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光源模组光束分布的LED舞台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1048发布日期:2019-01-22 22:4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整光源模组光束分布的LED舞台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整光源模组光束分布的LED舞台灯系统。



背景技术:

在舞台灯应用领域,在充分提高光线利用率的情况下,LED光源具有相对均匀的光束,垂直于光轴的截面光斑照度分布很均匀,被用作舞台灯光源的时候,打出的光线分布均匀。但LED光源的光线不集中却带来了穿透力很差、光束感较差的问题;另外在某些场合,还需要分布更加均匀的光线,那么现有舞台灯的结构难以满足LED光束调光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整光源模组光束分布的LED舞台灯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整光源模组光束分布的LED舞台灯系统,包括沿光轴依次布置的LED光源模组、通光孔和光学镜头组,所述LED光源模组与通孔之间沿光轴方向设置有调光镜片结构和隔热结构,所述调光镜片结构更靠近通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光镜片结构为单块的透镜或者至少两块沿光轴方向布置的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为高透光率的凸透镜或凹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可驱动调光镜片结构切入或移出光轴的驱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至少一个凸透镜、至少一个凹透镜以及可驱动两者切入或移出光轴的切换结构,切入光轴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形成所述调光镜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光孔孔径可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可切换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孔径不等的两个以上的通光孔,各通光孔分别位于隔板的切换路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隔热片,所述隔热片朝向LED光源模组的表面设有隔热镀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片倾斜而与光轴成85度以下的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结构为隔热镀膜,所述隔热镀膜设置在调光镜片结构朝向LED光源模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通光孔与LED光源模组之间设置调光镜片结构,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在到达通光孔前将光束调整得更聚集或者更均匀,从而丰富了舞台灯的实际光学表现,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隔热结构,能够反射光源光谱中红外波段光线,从而起到把热量隔开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舞台灯系统的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隔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调整光源模组光束分布的LED舞台灯系统,包括沿光轴依次布置的LED光源模组1、通光孔2和光学镜头组,其中光学镜头组包括依次布置的调焦镜头组5、聚焦镜头组6和固定镜头组7。LED光源模组1包括反光杯和位于反光杯第一焦距处的LED。

实施例中,LED光源模组1与通孔之间设置有调光镜片结构,调光镜片结构的光轴与整个舞台灯系统的光轴重合。所述的调光镜片结构具有调节光束、光斑的功能。比如说考虑到LED光源的光束较为分散、均匀,在光束进入通光孔2之前调光镜片结构将其调整得较为聚集,并且不造成光能损失;又或者考虑到某些使用场合中,还需要更加均匀的光束,那么在光束进入通光孔之前利用其他类型的调光镜片结构将其调整得更加均匀,同时选择到合适的通光孔直径,还不造成光能损失。

实施例中的舞台灯系统还具有隔热结构,隔热结构相对于调光镜片结构来说沿系统的光轴方向设置,其更靠近LED光源模组1一侧,而调光镜片结构更靠近通光孔2一侧。隔热结构是由透光的材质制成,其能够反射光源光谱中红外波段光线,从而起到把热量隔开保护后续光学镜头组以及其他灯具组件的作用。

如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调光镜片结构为单块的透镜,根据不同的需要,透镜可以为凸透镜11或者凹透镜12,当然,类凸透镜也属于凸透镜的一种,而类凹透镜亦属于凹透镜的一种。

图1中的光路图(实心箭头)为并未加入调光镜片结构的状态。当透镜为凸透镜时,系统能够使LED光源模组1光利用率很高的情况下,调整其均匀性(比如从大约1.3∶1调整到3:1( 中心照度和边沿照度的比值)),使其光源的光更汇聚,从而获得有更强的光束感和高照度;也可以反过来,透镜为凹透镜时,系统能够保持光利用率很高的情况下,让LED光源模组1的光更加均匀,获得更偏激的均匀度(比如从1.3∶1调整到1∶1)。

在另外的并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调光镜片结构包括至少两块沿光轴方向布置的透镜,可以是两块透镜的组合,可以有效消除光斑边沿色散的问题,获得更纯正的光斑色温一致性。

进一步优选的,系统中还包括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调光镜片结构切入或移出光轴,以增加系统光路的功能性,获得动态可选的优化效果。比如说,若调光镜片的透镜为凸透镜11时,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凸透镜11切入系统中的A位置,增加汇聚性;也可以根据需求将凸透镜移出光轴到达B位置,保留原有的均匀性。

在另外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凸透镜11、至少一个凹透镜12以及切换结构,比如旋转镜片盘,所述的切换结构可驱动两者切入或移出光轴,或者两者均移出光轴。上述切入光轴的凸透镜11或凹透镜12形成调光镜片结构,通过该切换结构,进一步增加系统光路的功能性,获得动态可选的优化效果。具体来说,若调光镜片的透镜为凸透镜11时,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凸透镜11切入系统中光轴的A位置,增加汇聚性;也可以根据需求将凸透镜11移出光轴到达B位置,保留原有的均匀性;也可以将凹透镜12切入系统中光轴的A位置,进一步提高均匀性,或者移出光轴到达C位置,去除凹透镜12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系统将通光孔2的孔径设置成可变,该可变的通光孔2孔径便于适应于光路前方的调光镜片结构。比如,调光镜片结构为凸透镜,则将孔径调小,以去除光斑外围杂光,凸透镜移出系统后,将孔径调整成正常尺寸;凹透镜的原理是类似的,只是需要将孔径调大,以接收更大范围的强烈光斑。

调整孔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较为简单地,是用类似相机调光的光圈结构实现放大和缩小。

也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参考图2,舞台灯系统还包括一块可切换的隔板3,隔板3上设置两个以上的通光孔21、22、23,各通光孔21、22、23孔径不等。切换是指任一通光孔能够切入或者移出光轴的位置,也即任一通光孔均具有切换的路径,隔板3在切换位置后,不同的通光孔21、22、23可分别切入或移出光轴。具体的,隔板3可以是一圆形的转盘,或者隔板3集成在现有的图案板上,通过转动隔板3使得在隔板3表面的不同通光孔21、22、23进入光轴,当然,也可以是所有通光孔均切出光轴而使得图案孔进入光轴。

进一步优选的,重新参考图1,上述的隔热结构包括隔热片4,所述的隔热片4具有朝向LED光源模组1的表面和朝向调光镜片结构的表面,其中在朝向LED光源模组1的表面设有隔热镀膜。隔热镀膜可以用来反射光源光谱中红外波段光线,从而起到把热量隔开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1,隔热片4倾斜而与光轴成85度85度以下的锐角。图中所示的虚线箭头是光线中的红外线部分被反射回来的状况,通常,隔热片4不垂直光轴放置,而是倾斜一定的角度,其为了更好的控制反射的热量的方向,缓解被反射的红外线过多的灼烧光源发光区域。当然,对于较小功率光源(比如100瓦以下),可以考虑去除此隔热结构以降低成本。

在并未图示的实施例中,隔热结构为隔热镀膜而不具有隔热片,该隔热镀膜镀设在调光镜片结构朝向LED光源模组1的表面上,这种结构更能够节约系统的内部空间结构并降低成本。

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舞台灯系统,通过额外加入的调光镜片结构,直接调整光源块的光束粗细、光照度分布,从而直接优化整个灯具的输出。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