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的安装支架及其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779发布日期:2018-11-30 19:32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及吸顶灯的固定装置,尤其是吸顶灯的灯体的固定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通常的吸顶灯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之间通过手动卡扣、螺旋或者螺丝连接等方式连接,都需要将灯罩取出,然后再将安装支架安装在天花板上打好的安装孔上,其组装和拆卸时都比较复杂、费时。而且,在接电的操作过程中,比较容易碰到元器件而造成击伤,安装好后,因为不能很好的密封,而导致产品比较容易进入飞虫和灰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621040810.0中公开了一种吸顶灯结构,包括连接的灯顶盘和灯主体,灯主体上设有弹性卡扣模块,灯顶盘包括设置于灯顶盘周侧壁、与所述弹性卡扣模块配合的卡接部;在灯主体与灯顶盘装配时,弹性卡扣模块在外力作用下压缩,以使灯主体与所述灯顶盘对接装配;待灯主体与灯顶盘装配到位后消除对弹性卡扣模块的外力,弹性卡扣模块在弹力作用下回复以与卡接部配合固定连接。该结构可以快速安装及拆卸。从生产实践的实际情况看,上述吸顶灯结构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成本较高以及工艺繁琐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吸顶灯快速安装支架,即保留了原有的快装安装功能,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加工工艺和提高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安装支架的吸顶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吸顶灯的安装支架,采用长条形金属薄板,所述薄板两端弯折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内侧设有倒钩,所述倒钩上设有卡槽,以用于与吸顶灯主体上的弹性卡扣模块相配合完成卡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倒钩为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的第二弯折部,弯折角度小于90°,其外侧为引导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自由端弯折形成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位于中间的豁口构成所述卡槽,优选U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部竖直弯折形成所述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平行于所述第一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为垂直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薄板设有横向长条螺丝孔和纵向长条螺丝孔。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顶灯,包括卡接装配的安装支架和灯主体,灯主体上设有弹性卡扣模块,所述安装支架如上所述;在所述灯主体与安装支架装配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的倒钩作用于所述弹性卡扣模块,使其受力压缩;当作用力消除,所述弹性卡扣模块恰好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扣固定,所述弹性卡扣模块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扣模块包括按压件、卡舌和弹性元件,其中,卡舌固定于按压件上,弹性元件连接于按压件与所述灯主体的灯板;所述按压件和卡舌被限制在滑槽内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卡舌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配合的引导斜面,并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安装支架作为一个标准件可以安装在天花板上,安装支架配合吸顶灯主体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其结构设计巧妙,较现有技术中圆形安装支架节省一半的材料用量,可以将成本直接节省至少一半。

2、现有技术圆形安装支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冲压裁切,折弯,旋压,铣边,喷粉表面处理等工艺。而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仅需冲压和折弯工艺即可完成,直接省略掉了旋压和铣边工艺,生产效率提升至少一倍。

3、安装支架两端的U形槽结构可以避免安装后的吸顶灯发生串动。

4、长条螺丝孔的结构可以实现与线盒的上下左右方向的自由装配。

附图说明

参照实施例可以更好的理解下面的示意图,这是说明性的,并没有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具体说来,附图中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提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

图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安装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安装支架和灯主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示例性的吸顶灯,包括装配的灯主体1和安装支架2,灯主体1包括外壳11、位于外壳内的灯罩12、弹性卡扣模块13、灯板14和光源(图中未示)。其中,除了安装支架2以外的其它结构,包括灯主体1、弹性卡扣模块13等均为现有技术。灯主体1通过弹性卡扣模块13与安装支架2固定连接,而弹性卡扣模块13具有可伸缩的卡扣部件,从而实现与安装支架2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3-5所示,安装支架2,一个长条形金属薄板,薄板两端垂直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1,其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倒钩状的第二弯折部22,以用于与弹性卡扣模块13相配合完成卡接装配。其中,第二弯折部22的倒钩的弯折角α小于90°,以形成卡接装配时的引导斜面,优选弯折角度为30-60°,更为优选是的40-50°。第二弯折部的自由端继续竖直弯折一段形成第三弯折部23,优选平行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1。

第三弯折部23的中间段开设有一个U形豁口,该U形豁口作为安装支架的卡槽24与吸顶灯弹性卡扣模块13相配合定位。

安装支架2的中间内凹,并设有接地孔26以及快接端子4的固定孔29,外部电线3从侧面空隙进入安装支架,并通过快接端子4实现电气连接,快接端子4采用螺丝固定。安装支架2上设有多个横向长条螺丝孔27和纵向长条螺丝孔28,以满足与屋顶上设置的86线盒、八角线盒等部件的装配。并且,根据现场安装情况,由于螺丝孔27、28为长条形,固定螺丝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位置的调整,实现自由装配。安装支架2和灯主体1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件、耦合器等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选择,在此不再赘述和限定。

下面,以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弹性卡扣模块为例说明,但不限定使用其它与安装支架配合的具有伸缩卡扣的弹性卡扣模块。在此全文引入申请人此前已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621040810.0,公告号CN205979444U,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2与上述专利中公开的灯主体1相互装配在装配该吸顶灯时,预先将安装支架2通过螺丝等固定于室内的预定位置,再将灯主体1装配于安装支架2。如图6、7所示,灯主体1的各个组件在装配前已预先组装好,将灯主体1对准安装支架2,向上推动(图7中箭头方向),然后利用弹性卡扣模块13可以实现灯主体1与安装支架2的快速装配。弹性卡扣模块13包括按压件131,固定于按压件131上的卡舌132,分别连接于按压件131与灯板14的弹性件;其中,按压件131及卡舌132被限制在滑槽133内,以使该按压件131被限制在一个方向作伸缩运动。卡舌132包括引导斜面1321和定位部1322,在灯主体1装配于安装支架时,安装支架2的卡钩22的引导斜面作用于卡舌的引导斜面1321,此时,卡舌132带动按压件131向内压缩,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直至卡舌132对应伸入至U形卡槽24内,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不再作用于卡舌132,此时弹性件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卡舌132的定位部1322正好与U形卡槽24配合卡扣固定,由此灯主体1与安装支架2装配完毕。由于卡舌132被限位于U形卡槽24内,灯主体1不会出现串动的情况,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法,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以及多种替代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基于本实用新型启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