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嫁接补光专用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1074发布日期:2019-01-22 22:4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育苗嫁接补光专用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补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育苗嫁接补光专用灯。



背景技术:

传统作物照明灯、植物补光灯一般采用高压钠灯,高压钠灯虽然光效高,但是属于点光源,而且发光体电弧管温度高,灯离开作物必须有较大距离,使得实际照度严重降低,因而不节能;而且高压钠灯是单色黄光,无法满足作物对400~700nm蓝光~红光光谱的需求。

在公开号为CN102128366A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荧光灯及调节荧光灯的色温和光通的方法,所述荧光灯包括:灯壳、涂布于所述灯壳内表面的荧光粉以及设于所述灯壳内的第一放电灯和第二放电灯,所述荧光灯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灯和第二放电灯的电压调节装置,所述荧光粉为三基色荧光粉。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荧光灯的灯壳内的第一放电灯和第二放电灯生成第一激发光和第二激发光,通过电压调节装置分别调节所述第一激发光和第二激发光的强度,从而调节荧光灯的色温和光通。

上述荧光灯的荧光粉配比是固定的,所以不能很明显调节荧光灯颜色。而且上述荧光灯作用单一,调节不方便。

在公开号为CN102128366A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调整色温的荧光灯。该荧光灯具有至少二发光单元,各发光单元可发出不同色温的光且由独立的驱动器所控制其亮度。因此使用者可调整该荧光灯发出的光线的色温。

上述荧光灯无法方便的调节,而且不能相互配合使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方便且具有多个功能,并且每个灯管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的育苗嫁接补光专用灯。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育苗嫁接补光专用灯,包括灯管和底座,所述底座连接包含有火线和零线的通电线路,所述灯管具有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分别连接有安置在所述底座内的电子镇流器,所述第二管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围成的内腔中;

所述电子镇流器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集合后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集合后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包括集合片和滑片,所述集合片上连接有两根所述第一导线;

所述滑片控制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的启停。

滑片控制过程是:当第一管工作的时候,第二管停止;当第二管工作得到时候,第一管停止;第一管和第二管也可以同时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为双螺旋盘绕的玻璃管体,双螺旋玻璃管体的底端一体相接,螺旋玻璃管体的中心轴线走向由下向上为同圆心点向外延伸的螺旋线,螺旋半径由下向上为同圆心点渐次递增,竖直截面呈一个开口向上且上升缓慢的抛物线,双螺旋玻璃管体由下向上呈倒伞形。

在现有技术中,双螺旋玻璃管体呈由下向上的蘑菇形,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蘑菇形的顶部因为较尖所以容易损坏,而且整个灯管的发光不均匀;申请人将上部灯管的半径做的更大,确保整个灯管的发光更加均匀,将下部灯管做的较为扁平,防止灯管顶部损坏。

而且灯管半径较大可以使得灯管内壁涂荧光粉的时候荧光粉运动的更加快速,防止局部增厚。

作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管还包括第三管,所述第三管连接有安置在所述底座内的所述电子镇流器,所述电子镇流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所述第三管的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的所述第二导线集合后与所述零线连接;

所述第三管的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的所述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集合后与所述火线连接;

滑动所述滑片控制所述第一管、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的启停。

滑片控制过程是:当第一管工作的时候,第二管和第三管停止;当第二管工作得到时候,第一管和第三管停止;当第三管工作的时候,第二管和第三管停止。当第一管和第二管工作的时候,第三管停止;当第二管和第三管工作的时候,第一管停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组合成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组合成第二发光单元;

滑动所述滑片还可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启停。

作为优选,第二管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处在所述第一管围成的内腔中的U型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三管为并列在所述底座上的U型管,所述U型管具有内部容腔。便于光的散发。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设置在内部容腔内与所述底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为U型管。便于光的散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580-7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发出的为红光,便于白天对植物苗补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330-4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发出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形成诱杀虫害的黑光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管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400-480nm之间的荧光粉层。发出的为蓝光,便于夜晚对植物苗补光。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节不是很方便,变色效果不明显。发出的光不均匀,阴影较多的问题。还解决了功能单一,有限的空间内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采用了本申请的育苗补光灯后,缩短育苗周期,苗的根系发达,茎粗叶厚,伤口愈合加快。减少了病虫害及畸形苗,该苗还能提早7-15天开花结果,增产15%-30%。本申请还具有环保、杀菌、安全和耗电低灯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的通电线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控制开关运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控制开关运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和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和六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和六的通电线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和六的控制开关运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和六的控制开关运动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中各项分别为:1-灯管,2-底座,3-通电线路,4-控制开关,11-第一管,12-第二管,13-第三管,41-集合片,42-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育苗嫁接补光专用灯,包括灯管1和底座2,底座2连接包含有火线和零线的通电线路3,灯管1具有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第一管11和所述第二管12分别连接有安置在底座2内的电子镇流器,第二管12设置在底座2内。

