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2066发布日期:2019-02-22 22:0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



背景技术:

落地灯一般布置在客厅和休息区域里,与沙发、茶几配合使用,以满足房间局部照明和点缀、装饰家庭环境的需求。

现在流行的一些现代简约主义家居设计中,时尚独特的造型与方便使用成为人们选择落地灯的标准,而且,相比于传统固定式、机械式的落地灯,结合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型的落地灯更受大众们的青睐。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便于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是目前落地灯技术领域中急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在灯罩的内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将发光体的发光强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发光强度信号控制发光体的电流,以改变发光体的发光强度,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适应不同的环境氛围。同时,在底盘上设置负压组件,使底座固定更加牢固,不易倾倒,安全性能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另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灯罩上开设有散热孔,使得该落地灯的散热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能够在操作面板上直接设置参数,适应性地调节发光体的发光强度,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所述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包括底盘、主杆、支架、灯罩、发光体和控制器。

所述主杆连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杆上,所述发光体连接在所述支架远离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灯罩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且所述灯罩罩设于所述发光体。所述灯罩的内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将所述发光体的发光强度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发光强度信号控制所述发光体的电流,以改变所述发光体的发光强度。

所述底盘上设有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包括驱动器、气缸和气压检测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气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底盘所受的负压力,所述气压检测表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用于检测所述底盘所受的负压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改变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包括拨块,所述拨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能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拨块移动,改变所述可变电阻的电阻值,以改变所述发光体的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采用塑料吸盘,所述塑料吸盘上设有吸气口,所述气缸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底盘的边缘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橡胶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与所述支架连接,以带动所述支架在所述主杆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槽和定位件,所述移动槽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底壁安装在所述主杆上,所述定位件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支架与所述定位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相等,且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与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端和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定位杆包括第二定位端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定位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够使所述第一定位端和所述第二定位端相互远离或靠近。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灯罩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所述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包括底盘、主杆、支架、灯罩、发光体、控制器和操作面板。

所述主杆连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杆上,所述发光体连接在所述支架远离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灯罩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且所述灯罩罩设于所述发光体。所述灯罩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发光体采用LED灯。所述灯罩的内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的电流,以改变所述发光体的发光强度;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参数设置。

所述底盘上设有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包括驱动器、气缸和气压检测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气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底盘所受的负压力,所述气压检测表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用于检测所述底盘所受的负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在灯罩的内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将发光体的发光强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发光强度信号控制发光体的电流,以改变发光体的发光强度,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适应不同的环境氛围。同时,在底盘上设置负压组件,使底座固定更加牢固,不易倾倒,安全性能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灯罩上开设有散热孔,使得该落地灯的散热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能够在操作面板上直接设置参数,适应性地调节发光体的发光强度,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的移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标:100-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10-底盘;111-吸气口;113-气缸;115-驱动器;117-气压检测表;120-主杆;121-移动组件;123-移动槽;125-第一侧壁;1251-第一定位孔;127-第二侧壁;1271-第二定位孔;130-支杆;140-灯罩;141-发光体;143-光照强度传感器;145-导线;147-电源;150-操作面板;160-定位件;161-第一定位杆;163-第二定位杆;1611-第一定位端;1613-第一握持部;1631-第二定位端;1633-第二握持部;170-可变电阻;171-拨块;173-连接杆;17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包括底盘110、主杆120、支架、灯罩140、发光体141、控制器和操作面板150。

主杆120连接在底盘110上,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主杆120上,发光体141连接在支架远离主杆120的一端,灯罩140与支架连接,并且灯罩140罩设于发光体141。灯罩140的内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143,光照强度传感器143与控制器连接,将发光体141的发光强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发光强度信号控制发光体141的电流,以改变发光体141的发光强度。

主杆120上设有电源147,电源147与发光体141通过导线145连接,导线145沿主杆120、支杆130布设,优选地,主杆120和支杆130采用中空结构,电源147、导线145都设于支杆130、主杆120的内部,不影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的外形美观度。电源147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电源147的输出电压,当发光体141的发光强度不够时,控制器控制电源147的输出电压增大,使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变强。当发光体141的发光强度太强后,控制器控制电源147的输出电压减小,使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变弱,以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需求。可选地,电源147可以采用内置电源147或外部电源147,当然,也可以同时设置内置电源147和外部电源147,当其中一种电源147出现故障后,还能通过另一种电源147继续供电,不影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的正常使用。

控制面板安装在主杆120上,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然,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控制面板上包括多个功能键和显示屏,功能键包括电源147开关键、光照强度调节键、数字键、选择设置键等,显示屏可以是普通的显示屏,也可以是触摸屏。通过功能键可以预设光照强度值,当光照强度传感器143检测到的实际光照强度值与预设的光照强度值不同时,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电源147的输出电压,改变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直到实际光照强度值与预设的光照强度值一致,调节完毕。

