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成像切割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752发布日期:2019-01-25 18:2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灯成像切割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舞台灯成像切割模组。



背景技术: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是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和技术手段,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等。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视觉感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演出的新颖性和观众的观看感受,现出现了一种能够舞台灯进行切割的成像技术。

专利公开号为CN20723043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LED电子切割成像等,包括,包括灯罩和镜头,灯罩内设有LED灯珠和电路板,灯罩和镜头之间设有切光总成,切光总成开设有成像光孔,且该成像光孔贯穿切光总成。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由于切割片与其他物体之间为互相接触的状态,切割片在移动是会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噪音,影响观众的观看感受;2、切割片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从而导致切割片的边缘受损,导致光束形成的形状的边缘不整齐,从而导致无法形成指定的形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舞台灯成像切割模组,以解决切割片与其他物体之间的摩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舞台灯成像切割模组,包括上模组和与上模组结构相同的下模组,下模组位于上模组的下方,上模组和下模组均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均设有切割机构,支撑板的另一侧均设有驱动机构;切割机构包括第一切割片和位于第一切割片上方的第二切割片,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的之间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隔离板上均设有通光孔,支撑板上的通光孔与隔离板上的通光孔对齐,第一切割片和第二切割片分别位于通光孔的两侧。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支撑板与隔离板上均设有通光孔,且支撑板与隔离板上的通光孔互相对齐,能够统一通过支撑板与隔离板的光束的形状,便于控制形成的光束的形状。设有切割机构,能够对通过通光孔的光束进行切割,从而形成不同形状的光束。设有第一切割片和第二切割片用于对通过光孔的光束的两侧进行切割。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割机构。设有条形孔和连接件,能够通过穿过支撑板连接位于支撑板两侧的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便于驱动机构对切割机构的控制。设有隔离板,能够隔开第一切割片和第二切割片,避免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之间的碰撞。在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移动时,由于隔离板将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进行隔离,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不在同一水平高度,所以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在相互靠近时,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不会发生碰撞。设有上模组和下模组,能够从四个方向对通过通光孔的光束进行切割,增加光束可变化的形状。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能够减少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互相摩擦导致表面留下摩擦的痕迹,同时减少噪音。除此之外,本技术方案还能避免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之间发生碰撞,从而避免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的边缘受损,从而避免光束形成的边缘不整齐的情况,避免对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之间的更换,故而节约成本。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均连接有驱动组,驱动组包括同步带,同步带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电机,同步带的内侧还滑动连接有固定轮,固定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同步带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支撑板上设有条形孔,连接件滑动连接在条形孔中,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孔与驱动组对应的第一切割片或第二切割片连接。

有益效果: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均连接有驱动组,可以单独控制第一切割片和第二切割片,使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的运动不一致,增加光束能够达到的效果。

进一步,上模组设有切割机构的一侧与下模组设有切割机构的一侧相对设置。

有益效果:切割机构位于支撑板之间,能够对切割机构进行保护,并且驱动机构位于支撑板的外侧,便于检修。

进一步,上模组的上方设有光圈和控制光圈大小的控制机构,光圈安装在支撑板的通光孔上。

有益效果:能够将通过切割机构切割形成的光束逐渐展示在观众眼前。

进一步,控制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条与光圈连接,齿轮上连接有第二电机。

有益效果:齿轮与齿条的结构简单,节省空间。

进一步,齿条为圆弧状。

有益效果:便于与光圈的配合。

进一步,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

有益效果:设置为步进电机则能够对切割机构进行不同速度的调整,对切割形成的光束控制的更好。

进一步,隔离板上设有插销孔,支撑板上设有与插销孔匹配的插销,插销插入插销孔内。

有益效果:通过插销和插销孔实现隔离板与支撑板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发生脱落,且方便拆卸,便于检修。

进一步,隔离板位于支撑板的中部。

有益效果:能够节省安装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灯成像切割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切割片与第二切割片移动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模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板1、安装孔11、条形孔12、通光孔13、隔离板2、第一切割片31、第二切割片32、连接件4、同步带51、固定轮52、光圈61、齿条62、齿轮63。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舞台灯成像切割模组,包括下模组和位于下模组上方的上模组,上模组与下模组的结构相同,下面以下模组为例具体说明。结合图2所示,下模组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四个角处设有安装孔11,支撑板1的中部设有通光孔13,支撑板1上设有均为横向设置的第一切割片31和第二切割片32,第一切割片31位于第二切割片32的上方。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隔离板2,隔离板2也设有通光孔13,支撑板1上的通光孔13与隔离板2上的通光孔13互相对齐,隔离板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的中部。隔离板2上设有插销孔,支撑板1上设有与插销孔匹配的插销,插销插入插销孔内。第一切割片31和第二切割片32分别位于隔离板2的上侧和下侧。结合图3示,第一切割片31左上角和右上角上均设有连接件4,第二切割片32的左下角和右下角也设有连接件4,支撑板1上设有四个纵向设置的条形孔12,四个条形孔12分别位于支撑板1的左上部、左下部、右上部和右下部,连接件4滑动连接在相应的条形孔12中。第一切割片31与支撑板1之间、第一切割片31与隔离板2之间、隔离板2与第二切割片32之间均设有缝隙。

结合图3所示,连接件4均连接有同步带51,同步带51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电机(图中未画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第一电机位于支撑板1外,同步带51连接有第一电机的一端伸出支撑板1外。同步带内侧还滑动连接有固定轮52,固定轮52转动连接在支撑板1中部。

如图4所示,上模组的上方设有光圈61,光圈61位于通光孔13上方。光圈61的下方连接有圆弧状的齿条62,齿条62的齿设在圆弧的外侧,齿条62上啮合有齿轮63,齿轮63连接有第二电机(图中未画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下模组设有隔离板2的一侧朝上安装在舞台灯的上方,再将上模组设有隔离板2的一侧朝下安装在下模组的上方,且上模组以通光孔13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后安装在下模组的上方。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同步带51开始传动,同步带51带动与之连接的连接件4在条形孔12中移动。连接件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切割片31和第二切割片32开始运动。从而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下模组上的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互相靠近,当下模组上的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均位于通光孔13的上方时,从通光孔13中通过的光束的左侧和右侧会被阻挡,能够改变光束左侧和右侧的形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上模组上的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互相靠近,由于上模组的第一切割片31和第二切割片32分别位于通过通光孔13的光束的上侧和下侧,能够改变光束上侧和下侧的形状,从而能够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改变光束的形状,更利于形成指定的光束的形状。由于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之间设有隔离板2,且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分别位于隔离板2的上方和下方,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不在同一水平高度,所以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在相互靠近时,能够避免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之间发生的碰撞,避免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边缘的损伤,从而保证形成的光束的边缘为整齐的,增加美观性,还便于控制形成指定的形状。由于第一切割片31与支撑板1之间、第一切割片31与隔离板2之间、隔离板2与第二切割片32之间均设有缝隙,能够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便于保护切割片,还能减少产生噪音,避免产生的噪音影响观众的观看感受。

当光圈61闭合时,通过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形成的光束无法通过光圈61,观众无法看到光束。当启动第二电机时,第二电机驱动齿轮63开始转动,齿轮63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62发生移动,通过齿条62的移动将光圈61打开,从而将通过第一切割片31与第二切割片32形成的光束逐渐展示在观众眼前,能够烘托表演的气氛,增加观众的观看感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