电子镇流器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二导线集合后与零线连接;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上连接有两根第一导线;

滑片42控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启停。

第一管11为双螺旋盘绕的玻璃管体,双螺旋玻璃管体的底端一体相接,螺旋玻璃管体的中心轴线走向由下向上为同圆心点向外延伸的螺旋线,螺旋半径由下向上为同圆心点渐次递增,竖直截面呈一个开口向上且上升缓慢的抛物线,双螺旋玻璃管体由下向上呈倒伞形。

第一管11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580-7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第一管11发出的为红光,便于白天对植物苗补光。第二管12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330-4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第二管12发出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形成诱杀虫害的黑光灯。

上述两根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和滑片42本身是绝缘材料制成,滑片2上连接有火线;滑动滑片42控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启停。就是滑片42的面积较小,只有与一根第一导线接触的面积。

滑片42控制过程是:当第一管11工作的时候,第二管12停止;当第二管12工作得到时候,第一管11停止。

实施例二,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的两根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和滑片42本身是绝缘材料制成,滑片2上连接有火线;滑动滑片42控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启停。就是滑片42与两根第一导线接触。

滑片42控制过程是: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工作的时候,向下或者向上滑动滑片42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停止。其余跟实施例一一样。

实施例三,如图5、图2和图3所示的育苗嫁接补光专用灯,包括灯管1和底座2,底座2连接包含有火线和零线的通电线路3,灯管1具有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第一管11和所述第二管12分别连接有安置在底座2内的电子镇流器,设置在第一管11围成的内腔中。将第二管12设置在底座2的外部有利于更好的除虫。

电子镇流器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二导线集合后与零线连接;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上连接有两根第一导线;

滑片42控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启停。

第一管11为双螺旋盘绕的玻璃管体,双螺旋玻璃管体的底端一体相接,螺旋玻璃管体的中心轴线走向由下向上为同圆心点向外延伸的螺旋线,螺旋半径由下向上为同圆心点渐次递增,竖直截面呈一个开口向上且上升缓慢的抛物线,双螺旋玻璃管体由下向上呈倒伞形。

第一管11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580-7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第一管11发出的为红光,便于白天对植物苗补光。第二管12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330-4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第二管12发出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形成诱杀虫害的黑光灯。

上述两根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和滑片42本身是绝缘材料制成,滑片2上连接有火线;滑动滑片42控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启停。就是滑片42的面积较小,只有与一根第一导线接触的面积。

滑片42控制过程是:当第一管11工作的时候,第二管12停止;当第二管12工作得到时候,第一管11停止。

实施例四,如图5、图2和图4所示两根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和滑片42本身是绝缘材料制成,滑片2上连接有火线;滑动滑片42控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启停。就是滑片42与两根第一导线接触。

滑片42控制过程是: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工作的时候,向下或者向上滑动滑片42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停止。其余跟实施例三一样。

实施例五,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育苗补光灯,包括灯管1和底座2,底座2连接包含有火线和零线的通电线路3。

灯管1具有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第一管11和第三管13为并列在底座2上的U型管,U型管具有内部容腔。便于光的散发。而且第一管11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580-7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第一管11发出的为红光,便于白天对植物苗补光;第三管13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400-480nm之间的荧光粉层。第三管13发出的为蓝光,便于夜晚对植物苗补光;第二管12内设置有光的波长在330-400nm之间的荧光粉层。第二管12发出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形成诱杀虫害的黑光灯。

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分别连接有安置在底座2内的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二导线集合后与所零线连接;

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上连接有三根第一导线,集合片41和滑片42本身是绝缘材料制成,滑片2上连接有火线;滑动滑片42控制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的启停。就是滑片42的面积较小,只有与一根第一导线接触的面积。

滑片42控制过程是:当第一管11工作的时候,第二管11和第三管13停止;当第二管12工作得到时候,第一管11和第三管13停止;当第三管13工作的时候,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停止。

本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补光或者杀虫,针对是光线较为充足,且虫类并不是很多的地区和季节。节省了安装线路和安装空间。

实施例六,如图6、图7和图9所示的一种催苗灯,第一导线通过控制开关4集合后与火线连接,控制开关4包括集合片41和滑片42,集合片41上连接有三根第一导线,集合片41和滑片42本身是绝缘材料制成,滑片2上连接有火线。其余结构跟实施例五相同。滑片42上的火线正好可以跟集合片41一端的两根第一导线接触,或者跟集合片41另一端的两根第一导线接触,其中第二管2的第一导线永远与滑片42接触。

具体的工作方式,第一管11与第二管12组合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管12和第三管13组合成第二发光单元;滑动滑片42控制第一发光单元或者第二发光单元的启停。

本实施例适用于昆虫较多的地方和季节,在补光的同时需要吸引虫类,防止苗类被虫类吃掉,导致叶子减少,光合作用减少,最后苗类发育不完全。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