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灯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491发布日期:2019-02-26 17:5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灯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灯具经过白炽灯、卤素灯、氙气灯到今天的LED灯,随着LED技术的日益发展,LED光源在光效以及光分布的性能显著提高,使得LED光源成为了目前灯具上发光部件的优先选择。

申请号为201220290360.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塔状LED汽车灯,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散热灯体槽位所插置LED光源侧板是将LED芯片直接封装在铝基板所设有的凹杯内的LEDCOB光源模块,以减少热阻层,使LED光源侧板结温导热途径畅通,提高散热效果,减少光衰。

该专利文献中虽然提高了LED光源侧板的散热效果,但是在该专利文献的说明书中提及到,需要引线实现车灯中某些部件的电性连接,这也是现有的车灯或者灯具中普遍存在的缺陷。由于该缺陷的存在,使得目前的灯具在生产过程上都必须存在安装引线的一道工序,降低了灯具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引线自身存在一定的体积,灯具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引线的占用空间,灯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无需利用引线的前提下实现灯具中电气部件的通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灯具结构,包括盖帽、散热器以及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包括第一电气触点以及第二电气触点,所述第一电气触点以及第二电气触点分别为LED光源相反的极性端,所述盖帽包括第一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一电源连接部,所述第一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一电源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二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源连接部,所述第二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源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LED光源的第一电气触点与盖帽的第一光源连接部直接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所述LED光源的第二电气触点与散热器的第二光源连接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光源的第二电气触点与散热器的第二光源连接部直接接触或者焊接实现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包括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棱柱散热体,所述棱柱散热体的外侧面视为散热器的第二光源连接部,所述LED光源的第二电气触点设置在LED光源背面,所述LED光源背面贴合到棱柱散热体外侧面实现LED光源的第二电气触点与散热器的第二光源连接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帽包括环形压盖,所述环形压盖内侧面视为盖帽的第一光源连接部,所述LED光源上设置有导电凸台,所述导电凸台视为LED光源的第一电气触点,所述环形压盖套设在棱柱散热体顶端使得LED光源的导电凸台与环形压盖内侧面相抵接实现LED光源的第一电气触点与盖帽的第一光源连接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帽包括环形压盖,所述环形压盖内侧面等间距地设有多个导电的固定台13,所述固定台13视为盖帽的第一光源连接部,所述LED光源上设置有导电凸台,所述导电凸台视为LED光源的第一电气触点,所述固定台13到环形压盖顶部的距离与导电凸台高度相匹配,相邻两个固定台13之间的容纳间隙大于导电凸台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棱柱散热体的中轴线处设有通孔,所述盖帽还包括导电杆,所述导电杆设置在环形压盖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导电杆视为盖帽的第一电源连接部,所述导电杆通过棱柱散热体的通孔从棱柱散热体的顶端延伸至底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杆与棱柱散热体之间设有圆筒状的第一绝缘片,所述环形压盖与棱柱散热体之间设有片状的第二绝缘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杆以及环形压盖是一体成型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帽整体是使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光源是COB封装的LED灯珠,或者所述LED光源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CSP封装的LED灯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LED光源的第一电气触点直接与盖帽的第一光源连接部接触安装在一起,无需使用导线即可实现LED光源与盖帽的电性连接,有效减少本实用新型所述灯具中所配置的引线数量,降低引线所占灯具内部空间体积,方便设计人员优化灯具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灯具结构,包括盖帽1、散热器2以及LED光源,所述LED光源3包括第一电气触点以及第二电气触点,所述第一电气触点以及第二电气触点分别为LED光源3相反的极性端,所述盖帽1包括第一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一电源连接部,所述第一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一电源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散热器2包括第二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源连接部,所述第二光源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源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LED光源3的第一电气触点与盖帽1的第一光源连接部直接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所述LED光源3的第二电气触点与散热器2的第二光源连接部电性连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具是直接装配在电源上的,即所述盖帽1以及散热器2是作为LED光源3与外部电源通电连接的媒介,同时为LED光源3提供与外部电源相匹配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将LED光源3的第一电气触点直接与盖帽1的第一光源连接部接触安装在一起,无需使用导线即可实现LED光源3与盖帽1的电性连接,有效减少所述灯具中所配置的引线数量,降低引线所占灯具内部空间体积,方便设计人员优化灯具内部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进一步减少灯具内部所配置的引线数量,进一步降低引线所占灯具内部空间体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LED光源3的第二电气触点与散热器2的第二光源连接部直接接触或者焊接实现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散热器2包括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棱柱散热体21,所述棱柱散热体21的外侧面视为散热器2的第二光源连接部,所述LED光源3的第二电气触点设置在LED光源3背面,所述LED光源3背面贴合到棱柱散热体21外侧面实现LED光源3的第二电气触点与散热器2的第二光源连接部电性连接。当然了,所述LED光源3可以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LED光源3分别设置在棱柱散热体21的各个外侧面上,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将LED光源3固定在散热器2时,可先将锡膏涂覆到LED光源3背面,然后将LED光源3贴合到棱柱散热体21外侧面上,最后利用加热设备将锡膏熔化,再进行冷却,即可将LED光源3固定在散热器2上。

