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救生照明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188发布日期:2019-03-14 00:3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救生照明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救生照明线,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物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建筑物火灾也在不断增加。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由于现有建筑材料会产生大量烟雾,加上火情复杂,现有的墙体消防应急灯无法根据现场火情的不同情况,准确的对受灾人群进行疏散。这就需要消防人员可以有效的火灾中人群进行引导,让他们快速从安全的路线逃生。

现有的照明线多采用固定的转盘结构,不便于携带,且只靠拉拽照明线,在复杂的火灾现场,常带来照明线的损坏,导致引导的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救生照明线。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携带的救生照明线,包括:线盘、壳体、电源模块,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线盘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自由端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第二转轴自由端与套筒相套接,所述套筒穿过壳体侧壁,套筒末端设置有摇把;所述线盘上缠绕有线带,线带内从头至尾依次排列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上设置有LED灯,电极座依次通过电线相串联,电线与电极座、LED灯、电源模块形成回路;所述线带前端设置有锥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座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LED灯。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扣,所述线带前端设置有弹性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扣包括左固定臂、右固定臂,所述左固定臂、右固定臂末端分别固定在线带前端两侧,所述左固定臂自由端转动连接有弹性挡条,弹性挡条自由端与右固定臂自由端相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把手,所述壳体顶部两侧设置有把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与第二转轴、壳体移动连接,壳体上设置有凹槽,用于收纳摇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的救生照明线,针对现场不同情况分别通过锥体或弹性扣将线带前端固定;线带上、下两侧均设置有LED灯,可有效防止线带反转。本设计携带方便,便于使用,易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3为壳体一侧示意图;

图4为线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的救生照明线,包括:线盘1、壳体2、电源模块3,所述壳体2一侧设置有电源模块3,所述线盘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4自由端转动连接在壳体2内壁上,第二转轴5自由端与套筒6相套接,所述套筒6穿过壳体2侧壁,套筒6末端设置有摇把7;所述线盘1上缠绕有线带8,线带8内从头至尾依次排列有电极座9,所述电极座9上设置有LED灯10,电极座9依次通过电线11相串联,电线11与电极座9、LED灯10、电源模块3形成回路;所述线带8前端设置有锥体1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座9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LED灯10。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扣13,所述线带8前端设置有弹性扣13。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扣13包括左固定臂131、右固定臂132,所述左固定臂131、右固定臂132末端分别固定在线带8前端两侧,所述左固定臂131自由端转动连接有弹性挡条133,弹性挡条133自由端与右固定臂132自由端相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把手14,所述壳体2顶部两侧设置有把手1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6与第二转轴5、壳体2移动连接,壳体2上设置有凹槽15,用于收纳摇把。

使用时,消防人员通过把手将救生照明线带入火场,到达着火点时,根据现场情况,可以把线带首端通过锥体固定在地面、墙面,或者通过弹性扣将线带首端固定在柱状物上,然后消防人员提着壳体从安全路线退出着火点,打开壳体上的电源开关,并不断的将点亮LED灯的线带放出来,以引导人员疏散,由于双面设置有LED灯,被困人员可以方便的在烟雾中发现照明线,提高辩识度。

使用结束后,从壳体的凹槽中拉出摇把和套筒,转动摇把将线带收回线盘。收完后,按下套筒和摇把,将其收纳在壳体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