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护管理的轨道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755发布日期:2018-12-28 18:5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便于维护管理的轨道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照明系统,具体来说是一种轨道交通照明系统的高效控制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日趋紧张,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力行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轨道交通作为公用设施中耗能巨大的基建项目,在保证其安全和功能性的前提下,降低其能耗水平是目前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高潮的兴起,车站数量不断增加,规模和内部环境要求不断提高,也使我国轨道交通系统的能耗越来越大。轨道交通照明(例如地铁照明、城际交通)系统是维持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轨道交通系统耗能巨大的部分之一,由于轨道交通常常设置于地下,因此无论白天还是夜间无论是否有机动车辆或者行人通过,经常灯火通明,使得其具有工作时间长、能耗大的缺陷,因此轨道交通照明系统的节能意义重大。

为了解决轨道交通照明系统的能耗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是目前使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现有的轨道交通照明系统的管理方案,一般都是依赖于人工的手动控制,给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以下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管理的轨道照明装置,包括:包括管状灯体、设于管状灯体两端的灯头、以及设于管状灯体内部的第一条形灯板和第二条形灯板,第一条形灯板的正面设有多个阵列的LED芯片以及第一感应探头,第二条形灯板的正面设有多个阵列的LED芯片以及第二感应探头,第一条形灯板和第二条形灯板的背面分别设置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以及驱动控制第一条形灯板的LED芯片的第一控制器,第一供电电路为第一控制器和第一感应探头供电,第一感应探头的输出端接于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供电电路以及驱动控制第二条形灯板的LED芯片的第二控制器,第二供电电路为第二控制器和第二感应探头供电,第二感应探头的输出端接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感,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延时开关电路,第一延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于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一延时开关电路可用于延时开或者延时关闭LED芯片。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接于第一控制器的第一传感器电路。所述第一传感器电路是人体感应传感器和/或光线传感器和/或声敏传感器。同样的,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延时开关电路,第二延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二延时开关电路可用于延时开或者延时关闭LED芯片。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接于第二控制器的第二传感器电路。所述第二传感器电路是人体感应传感器和/或光线传感器和/或声敏传感器。

其中,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可以是微波感应器,也可以是红外人体感应器。微波感应器是利用微波雷达的多普勒效应原理,当有人员或者车辆进入微波感应器的感应区时则会干扰微波信号,则微波感应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从而使控制器对照明灯和指示灯进行控制。红外人体感应器是基于红外线技术,当有人员或者车辆进入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感应范围时,红外人体感应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则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使控制器对照明灯和指示灯进行控制。

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两组独立的条形灯板的设置,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即使其中一个LED芯片坏了或者电路短路也不影响照明使用,具有很好的维护管理的效果。此外,采用两组独立的条形灯板来进行供电,配合条形灯板上的感应探头,在人员或者车辆距离感应探头前后预设距离时根据预设规则点亮,目标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当目标走后则延时若干秒后关闭,在夜间无人时,前后预设距离以外的灯具可仅点亮一组条形灯板,实现灯具按需使用的动态智能管理,达到人未到灯先亮,人离灯渐熄,亲切方便,安全节能,具有非常好的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轨道照明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条形灯板的轨道照明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二条形灯板的轨道照明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管理的轨道照明装置,参见图1、图2和图 3,该装置包括:包括管状灯体100、设于管状灯体100两端的灯头101、以及设于管状灯体100内部的第一条形灯板102和第二条形灯板103,第一条形灯板102的正面设有多个阵列的LED芯片104以及第一感应探头105,第二条形灯板103的正面设有多个阵列的LED芯片106以及第二感应探头107,第一条形灯板102和第二条形灯板103的背面分别设置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本申请设置了两组独立的照明模组——第一条形灯板和第二条形灯板,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即使其中一个LED芯片坏了或者电路短路也不影响照明使用,具有很好的维护管理的效果。

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供电的第一供电电路、驱动控制第一条形灯板102 的LED芯片的第一控制器以及用于延时的第一延时开关电路,第一供电电路为第一控制器和第一感应探头105供电,第一感应探头105的输出端接于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一延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于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本实施例中,第一延时开关电路用于延时关闭LED芯片。

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供电的第二供电电路、驱动控制第二条形灯板103 的LED芯片的第二控制器以及用于延时的第一延时开关电路,第二供电电路为第二控制器和第二感应探头107供电,第二感应探头107的输出端接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二延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本实施例中,第二延时开关电路用于延时开关闭LED芯片。

其中,第一感应探头105和第二感应探头107可以是微波感应器,也可以是红外人体感应器。微波感应器是利用微波雷达的多普勒效应原理,当有人员或者车辆进入微波感应器的感应区时则会干扰微波信号,则微波感应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从而使控制器对照明灯和指示灯进行控制。红外人体感应器是基于红外线技术,当有人员或者车辆进入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感应范围时,红外人体感应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则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使控制器对照明灯和指示灯进行控制。当然还可采用热释电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等等来采集受控区域是否有人活动等信息。

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案,采用两组独立的条形灯板来进行供电,配合条形灯板上的感应探头,在人员或者车辆距离感应探头前后预设距离时根据预设规则点亮,目标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当目标走后则延时若干秒后关闭,在夜间无人时,前后预设距离以外的灯具可仅点亮一组条形灯板,实现灯具按需使用的动态智能管理,达到人未到灯先亮,人离灯渐熄,亲切方便,安全节能,具有非常好的人性化。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还可以设置其他相应的传感器电路。传感器电路用于检测受控区域内的环境信息,受控区域为照明装置所在的区域。本实施例的轨道照明装置可以应用于地下(地铁、海底隧道、地下城际铁路等),也可以应用在地上(地上城际铁路等),即受控区域可以是室内区域,也可以是室外区域。受控区域内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度和湿度、环境光强度、受控区域是否有人活动等。例如,当需要采集受控区域的温湿度等环境信息时,传感器由温湿度传感器来实现;当需要采集受控区域的环境光强度信息时,传感器由光线传感器实现;通过传感器电路作为辅助采集信息,可进一步实现方便的自动、高效的控制相应LED灯具的开启、关闭和/或功率调整,其管理控制具有很好的高效性,有效减少了部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也延长了灯具的寿命。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披露,但是,应该理解,上述的所有实施例和示例均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这些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也应当被认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