底盘110上设有负压组件,负压组件包括驱动器115、气缸113和气压检测表117,驱动器115与气缸113连接,用于调节底盘110所受的负压力,气压检测表117安装在底盘110上,用于检测并显示底盘110所受的负压力。气缸113包括活塞杆,活塞杆与驱动器115连接,驱动器115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器115带动活塞杆在气缸113内移动,以改变底盘110所受的负压力。驱动器115与控制器连接,需要移动底盘110时,通过操作面板150上对应的功能键,可以使控制器控制驱动器115运作,带动气缸113向底盘110内充气或吸出底盘110的空气。底盘110所受的负压越大,底盘110与地面吸附得更牢固,更不容易倾倒。

优选地,底盘110采用塑料吸盘,塑料吸盘上设有吸气口111,气缸113与吸气口111连通。塑料吸盘的使用能够减轻落地灯的整体质量,便于移动。并且,在底盘110的边缘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橡胶密封垫,使底盘110与地面贴合的更好,不易漏气,气密性更好,不易倾倒,安全性更高。在其他实施例中,橡胶密封垫也可以粘接在底盘110上。

主杆120与底盘110采用螺纹连接,底盘110的中部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上设有内螺纹,主杆120靠近底盘110的一端设有与内螺纹相适应的外螺纹。当然,并不仅限于此,主杆120与底盘110也一采用卡接、粘接、螺栓连接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的移动槽123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

主杆120上设有移动组件121,移动组件121用于与支架连接,以带动支架在主杆120上移动。

移动组件121包括移动槽123和定位件160,移动槽123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5和第二侧壁127,底壁安装在主杆120上,定位件160安装在第一侧壁125和第二侧壁127之间,支架与定位件160连接。

第一侧壁125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251,第二侧壁127上设有第二定位孔1271,第一定位孔1251的数量和第二定位孔1271的数量相等,且每个第一定位孔1251与一个第二定位孔1271相对设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的定位件16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

定位件160包括第一定位杆161和第二定位杆163,第一定位杆161的中部和第二定位杆163的中部铰接,第一定位杆161包括第一定位端1611和第一握持部1613,第二定位杆163包括第二定位端1631和第二握持部1633,第一定位端1611用于插入第一定位孔1251,第二定位端1631用于插入第二定位孔1271;第一握持部1613和第二握持部1633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够使第一定位端1611和第二定位端1631相互远离或靠近。

支架远离灯罩140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卡槽,第一定位杆161和第二定位杆163卡接在环形卡槽中。

第二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

电源147与发光体141之间设有可变电阻170,优选地,可变电阻170采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设于主杆120的中空结构内,并且沿主杆120的轴线方向设置。滑动变阻器包括拨块171,拨块171移动能够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拨块171与连接杆173连接,连接杆173与驱动电机175连接,驱动电机175转动,能够带动连接杆173伸长或缩短,从而带动拨块171移动,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具体地,控制器与驱动电机175电连接,控制器能控制驱动电机175正转或反转。当驱动电机175正转,会带动连接杆173伸长,使拨块171往电阻值变小的方向移动,发光体141的发光程度更亮。反之,驱动电机175反转,会带动连接杆173缩短,使拨块171往电阻值变大的方向移动,发光体141的发光程度更暗,从而实现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的变化。

本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其他部分内容,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包括底盘110、主杆120、支架、灯罩140、发光体141、控制器和操作面板150。

主杆120连接在底盘110上,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主杆120上,发光体141连接在支架远离主杆120的一端,灯罩140与支架连接,并且灯罩140罩设于发光体141。灯罩140上开设有散热孔,发光体141采用LED灯。灯罩140的内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143,光照强度传感器143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发光体141的电流,以改变发光体141的发光强度;操作面板150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参数设置。

底盘110上设有负压组件,负压组件包括驱动器115、气缸113和气压检测表117,驱动器115与气缸113连接,用于调节底盘110所受的负压力,气压检测表117安装在底盘110上,用于检测底盘110所受的负压力。

本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其他部分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相似,这里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或替换。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的控制原理示意图,请参照图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其工作原理如下:

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安装在地面上,底盘110吸附在地面,通过驱动器115使气缸113的活塞杆移动,将底盘110与地面之间的空气吸出,使底盘110内形成负压,实现固定作用。底盘110所受的负压越大,安装更牢固,不易倾倒。需要移动时,通过气缸113向底盘110充气,解除负压,即可移动底盘110。底盘110采用塑料材质,质量轻,便于移动。

灯罩140内侧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143,能够实时检测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当实际检测的光照强度值与预设的光照强度值不一样时,控制器控制电源147的输出电压,以改变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或者,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75,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从而改变发光体141的电流,以改变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

支杆130与主杆120可拆卸地连接,能够随意调节支杆130的高度,以改变发光体141的高度,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落地灯100,能够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发光体141的光照强度,能够随意调整发光体141的高度,且底盘110的固定方式可靠,不易倾倒,安全性能高,操作方便,质量轻,便于移动,灵活性好,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