于壳体内壁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壳体的限定:所述壳体包括相对外界环境绝缘的灯体,所述灯体为空心的半球体结构,所述灯泡安装于灯体的空腔内,并通过灯体底端外侧面上设置的金属触点、底座上设置的金属触点与电源相连,所述开关设于灯体的顶端面上,光敏电阻安装于灯体的内侧面;在灯体上设有用于透射灯泡出射光的灯镜,所述灯镜可拆卸地扣装于灯体内;所述灯镜外还可拆卸地设有控制开关闭合与断开的灯盖,所述灯盖与灯体的尺寸相匹配构成蛋形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壳体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灯体内侧面上设有反光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底座的限定:所述底座内还设有动力机构,底座的中心部位设有在动力机构驱动下转动的卡突,灯体顶端的外侧面上设有与卡突相匹配的开槽,所述卡突卡接入卡槽内;所述灯体的顶端开口的平面上设有透光图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灯镜由透明的聚酯塑料制成,灯盖由金属材质制成。

对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它还包括设于底座上的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控制连接开关。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光敏电阻,能够在闭合开关的时候令灯泡缓缓点亮,而设置的电感线圈在断开开关时存储一定的电能,令灯泡缓慢熄灭,因此在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时能够令人眼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避免人眼因外界刺激而受到伤害;

(2)本实用新型的灯壳整体为蛋形结构,结构新颖,且壳体为分体式结构,控制灯泡通断的开关设于灯体的顶面上,而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由灯盖控制,这种控制更为巧妙,使用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灯体内侧面上设有反光膜,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灯泡发出的光,有效避免能源浪费;

(4)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设有可旋转的卡突,而灯体上设有与卡突相匹配的卡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可以在卡突的带动下转动,配合透光图案的作用具有催眠的效果,令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5)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定时装置,能够在定时时间到达户自动断开开关,熄灭灯光,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照明的同时具有护眼安眠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目前卧室的照明。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体7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突9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壳体,2、底座,3、灯泡,4、灯盖,5、灯镜,6、透光图案,7、灯体,81、第一金属触点,82、第二金属触点,91、卡突,92、卡槽,S、开关,R、光敏电阻,Q、电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护眼安眠灯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

底座2,所述底座2上设有壳体1,所述壳体1用于容纳灯泡3,所述灯泡3如图6所示,串接开关S连接电源。

它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如图6所示,包括光敏电阻R,所述光敏电阻R的特性为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电阻减小,且该光敏电阻R与灯泡3串接;还包括电感线圈Q,所述电感线圈Q与灯泡3、光敏电阻R的串联电路并联。本实施例在设置时,所述电源与电感线圈Q均设于底座2内,光敏电阻R设于壳体1内壁上。

本实施例为了追求更好的造型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相对外界环境绝缘的灯体7,所述灯体7为空心的半球体结构,所述灯泡3安装于灯体7的空腔内,为了实现电池对灯泡3的供电,本实施底座2的顶面上设有如图3所示的第一金属触点81、灯体7的底端外侧面上设有如图4所示的第二金属触点82,所述灯泡3通过第一金属触点81、第二金属触点82与电源相连(类似电热水壶的原理),而开关S则设于灯体7的顶端面上。

用于透射灯泡3出射光的灯镜5,所述灯镜5可拆卸地扣装于灯体7内;本实施例的灯镜5与灯体7相接触的面为圆面,该圆面半径稍小于灯体7顶端的圆面半径,而灯镜5的外围为蛋形结构,为了能够透出灯泡3发出的光,所述灯镜5选用透光的聚酯塑料构成。

还包括灯盖4,所述灯盖4套装于灯镜5外,并与灯体7可拆卸设置,所述灯盖4为金属结构,并能够控制开关S的闭合与断开,且为了美观,所述灯盖4与灯体7的尺寸相匹配构成蛋形结构。

为了更好地利用灯泡3发出的光,所述灯体7内侧面上设有反光膜。

而为了实现本实施的安眠作用,所述底座2内设有动力机构,底座2的中心部位设有如图5所示的卡突91,该卡突91在动力机构驱动下转动;而灯体7顶端的外侧面上设有与卡突91相匹配的开槽92,且卡突91卡接入卡槽92内,即壳体1在卡突91的带动下可以转动;而灯体7的顶端开口的平面上设有透光图案6。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使用本实施例时,将灯盖4取下,开关S在没有灯盖4的压力作用下闭合(类似冰箱的照明开关),灯泡3通电发光,此时由于光敏电阻R的作用,灯泡3的亮度不是很亮,而由于灯泡3的光照射光敏电阻R,其阻值不断减小,相应灯泡3的亮度不断增加,实现灯泡3的缓慢点亮;灯泡3供电的同时,动力机构驱动卡突91带动整体壳体1转动,灯泡3发射的光通过透光图案6和灯镜5在房顶投射出旋转的图案,进而形成催眠的作用。当将灯盖4盖到灯体7上时,灯盖4按压开关S,令开关S断开,进而灯泡3与动力机构的通路断开,卡突91立即停止旋转,而由于本实施例设置了电感线圈Q,在开关S断开时,电感线圈Q会存储一部分电量,灯泡3在电感线圈Q的作用下还会持续电量一段时间,但电感线圈Q的电随着时间会逐渐减少,因此灯泡3会逐渐熄灭,综上所述灯泡3不仅护眼还能起到安眠的效果。

而由于本实施例具有安眠的效果,用户可能很短时间就会进入睡眠,为了节省能源,本实施例还设有有定时装置,控制开关S,当定时时间到达后,无需盖上灯盖4也能够熄灭灯泡3,所述的定时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定时开关,例如落地扇的定时开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