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连接端子的防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738发布日期:2018-11-30 19:32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LED灯连接端子的防拉结构。



背景技术:

LED灯因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耗电量少、环保及体积小等优势,而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光源。但是现有的电源线是直接焊接在灯板上然后引伸出的,这种焊接方式结构不稳定,若是电源线遇到较强力的拉扯后,焊接点受力后容易从灯板上脱落,电源线就被拉出,由此造成灯具无法使用。

现有的灯具防拉技术基本采用螺丝,或者扣位的配合防拉。对于螺丝锁紧,其防拉可靠性较高,但是安装及拆卸比较麻烦,成本较高。而扣位配合防拉,容易脱落,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连接端子的防拉结构,其可实现自锁式的扣位防拉结构,产品可靠性高,且安装及拆卸简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LED灯连接端子的防拉结构,包括一固定端子和一调节端子,固定端子的端部上设有一卡架,卡架包括一底边及位于两侧的卡板,底边上方形成齿条,两卡板的内侧分别形成倒齿条;调节端子包括一可锁扣至两卡板之间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在一限位板条上方形成两调节支脚,限位板条的两端分别形成可卡入倒齿条中的卡齿,卡齿的下齿面形成圆弧倒角,向下卡合的限位板条将线材限位在卡架底边与限位板条之间,而限位板条两侧的卡齿在两调节支脚内压形变时从倒齿条中脱出。

进一步,调节端子还包括一压线框,固定件设置在压线框的框体中,限位板条锁扣于两卡板之间,向下卡合的限位板条将线材限位在卡架底边与压线框之间,而卡板位于调节支脚外侧且位于框体内。

进一步,压线框的其中一组底边中形成有齿条,线材限位在卡架底边的齿条与压线框底边的齿条之间。

进一步,压线框包括两横板和竖板围合形成框体,两横板之间设有两隔板,限位板条连接在两隔板下方,调节支脚位于隔板外侧,限位板条锁扣于两卡板之间,卡板位于位于调节支脚与竖板之间,在两横板的底边分别形成齿条。

进一步,固定端子端部上还包括一U型挡板,U型挡板包括一底板及两侧板,卡架位于两侧板之间,底板上设有一可供线材穿过的穿孔。

进一步,固定端子上还设有一三位端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调节端子中的固定件可卡合在两卡板之间实现自行锁扣,实现自锁式的扣位防拉结构,产品防拉可靠性高,同时安装及拆卸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拉调节端子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拉调节端子在安装时的剖面图;

图4为防拉调节端子安装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拉调节端子在拆卸时的剖面图;

图6为防拉调节端子拆卸时的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连接端子的防拉结构,包括一固定端子1和一调节端子2,其中,固定端子可以一体化的设计在产品需防拉结构的位置上,也可以单独作为配件设计。固定端子1上还可连接设置一三位端子3,形成接线端。调节端子2为单独零件,可在固定端子上形成自锁式的扣位防拉结构,在灵活拆装的情况下,由于自锁性质达到高可靠性的要求。

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端子1的端部上设有一卡架4,卡架4包括一底边41及位于两侧的卡板42。底边41上方形成齿条411,从而可对线材进行卡抵。而两卡板42的内侧分别形成倒齿条421,倒齿条421上形成排列的卡齿422,形成卡扣位。

调节端子2包括一可锁扣至两卡板之间的固定件21,固定件21包括在一限位板条211上方形成两调节支脚212,限位板条211的两端分别形成可卡入倒齿条421中的卡齿422,调节支脚212位于卡齿213内侧。限位板条211两侧的卡齿213可卡入两卡板的倒齿条421之间,卡齿213的下齿面形成圆弧倒角,卡齿213可卡入卡齿422中卡合限位,形成自锁。从而向下卡合的限位板条211将线材5限位在卡架底边411与限位板条211之间,从而将线材卡合定位,避免被拉出。

本实施例中,调节端子2还包括一压线框22,固定件21设置在压线框22的框体中,而限位板条211同样锁扣于两卡板42之间,卡板42则位于调节支脚211外侧且位于框体内。在压线框22的其中一组底边上可形成有齿条,以令线材5限位在卡架4底边41的齿条411与压线框底边的齿条之间。压线框22包括有两横板221和竖板222围合形成框体,两横板221之间设有两隔板223,限位板条211连接在两隔板223下方,调节支脚212位于隔板223外侧。当压线框22套接至卡架4上时,限位板条211锁扣于两卡板42之间,卡板42位于位于调节支脚212与竖板222之间,在两横板221的底边上分别形成用以卡抵线材5的齿条224。

进一步,在固定端子1端部上还包括一U型挡板6,U型挡板6包括一底板61及两侧板62,卡架4位于两侧板62之间,底板61上设有一可供线材5穿过的穿孔611。在侧板62外侧还设有耳片6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线材5穿过固定端子1端部U型挡板6上穿孔611,在卡架3中插入调节端子2,下压压线框22,固定件21中的限位板条211在卡板上的卡齿421中向下活动将线材压合限位。此时,图3、图4所示,调节端子下端受到线材形变的反作用力,产生形变,两侧的调节支脚212收到外力相应的产生形变,由于形变方向上没有形变空间,限位板条211两侧的卡齿213卡在卡板42上的卡齿422中限位,不至于脱出锁扣位置。线材在固定端子中通过调节端子的锁扣定位,将受力点由原来的焊接部位转移到卡合限位的位置,可保证连接线材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不至于直接从和线路板上脱开或脱落,实现防拉效果。

当需要进行拆卸时,如图5、图6所示,只要施加外力至调节支脚212,将两调节端子212内压产生形变,直至限位板条211两侧的卡齿213从卡板42上的卡齿422中脱出,扣位脱出配合位置,便可取出调节端子,即完成拆装动作,拆装灵活。调节端子2作为单独的零件可选择的锁扣入固定端子1上,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端子2可调节0.75cm²-2.5cm²两芯或三芯线的防拉。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调节端子中的固定件可卡合在两卡板之间实现自行锁扣,实现自锁式的扣位防拉结构产品防拉可靠性高,同时安装及拆卸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