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8479发布日期:2018-12-14 22:0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光灯座。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电灯时,有可能会因为所在地电压不稳、发生短路现象、线路接触不良等因素而导致灯泡钨丝烧坏,以上情况都会引起电灯的无法使用,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晚上,那么人们就会陷入到光线昏暗的环境当中,对生活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光灯座,当灯泡烧坏时,可以提供应急照明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灯座,包括上盖、设于上盖底部的连接部以及设于连接部底部的灯罩,所述上盖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灯罩内部设有LED灯,所述灯罩连接有灯泡,所述连接部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与LED灯以及灯泡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在灯泡钨丝烧坏时启动LED灯,所述连接部连接有与电路板相连的电线,所述电线与电源连接且从上盖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设有用于装设LED灯的装设槽。

作为优选,所述LED灯为圆环状灯片,所述装设槽为形状与LED 灯配合的圆周状槽体。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上部设有承载层,所述承载层上设有连接火线的第一接口以及连接零线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与连接部内的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层设有电路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设有与单片机电连接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设于承载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上部的圆周上设有四个凸体,所述凸体为梯台状,即四个凸体皆有两个斜面,所述上盖内设有四个与凸体配合的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均设有与所述凸体配合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灯泡被烧坏时,单片机便会启动LED 灯,LED灯通过半透明的灯罩向外界发射出光,从而照亮昏暗的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1、上盖;2、连接部;21、承载层;211、第一接口;212、第一接口;213、电路开口;214、电池;3、灯罩;31、装设槽;4、LED灯;5、灯泡;6、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一种发光灯座,包括上盖1、设于上盖1底部的连接部2以及设于连接部2底部的灯罩3,所述上盖1与连接部2可拆卸连接,所述灯罩3内部设有LED灯4,所述灯罩3连接有灯泡5,所述连接部2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与LED灯4以及灯泡5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在灯泡5钨丝烧坏时启动LED灯4,所述连接部2连接有与电路板相连的电线6,所述电线6与电源连接且从上盖1伸出。当灯泡5被烧坏时,单片机便会启动LED灯4,LED灯4通过半透明的灯罩3向外界发射出光,从而照亮昏暗的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上盖1、连接部2以及灯罩均为磨砂白色塑料。连接部2上部的圆周上设有四个凸体,凸体为梯台状,即四个凸体皆有两个斜面,上盖1内设有四个与凸体配合的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均设有与所述凸体配合的斜面,当需要将上盖1与连接部2连接时,凸块通过斜面挤压上盖1,使上盖1发生形变,从而将凸块与凹槽卡接,从而实现上盖 1与连接部2的连接。当需要将上盖1与连接部2分离时,只需拉动上盖1,斜面挤压上盖1,上盖1发生变形,从而使凸块与凹槽分离,最终实现上盖1与连接部2分离。

所述灯罩3设有用于装设LED灯4的装设槽31,所述LED灯4 为圆环状灯片,所述装设槽31为形状与LED灯4配合的圆周状槽体,上述设置使得LED灯4可以装设于灯罩3内,从而能起到聚光作用。

所述连接部2上部设有承载层21,所述承载层21上设有连接火线的第一接口211以及连接零线的第二接口212,所述第一接口211 和第二接口212均与连接部2内的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连接部2上部设有承载层21,所述承载层21上设有零线以及火线的接口211,所述接口211与连接部2内的电路电连接。

所述承载层21设有电路开口213,使得连接部2内电路板的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电线6与上盖1之间的空隙散出。

所述连接部2设有与单片机电连接的电池214,当发生停电的时候,电池214便可以向单片机供电,单片机便可以启动LED灯4,LED 灯4通过半透明的灯罩3向外界发射出光,从而照亮昏暗的环境。所述电池214设于承载层21上,承载层21上设有与电路电连接的电池 214底座,电池214底座用于装设电池214,由于上盖1与连接部2 是可拆卸连接,因此电池214设于承载层21上便于人们更换电池21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