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275发布日期:2019-02-15 19:5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清洁能源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枯竭,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降低环境污染,有效利用各类能源,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普遍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使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而储存于电池中,储存的电能可以被应用于照明设备中,但是经过转化的光能由于储存时电能损耗,热能消耗等原因,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

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一般利用LED作为直下式或侧入式光源给背光模组提供光线,LED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并不经济实用。因此,若将太阳光能直接利用在显示面板上,将是一个非常节能环保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光显示装置,能将太阳光能直接利用在显示面板上,节约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集光显示装置,包括集光装置和显示面板,所述集光装置包括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控制装置一侧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转动连接有聚光板,所述聚光板前侧设有与所述聚光板相对的集光板,所述聚光板与所述集光板下端连接有U型板,所述聚光板上设有n个凹面镜,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集光板上设有n个相对于所述凹面镜的凸透镜,每个所述凸透镜一侧均设有光线接收器,每个所述光线接收器均连接有第一光纤,所述光线接收器远离所述聚光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光纤共同连接有光线汇聚器,所述光线汇聚器远离所述第一光纤一侧连接有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有光线感应器,所述光线感应器连接有第三光纤,所述第三光纤连接有凹透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背面的LED光源,所述凹透镜位于所述LED光源一侧。

具体的,n等于4。

具体的,所述凹面镜与所述凸透镜的焦点在同一直线上。

具体的,所述光线接收器内设有反射镜,所述第一光纤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反射镜下侧。

具体的,所述聚光板上表面还设有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x轴驱动机构,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柱一侧面的x轴电机、转动连接在所述x轴电机下端的主动齿轮,所述立柱下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合连接,所述x轴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立柱上端设有一个凹槽,所述聚光板远离集光板一侧还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立柱上端还设有y轴电机,所述y轴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y轴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集光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增加了集光装置,通过相对设置的聚光板和集光板,聚光板上的凹面镜将太阳射出的光线反射后平行出光,平行光射入集光板上的凸透镜中,由凸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平行光汇聚到反射镜上,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第一光纤的内侧面,由第一光纤将光线转移到光线汇聚器中,由光线汇聚器集光并通过第二光纤转移到光线感应器中,光线感应器可感应光线强弱,并根据显示面板的需求,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然后光线感应器将光线通过第三光纤转移到凹透镜上,凹透镜把第三光纤的平行光发散,发散的光作为背光模组的直下式光源,集光效率高,光线直接利用在显示面板上,太阳能利用率高;

第二,本装置的出光口设置在LED光源一侧,在白天使用时,太阳光强较强,集光装置将光线收集并利用在显示面板上,减少LED光源所需的电能,当晚上使用时,光线不足,集光装置收集不到光源,LED光源才通电发光,整体上降低了能耗,值得推广;

第三,聚光板上还设有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能感应红外辐射,通过各方向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判断太阳的位置,然后将检测结果反馈到控制装置中,由控制装置控制x轴电机与y轴电机的转动,使聚光板上的凹面镜对准太阳的方向,同样使得入射的太阳光线始终为最强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光显示装置的集光原理图。

附图标记为:控制装置10、底座20、转动槽21、x轴驱动机构22、x轴电机221、主动齿轮222、立柱30、从动齿轮31、凹槽32、y轴电机33、聚光板40、凹面镜41、光电探测器42、支撑板43、集光板50、凸透镜51、光线接收器52、反射镜521、U型板60、第一光纤70、光线汇聚器80、第二光纤90、光线感应器100、第三光纤110、凹透镜120、显示面板130、背光模组131、LED光源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1-4所示:

一种集光显示装置,包括集光装置和显示面板130,集光装置包括控制装置10、位于控制装置10一侧的底座20,底座20上转动连接有立柱30,立柱30顶端转动连接有聚光板40,聚光板40前侧设有与聚光板40相对的集光板50,聚光板40与集光板50下端连接有U型板60,聚光板40上设有n个凹面镜41,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集光板50上设有n个相对于凹面镜41的凸透镜51,每个凸透镜51一侧均设有光线接收器52,每个光线接收器52均连接有第一光纤70,光线接收器52远离聚光板40一侧设置,第一光纤70共同连接有光线汇聚器80,光线汇聚器80远离第一光纤70一侧连接有第二光纤90,第二光纤90连接有光线感应器100,光线感应器100连接有第三光纤110,第三光纤110连接有凹透镜120,显示面板130包括背光模组131以及位于背光模组131背面的LED光源132,凹透镜120位于LED光源132一侧,将聚光板40对准太阳的方向,太阳发射的光经过凹面镜41反射后平行射入集光板50上的凸透镜51中,由凸透镜51的汇聚作用,将部分入射光折射到光线接收器52中,光线接收器52内的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第一光纤70内侧,由第一光纤70将光线转移到光线汇聚器80中,由光线汇聚器80集光并通过第二光纤70转移到光线感应器100中,光线感应器100可感应光线强弱,并根据显示面板130的需求,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然后光线感应器100将光线通过第三光纤110转移到凹透镜120上,凹透镜120把第三光纤110的平行光发散,发散的光作为背光模组131的直下式光源,集光效率高,光线直接利用在显示面板130上,太阳能利用率高。

优选的,n等于4。

优选的,凹面镜41与凸透镜51的焦点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光线接收器52内设有反射镜521,第一光纤70的开口端位于反射镜521下侧。

优选的,聚光板40上表面还设有光电探测器42,光电探测器42与控制装置10电连接,光电探测器42能感应红外辐射,通过各方向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判断太阳的位置,然后将检测结果反馈到控制装置10中,由控制装置10控制x轴电机221与y轴电机33的转动,从而使聚光板40上的凹面镜41对准太阳的方向,同样使得入射的太阳光线始终为最强光。

优选的,底座20上设有转动槽21,转动槽21内设有x轴驱动机构22,x轴驱动机构22包括固定在立柱30一侧面的x轴电机221、转动连接在x轴电机221下端的主动齿轮222,立柱30下端设有从动齿轮31,主动齿轮222与从动齿轮31齿合连接,x轴电机221与控制装置10电连接,x轴电机221通电后,主动齿轮222的转动带动了从动齿轮31在水平方向的转动,使得立柱30在底座20上转动。

优选的,立柱30上端设有一个凹槽32,聚光板40远离集光板50一侧还连接有支撑板43,支撑板43一端伸入凹槽32内并与立柱30转动连接。

优选的,立柱30上端还设有y轴电机33,y轴电机33的输出端伸入凹槽32内与支撑板43转动连接,y轴电机33与控制装置10电连接,y轴电机33通电后,其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了支撑板43在垂直方向上的转动,从而带动了聚光板40的转动,通过x轴电机221与y轴电机33的配合作用,可实现聚光板40在各方向上的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