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0568发布日期:2018-12-11 19:46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台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



背景技术:

智能台灯本质上一种能够智能控制和智能显示的台灯,拥有比传统台灯更为智能化科技使用体验;语音识别技术是2000年至2010年间信息技术领域十大重要的科技发展技术之一,将语音识别技术与智能台灯相结合,是信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现有的语音识别智能台灯一般结构复杂,使用操作繁琐,灯光照明范围调节困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包括底座,底座顶面的中间固定连接透明管的下端,透明管内固定安装灯管,透明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圆板,圆板的外周均匀铰链连接数个伞骨的上端,伞骨内侧的中部分别铰链连接连杆的一端,透明管外周的下部套装套筒,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套筒的外周铰链连接,伞骨的外侧固定连接同一个隔光伞面的内侧;套筒顶面的右侧开设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安装丝杆,丝杆的上端与圆板的底面轴承连接,丝杆的下端与底座的顶面轴承连接,丝杆外周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底座顶面的右侧开设凹槽,凹槽内活动安装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第二斜齿轮右侧的中间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轴外周的右端轴承安装轴座,轴座的底侧与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轴座的右侧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转轴的左端与传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底座内固定安装语音识别模块、电气箱,电气箱分别与语音识别模块、电机、灯管通过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所述的隔光伞面的上边沿与圆板的外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所述的透明管为透明亚克力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所述的伞骨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彩色灯泡,彩色灯泡分别与电气箱通过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所述的伞骨内部中空。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所述的底座的底侧固定安装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灯光照明范围调节方便,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语音识别模块能够识别使用者的语音指令,语音识别模块将识别的语音指令以电信号的方式通过数据线传送到电气箱,电气箱内的单片机将电信号处理后,单片机根据电信号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及灯管的开启与熄灭;本装置通电,语音识别模块、电气箱分别通电运行,使用者能够通过“开启照明”与“熄灭灯光”语音指令控制灯管的开启与熄灭;当灯管的照明范围太广或需要调暗灯管的照明效果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合拢灯罩”语音指令控制电机开始正转,电机的转轴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斜齿轮正转,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第一斜齿轮带动丝杆正转,螺纹通孔与丝杆螺纹配合,套筒沿透明管向下移动,连杆的一端与伞骨的下端分别向内侧收拢,隔光伞面的下边沿向内侧收拢,灯管的照明范围变小、照明效果变暗,当灯管的照明效果适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灯罩固定”语音指令控制电机停止运转;反之,当灯管的照明范围太窄或需要调亮灯管的照明效果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打开灯罩”语音指令控制电机开始反转,电机的转轴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斜齿轮反转,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第一斜齿轮带动丝杆反转,螺纹通孔与丝杆螺纹配合,套筒沿透明管向上移动,连杆的一端与伞骨的下端分别向外侧分散,隔光伞面的下边沿向外侧打开,灯管的照明范围变大、照明效果变亮,当灯管的照明效果适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灯罩固定”语音指令控制电机再次停止运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台灯,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的中间固定连接透明管2的下端,透明管2内固定安装灯管3,透明管2的上端固定安装圆板4,圆板4的外周均匀铰链连接数个伞骨5的上端,伞骨5内侧的中部分别铰链连接连杆6的一端,透明管2外周的下部套装套筒7,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套筒7的外周铰链连接,伞骨5的外侧固定连接同一个隔光伞面8的内侧;套筒7顶面的右侧开设螺纹通孔9,螺纹通孔9内螺纹安装丝杆10,丝杆10的上端与圆板4的底面轴承连接,丝杆10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面轴承连接,丝杆10外周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11,底座1顶面的右侧开设凹槽12,凹槽12内活动安装第二斜齿轮13,第二斜齿轮13与第一斜齿轮11啮合配合,第二斜齿轮13右侧的中间固定连接传动轴14的一端,传动轴14外周的右端轴承安装轴座15,轴座15的底侧与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轴座15的右侧固定安装电机16,电机16转轴的左端与传动轴14的右端固定连接,底座1内固定安装语音识别模块17、电气箱18,电气箱18分别与语音识别模块17、电机16、灯管3通过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灯光照明范围调节方便,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语音识别模块17能够识别使用者的语音指令,语音识别模块17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语音识别模块17将识别的语音指令以电信号的方式通过数据线传送到电气箱18,电气箱18内的单片机将电信号处理后,单片机根据电信号来控制电机16的正反转及灯管3的开启与熄灭;本装置通电,语音识别模块17、电气箱18分别通电运行,使用者能够通过“开启照明”与“熄灭灯光”语音指令控制灯管3的开启与熄灭;当灯管3的照明范围太广或需要调暗灯管3的照明效果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合拢灯罩”语音指令控制电机16开始正转,电机16的转轴通过传动轴14带动第二斜齿轮13正转,第二斜齿轮13与第一斜齿轮11啮合配合,第一斜齿轮11带动丝杆10正转,螺纹通孔9与丝杆10螺纹配合,套筒7沿透明管2向下移动,连杆6的一端与伞骨5的下端分别向内侧收拢,隔光伞面8的下边沿向内侧收拢,灯管3的照明范围变小、照明效果变暗,当灯管3的照明效果适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灯罩固定”语音指令控制电机16停止运转;反之,当灯管3的照明范围太窄或需要调亮灯管3的照明效果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打开灯罩”语音指令控制电机16开始反转,电机16的转轴通过传动轴14带动第二斜齿轮13反转,第二斜齿轮13与第一斜齿轮11啮合配合,第一斜齿轮11带动丝杆10反转,螺纹通孔9与丝杆10螺纹配合,套筒7沿透明管2向上移动,连杆6的一端与伞骨5的下端分别向外侧分散,隔光伞面8的下边沿向外侧打开,灯管3的照明范围变大、照明效果变亮,当灯管3的照明效果适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灯罩固定”语音指令控制电机16再次停止运转。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隔光伞面8的上边沿与圆板4的外周固定连接。避免灯管3的光沿隔光伞面8的上边沿与圆板4的外周之间的缝隙射出,影响整体灯光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管2为透明亚克力管。透明亚克力管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便于将透明管2加工成各种颜色,且透光性好。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伞骨5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彩色灯泡19,彩色灯泡19分别与电气箱18通过电路连接。通过语音识别模块17、电气箱18能够语音控制彩色灯泡19开启与熄灭,彩色灯泡19能够增加本装置的灯光丰富性,提升本装置的照明效果。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伞骨5内部中空。彩色灯泡19与电气箱18之间的电路导线从伞骨5内部走线,避免本装置导线走线出现混乱。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的底侧固定安装橡胶垫20。橡胶垫20能够增加底座1的底面与光滑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