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其使用该装置的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9239发布日期:2019-03-22 19:2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其使用该装置的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其使用该装置的泛光灯。



背景技术:

泛光灯,英文名称:Floodlight 泛光灯是一种可以向四面八方均匀照射的点光源,它的照射范围可以任意调整,在场景中表现为一个正八面体的图标。泛光灯是在效果图制作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源,标准泛光灯用来照亮整个场景。场景中可以应用多盏泛光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将拍摄用灯泡装进大型反射伞,供作高亮度的扩散光源使用。虽为棚内照明所不可缺,但对于一般业余的室内摄影,也可算是照明效果好的光源之一。

现在市面上的泛光灯,在使用时,需要进行角度调节,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泛光灯,调节角度时,相当麻烦。

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其使用该装置的泛光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其使用该装置的泛光灯。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接的弹簧销;以及设置在泛光灯上,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用于泛光灯角度调节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弹簧销相配合的限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销包括上端设有螺纹孔,中部设有限位凸起的内销;上下两端开口,上端开口处设有向内延伸的圆环形挡块,下端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中部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纵向设置的定位凸起,与所述内销相配合的内套;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凸起上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圆环形挡块下端,用于所述内销回复的弹簧;设置在所述内套外侧,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槽,上端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的外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将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销相连接的螺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内设有与所述内销上端相配合的沉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设置在所述沉孔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设有用于将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到载体上的第二螺栓和第二螺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调节板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一侧还设有与所述弹簧销螺纹连接的第三螺纹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用于将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的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内设有将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三螺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为七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孔中心与所述第四螺纹孔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30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泛光灯,所述泛光灯包括泛光灯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泛光灯本体上,与所述泛光灯本体相连接的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接的弹簧销;以及设置在泛光灯上,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用于泛光灯角度调节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弹簧销相配合的限位孔。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拉动弹簧销,使得弹簧销与限位孔相脱离,此时,即可转动泛光灯,进行角度调节,当角度调节好后,松开弹簧销,弹簧销又回到限位孔内,使得泛光灯的角度固定,大大方便了人们对于泛光灯角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泛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泛光灯图1转动3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泛光灯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中弹簧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中弹簧销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中弹簧销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中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0;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与所述安装支架10相连接的弹簧销20;以及设置在泛光灯上,与所述安装支架10转动连接,用于泛光灯角度调节的调节板30;所述调节板3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弹簧销20相配合的限位孔40。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拉动弹簧销20,使得弹簧销20与限位孔40相脱离,此时,即可转动泛光灯,进行角度调节,当角度调节好后,松开弹簧销20,弹簧销20又回到限位孔40内,使得泛光灯的角度固定,大大方便了人们对于泛光灯角度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销20包括上端设有螺纹孔211,中部设有限位凸起212的内销21;上下两端开口,上端开口处设有向内延伸的圆环形挡块221,下端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222,中部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纵向设置的定位凸起223,与所述内销21相配合的内套22;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凸起212上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圆环形挡块221下端,用于所述内销21回复的弹簧23;设置在所述内套22外侧,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223相配合的定位槽241,上端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211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242的外套筒24;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孔2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42内,将所述外套筒24和所述内销21相连接的螺栓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24内设有与所述内销21上端相配合的沉孔243;所述第二螺纹孔242设置在所述沉孔243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0上设有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设有用于将安装支架10固定连接到载体上的第二螺栓12和第二螺帽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0上设有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调节板30上的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一侧还设有与所述弹簧销20螺纹连接的第三螺纹孔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3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4相配合,用于将所述安装支架10和所述调节板30转动连接的第四螺纹孔31,所述第四螺纹孔31内设有将所述调节板30和所述安装支架10固定连接的第三螺栓3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40为七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孔40中心与所述第四螺纹孔31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30度。

具体的,首先需要将泛光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是安装在具有与第二螺栓12相配合的螺纹孔211的载体上,通过第二螺栓12和第二螺帽13将其固定。在角度调节操作时,首先需要将内套22螺纹连接至第三螺纹孔15内,实现弹簧销20的固定,当弹簧销20固定后,内销21插入到限位孔40内,此时,泛光灯角度处于固定,无法调节。当需要调节时,拉动外套筒24,由于外套筒24通过螺栓25与内销21固定连接,在拉动外套筒24的过程中带动内销21一起向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压缩了弹簧23,弹簧23储存部分弹性势能,同时,当外套筒24被拉出,与定位凸起223分离时,此时,即可转动外套筒24,使得定位凸起223和定位槽241相错位,这个时候松开弹簧销20,内销21已经与限位孔40分离;此时,同样的,进行调整泛光灯另一边的弹簧销20,将内销21也与限位孔40分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转动泛光灯的角度,当调整到相对应的角度时,依次将两边的弹簧销20外套筒24旋转,使得定位凸起223和定位槽241相配合,使得内销21重新插入到限位孔40内,实现角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泛光灯,所述泛光灯包括泛光灯本体50;以及设置在所述泛光灯本体50上,与所述泛光灯本体50相连接的泛光灯角度调节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支架10;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0上,与所述安装支架10相连接的弹簧销20;以及设置在泛光灯上,与所述安装支架10转动连接,用于泛光灯角度调节的调节板30;所述调节板3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弹簧销20相配合的限位孔40。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拉动弹簧销20,使得弹簧销20与限位孔40相脱离,此时,即可转动泛光灯,进行角度调节,当角度调节好后,松开弹簧销20,弹簧销20又回到限位孔40内,使得泛光灯的角度固定,大大方便了人们对于泛光灯角度的调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