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块以及汽车侧转向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3080发布日期:2019-04-05 20:3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块以及汽车侧转向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块以及汽车侧转向灯。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侧转向灯中的导光块通常为方形结构,其入光面、出光面均为平面结构。存在缺点是:发光强度弱、且存有暗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整体发光强度的导光块以及汽车侧转向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透明的导光块本体,所述导光块本体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具有聚光槽以及设在聚光槽内的弧形凸面,所述第一出光面由一组连续的台阶组成,每个台阶均具有一折射面、一反射面。

所述的导光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折射面与其相邻台阶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往所述入光面侧递减。

所述的导光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由连续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第四台阶、第五台阶、第六台阶、第七台阶、第八台阶、第九台阶、第十台阶组成,所述第一台阶的夹角α1为111.68°, 所述第二台阶的夹角α2为111.09°、所述第三台阶的夹角α3为110.39°、所述第四台阶夹角α4为109.65°、所述第五台阶夹角α5为108.94°、所述第六台阶夹角α6为108.27°、所述第七台阶夹角α7为107.19°、所述第八台阶夹角α8为97.55°、所述第九台阶夹角α9为94.81°、所述第十台阶夹角α10为78.25°。

所述的导光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夹角允许误差为±5°。

所述的导光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的聚光槽以及弧形凸面位于所述导光块本体的下侧面的水平面下方。

所述的导光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本体两侧设有安装凸块。

所述的导光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本体设有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呈弧形、并与第一台阶的反射面平滑过渡。

一种汽车侧转向灯,根据上述所述的导光块实现,包括灯座以及安装在灯座上的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配光镜之间安装有所述导光块本体、且在灯座一侧安装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部对准所述导光块本体的入光面。

所述的汽车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装配的灯泡、灯泡座导线,所述灯泡座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灯座上设有与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块。

所述的汽车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座上设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光块以及汽车侧转向灯优点如下:通过采用阶梯式角度设计,借助阶梯面发光辅助出光面的配光,增加导光块发光区域,提高导光块整体发光强度,从而使原有出光面中间暗区发光强度得到充分补偿,满足市场要求。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导光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侧转向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光块的导光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块,包括透的导光块本体1,所述导光块本体1包括一入光面2、一第一出光面3。所述入光面2上设有聚光槽4,所述入光面2对应所述聚光槽4内设有弧形凸面5,所述第一出光面3由一组连续的台阶6组成,其整体阶梯形状,每个台阶6均具有一折射面18、一反射面19。

进一步,所述台阶6的折射面18与其相邻台阶6的反射面19之间的夹角依次往所述入光面2侧递减。最理想的,所述台阶6由连续的第一台阶61、第二台阶62、第三台阶63、第四台阶64、第五台阶65、第六台阶66、第七台阶67、第八台阶68、第九台阶69、第十台阶70组成。且所述第一台阶61的夹角α1为111.68°, 所述第二台阶62的夹角α2为111.09°、所述第三台阶63的夹角α3为110.39°、所述第四台阶64夹角α4为109.65°、所述第五台阶65夹角α5为108.94°、所述第六台阶66夹角α6为108.27°、所述第七台阶67夹角α7为107.19°、所述第八台阶68夹角α8为97.55°、所述第九台阶69夹角α9为94.81°、所述第十台阶70夹角α10为78.25°。通过上述角度的设计,使发射的光线整体呈扇形、且光束均匀(如图4所示)。上述的台阶6的夹角误差在±5°范围内,也能达到接近效果。

进一步,所述入光面2的聚光槽4以及弧形凸面5位于所述导光块本体1的下侧面7的水平面23下方,使入射光都能均匀反射出去。

进一步,所述导光块本体1两侧设有安装凸块8,以使于导光块本体1和定位。

进一步,所述导光块本体1设有第二出光面9,所述第二出光面9呈弧形、并与第一台阶61的反射面19平滑过渡,使光线从第二出光面9反射出去,进而提高整体的发光面积和亮度。

实施例2:

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侧转向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导光块实现,包括灯座10以及安装在灯座10上的配光镜11,所述灯座10、配光镜11之间安装有所述导光块本体1、且在灯座10一侧安装光源组件12,所述光源组件12的发光部对准所述导光块本体1的入光面2。所述光源组件12包括装配的灯泡13、灯泡座14、导线15,所述灯泡座14上设有定位凹槽16,所述灯座10上设有与定位凹槽16定位配合的定位块17,以实现装配的定位和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灯泡座14上设有带有三条环状密封筋的密封环21。常规灯泡座主要靠零件外表面与灯座孔直接过赢配合,从而达到密封及定位的效果,但是装配过程压入太紧,操作效率低且存在压入不到位风险。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缩小灯泡座装配定位处整体外径,然后增加密封环结构,通过密封环达到密封与定位需求,由于密封环两侧有充分的压缩空间,因此装配过程非常容易操作,即能有效密封,又规避了装配压入不到位的风险。

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