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1与LED光源3组装方式的第一实施例,基于上述散热器2结构,所述盖帽1包括环形压盖11,所述环形压盖11内侧面视为盖帽1的第一光源连接部,所述LED光源3上设置有导电凸台31,所述导电凸台31视为LED光源3的第一电气触点,所述环形压盖11套设在棱柱散热体21顶端使得LED光源3的导电凸台31与环形压盖11内侧面相抵接实现LED光源3的第一电气触点与盖帽1的第一光源连接部电性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LED光源3固定在散热器2上之后,可直接将环形压盖11套设在棱柱散热体21顶端,使各个LED光源3的导电凸台31与环形压盖11的内侧面紧密接触,有效实现LED光源3与盖帽1电性连接的同时,还能保证LED光源3与盖帽1之间装配的牢固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提高LED光源3的导电凸台31与环形压盖11电性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环形压盖11的内侧面与导电凸台31的上表面是匹配的,即若导电凸台31的上表面是一个弧面的话,环形压盖11的内侧面也需要设计成弧面结构。

参照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1与LED光源3组装方式的第二实施例,基于上述散热器2结构,所述盖帽1包括环形压盖11,所述环形压盖11内侧面等间距地设有多个导电的固定台13,所述固定台13视为盖帽1的第一光源连接部,所述LED光源3上设置有导电凸台31,所述导电凸台31视为LED光源3的第一电气触点,所述固定台13到环形压盖11顶部的距离与导电凸台31高度相匹配,相邻两个固定台13之间的容纳间隙大于导电凸台31宽度,当然了所述固定台13的设置数量与LED光源3的数量相同。实际生产装配过程中,将LED光源3固定在散热器2上之后,令LED光源3的导电凸台31从相邻两个固定台13之间的容纳间隙穿过后,令环形压盖11转动一定角度,使LED光源3的导电凸台31嵌入到固定台13与环形压盖11顶部之间,以实现LED光源3与盖帽1之间的电性连接。相对于盖帽1与LED光源3组装方式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盖帽1与LED光源3的组装更为牢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棱柱散热体21的中轴线处设有通孔22,所述盖帽1还包括导电杆12,所述导电杆12设置在环形压盖11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导电杆12视为盖帽1的第一电源连接部,所述导电杆12通过棱柱散热体21的通孔22从棱柱散热体21的顶端延伸至底端,所述棱柱散热体21底部还设有螺纹接头23,所述螺纹接头23与棱柱散热体21是一体成型的,所述螺纹接头23作为散热器2的第二电源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将盖帽1的第一电源连接部延伸至散热器2第二电源连接部所在位置,在实际设计中能够简化外部电源结构的设计难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杆12与棱柱散热体21之间设有圆筒状的第一绝缘片4,所述环形压盖11与棱柱散热体21之间设有片状的第二绝缘片5。通过所述第一绝缘片4以及第二绝缘片5的设置,有效提高盖帽1与散热器2之间的绝缘强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杆12以及环形压盖11是一体成型的,有效提高盖帽1的生产效率,缩短整个灯具的生产装配流程及时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1整体是使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LED光源3是COB封装的LED灯珠,或者所述LED光源3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CSP封装的LED灯珠。若所述LED光源3是COB封装的LED灯珠,同样能够缩短整个灯具的生产制作流程及时间,若所述LED光源3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CSP封装的LED灯珠,则有效降低LED光源3的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