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角度可调的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391发布日期:2018-12-05 19:2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光照角度可调的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筒灯往往是从上往下直接投射,为了实现光照角度可调,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 203797496U、CN203718637U等公开了可以实现光照角度调节的筒灯。但该些筒灯的调节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光照角度可调的筒灯;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筒灯,包括具有LED光源模块的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和前盖,第一转动体以绕第一轴线转动的方式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体装配,第二转动体以绕第二轴线转动的方式可转动地与前盖装配,该第一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该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之间设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转动体上的弹性定位臂和设于第二转动体上的定位卡孔;定位卡孔有多个,该些定位卡孔绕第一轴线周向间隔地分布;该弹性定位臂的一端为固定于第一转动体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该弹性定位臂的自由端设有于第一转动体相对第二转动体转动时可选择地陷入任一定位卡孔中的定位凸点;该第一转动体于定位凸点陷入任一定位卡孔时被阻止相对于第二转动体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定位机构以使第一转动体能够稳定地处于数个角度调节位置上,便于使用,且其结构简单,通过在弹性定位臂上设置定位凸点而与各定位卡孔配合,能够使定位凸点每到达每个定位卡孔时发出类似于“嘀嗒”声,具有提醒功能。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A–A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5的B–B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6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图7的D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

10 LED光源模块;

20第一转动体、201弹性定位臂、202定位凸点、203散热体、204散热体支架、205卡块、206 L型旋合槽、207进出口;

30第二转动体、301定位卡孔、302弹性跳动臂、303跳动凸点、304灯杯、305灯圈、306环形滑道、307灯圈挡块;

40前盖、401凸齿、402齿槽、403环形凸块、404前盖挡块;

L1第一轴线;L2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筒灯,包括具有LED光源模块10的第一转动体20、第二转动体30和前盖40,第一转动体20以绕第一轴线L1转动的方式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体30装配,第二转动体30以绕第二轴线L2转动的方式可转动地与前盖40装配,该第一轴线L1垂直于第二轴线L2,该第一转动体20与第二转动体30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该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转动体上的弹性定位臂201和设于第二转动体上的定位卡孔301;

定位卡孔有多个,该些定位卡孔301绕第一轴线L1周向间隔地分布;

该弹性定位臂201的一端为固定于第一转动体20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该弹性定位臂201的自由端设有于第一转动体20相对第二转动体30转动时可选择地陷入任一定位卡孔301中的定位凸点202;

该第一转动体20于定位凸点202陷入任一定位卡孔301时被阻止相对于第二转动体30自由转动;

该技术方案公开的定位机构以使第一转动体能够稳定地处于数个角度调节位置上,便于使用,且其结构简单,通过在弹性定位臂上设置定位凸点而与各定位卡孔配合,能够使定位凸点每到达每个定位卡孔时发出类似于“嘀嗒”声,具有提醒功能;

定位卡孔有四个,相邻两定位卡孔之间的弧度为10度;

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光照角度的0、10、20以及30度角调整,以便于使用;

该第二转动体上设有弹性跳动臂302,该前盖40设有多个凸齿401,该些凸齿401绕第二轴线L2周向间隔地分布而形成齿圈,相邻两凸齿401之间形成齿槽402;

该弹性跳动臂302的一端为固定于第二转动体30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该弹性跳动臂302的自由端设有于第二转动体30相对前盖40转动时可选择地陷入任一齿槽402中的跳动凸点303;

该弹性跳动臂于跳动凸点陷入齿槽中时处于未发生弹性形变的自然状态;

该弹性跳动臂于跳动凸点与凸齿相抵触时处于发生弹性形变的变形状态;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跳动臂和齿圈可以实现在第二转动体相对前盖转动调节过程中发出清脆机械响声,一方面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转动操作的趣味性;

该第一转动体20还包括散热体203和散热体支架204,该LED光源模块10固定地安装于散热体203上,该散热体203固定地安装于散热体支架204上,该弹性定位臂201设于散热体支架204上,尤其是,该弹性定位臂201的固定端固定于散热体支架204上;

该第二转动体30包括灯杯304和灯圈305,该灯杯304固定地安装于灯圈305内,所有定位卡孔301均设于灯圈305上,该弹性跳动臂设于灯圈上,尤其是,该弹性跳动臂的固定端固定于灯圈上;

该散热体支架204与灯圈305铰接以使第一转动体20以绕第一轴线L1转动的方式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体30装配。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该散热体203上设有卡块205;

该散热体支架204上设有与卡块205对应的L型旋合槽206,该L型旋合槽206具有可供卡块进出L型旋合槽206的进出口207;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块与L型旋合槽配合以使散热体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散热体支架装配,便于散热体与散热体支架的拆装。本实施例中,散热体设有可供散热体支架插入的插孔,卡块设置在插孔的孔壁上,L型旋合槽设置在散热体支架的外周壁上,卡块有两块,这两块卡块相互对称的分布,L型旋合槽有两条,这两条L型旋合槽也相互对称地分布,每一卡块与一L型旋合槽对应配合,散热体与散热体支架组装过程中,先将散热体沿第二轴线直线运动以让卡块经L型旋合槽的进出口进入L型旋合槽,此后将散热体绕第二轴线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完成装配;

该灯圈305上设有绕第二轴线L2周向延伸的环形滑道306,该前盖40设有绕第二轴线L2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块403,该环形凸块403滑动地陷入环形滑道306内以使第二转动体以绕第二轴线转动的方式可转动地与前盖装配,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所有凸齿均设于前盖上;

该第二转动体30与前盖40之间设有限转机构以使第二转动体30具有一正转最大位置和一反转最大位置,第二转动体30在正转最大位置和反转最大位置之间来回转动;

该限转机构包括设于灯圈305上的灯圈挡块307和设于前盖40上的前盖挡块404;

该灯圈挡块307和前盖挡块404均位于第二转动体30相对前盖40转动的转动方向上,

该灯圈挡块307于第二转动体30转动至正转最大位置或者反转最大位置时与前盖挡块404相抵挡;

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实现限定角度范围内的第二转动体的转动调节,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正转最大位置与反转最大位置相差的弧度可以是355度,这样,第二转动体就可以在355度范围内转动;

本实施例可实现30度调整角度,355度转动,防炫黑光设计,整灯外观无螺丝!外环可以预埋支持正面拆装,方便安装、更换、维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