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挑臂的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6757发布日期:2019-04-13 00:1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挑臂的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道路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挑臂的路灯。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其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作为发光源,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不同种类的LED能够发出各种颜色的不同波长的光线。由于LED灯具有高亮度、低耗能、环保、寿命长、耐冲击性和性能稳定的优点,使得其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道路照明中,现有的路灯以折射光线进行配光,但是由于对折射至道路外侧的光线控制力不足,不仅使光浪费在道路外侧,还会给位于道路旁的居民造成炫目的问题,使居民长期处于不良的光环境之中。

同时,现有的LED路灯一般由由灯杆、挑臂和灯具组成,为了更好地对路面进行照明,通常是在路灯的灯杆上设有伸向路面上方的挑臂,将灯具设在挑臂上。作为路灯的重要部件,连接灯杆和灯具的挑臂会因风力作用而加大横向受力,在强风甚至台风地区,路灯结构的可靠性降低。

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路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路灯的光线集中照射与道路中,提高道路的照明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挑臂的路灯,在光路设计上通过透镜和反射板的相互配合,改善了道路上的光线分布,而且可达到道路外侧近乎无光的效果;在提供高效道路照明的同时,改善了道路附近居民的光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路灯结构,无需安装挑臂,这减少了灯杆的横向受力和安装成本,提高路灯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挑臂的路灯,包括灯杆以及与所述灯杆直接固定连接的灯体,所述灯体竖直安装于灯杆的正上方;

所述灯体包括支架和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向下倾斜成一定角度,并安装于支架中;

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底座、LED光源、透镜、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LED光源和透镜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LED光源位于透镜的腔体内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分设于LED光源的上下两侧。

在该路灯中,灯杆与灯体之间直接固定连接,无需加设挑臂,这不仅减少了路灯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路灯的横向受力和受风面积,提高了路灯抗风的可靠性。

在路灯的光学结构上,光学模组在支架中,向下倾斜形成一定的角度,即光学模组的出光面只朝向路面;光学模组中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透镜的两次折射后出射,并在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配合下,将光线反射至路面,这有效改善了路面上的光线分布,在提高道路照明利用率的同时,又消除了对道路外侧居民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灯体还包括转轴,所述光学模组通过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光学模组可相对于支架转动。根据道路照明的覆盖范围和道路的宽度,可以通过转轴使灯体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最后固定成最佳的照明角度,使光线更高效地照射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透镜为非对称结构。透镜包括入射面和出射面,通过改变曲面斜率,调整光线的入射角和出射角,两次折射的调整改变出光的分布,在路长方向上光线以蝙蝠翼形状展开,在路宽方向上光线聚合且均匀平铺于道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均具有弧形结构。从透镜出射出来的灯光,有一部分无法直接折射至路面,此时通过具有弧形结构的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将光线反射至路面,提高LED光源的照明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底座紧密贴合固定连接。散热器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LED光源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基座,所述灯杆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上方。路灯的基座、灯杆和灯体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安装方便快捷,后期维护可不占用车道。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挑臂的路灯,灯体直接竖直安装在灯杆上,并通过透镜和反射板的相互配合,控制大角度的光线分布,使光线聚合且均匀平铺于道路上,而道路外侧近乎无光。这种新式的安装方式和偏光结构,不仅提高了道路照明的效率,同时也改善了道路附近居民的光环境,具有健康照明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路灯,灯体与灯杆之间无需安装挑臂,这减少了灯杆的横向受力和安装成本,提高路灯的安全性;而且在后期的维护中不占用车道,检修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挑臂的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体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的光线折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的光线反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无挑臂的路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给出了本实施例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本实施例的LED光源的光线折射示意图和光线反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图5,一种路灯,包括灯杆1、灯体2和基座3,其中灯杆2固定安装在基座3的上方,灯体2与灯杆1直接固定连接,即灯体2与灯杆1之间无需加设挑臂,且灯体2竖直安装于灯杆1的正上方,可减少灯杆的横向受力和受风面积。同时,路灯的基座、灯杆和灯体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安装方便快捷,后期维护可不占用车道。

在灯体结构中,灯体2包括支架21、光学模组22和转轴23,支架21为扁平型的结构,光学模组22向下倾斜成一定角度,并安装于支架21中,即光学模组22与支架21形成一定的夹角,光线以斜向下的方式照射。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模组22通过转轴23与支架21连接,所述光学模组22可相对于支架21转动。根据道路照明的覆盖范围和道路的宽度,灯体的光学模组22通过转轴23相对于支架21进行转动,最后固定成最佳的照明角度,使光线更高效地照射路面。

进一步地,光学模组22包括底座221、LED光源222、透镜223、第一反射板224、第二反射板225和散热器226。其中,LED光源222和透镜223固定安装在底座221上,而且LED光源222位于透镜223的腔体内部;第一反射板224和第二反射板225分设于LED光源222的上下两侧,同时第一反射板224和第二反射板225固定在透镜223的底部平面上。散热器226与底座221紧密贴合固定连接,可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LED光源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透镜223为非对称结构,第一反射板224具有弧形结构,第二反射板225也具有弧形结构,具体地,第一反射板224和第二反射板225的反射面均为弧形面。

下面介绍该无挑臂的路灯的光线出射情况:

如图1所示,灯体同道路相对应的可划分为两个方向,路长方向x和路宽方向y。

参考图4和图5,在路长方向x上,LED光源222发出的光线,在到达透镜223的入射界面2231时,由于入射界面2231存在曲面斜率,光线在透镜223的角度将得到扩散,当光线到达出射界面2232时,由于出射界面2232也存在曲面斜率,光线将再次进行扩散,入射界面2231和出射界面2232相互配合,路灯的光线将以蝙蝠翼形状在路长方向上展开。

在路宽方向y上,LED光源222发出的光线,在到达透镜223的入射界面2231时,入射界面2231的曲面斜率使得光线在透镜223的角度将进行收紧,当光线到达出射界面2232时,由于出射界面2232也存在曲面斜率,光线将再次进行收紧,使得光线在路宽方向上聚合且均匀平铺于道路上,

由于在路宽方向上,透镜223会产生一部分无法折射至路面的光,此时通过第一反射板224和第二放射板225,将光线反射至路面,是光线进一步地均匀平铺于道路上。同时,根据道路照明的覆盖范围和道路的宽度,还可以通过转动光学模组22,使光线更高效地照射路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挑臂的路灯,灯体直接竖直安装在灯杆上,并通过透镜和反射板的相互配合,控制大角度的光线分布,使光线聚合且均匀平铺于道路上,而道路外侧近乎无光。这种新式的安装方式和偏光结构,不仅提高了道路照明的效率,同时也改善了道路附近居民的光环境,具有健康照明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