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2971发布日期:2019-06-15 00:1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柱。



背景技术:

在商场、大型建筑的大厅以及公园中通常会设置一些立柱,这些立柱有些是因建筑结构要求而设,有些则是出于美观目的而设,它们相对于人的身高通常都过于高大,使得当需要对立柱进行清洁维护时,清洁人员需待在高处工作,从而使得对立柱清洁维护工作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柱,其清洁维护工作的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柱,应用于大型建筑的大厅、商场以及公园,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基座;与基座相装配、轴线与地面垂直的支撑柱;以及罩设在支撑柱外部、呈竹节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每一节之间可拆卸式装配,且外壳的每一节与支撑柱之间可拆卸式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呈竹节状的外壳罩设在支撑柱外部,并将外壳的每一节之间以及外壳与支撑柱之间可拆卸式装配,使得被外壳罩住的支撑柱不易被弄脏或损坏,而当罩设在支撑柱外部的外壳被弄脏或损坏时,可以将外壳拆下,在地面对外壳进行清洁维护,从而避免在高处对其进行清洁维护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使得对立柱的清洁维护工作安全性更高;

另外,将外壳设置为竹节状,一方面使得外壳的竖截面呈抛物线形,抛物线形的力学结构相较于直线形的力学结构更稳定,另一方面,使得立柱的整体造型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每一节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外壳的相邻竹节之间通过环形凹槽与环形凸起之间相互卡合实现可拆卸式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形凹槽与环形凸起之间相互卡合与分离实现外壳的每一节之间的装配与拆卸,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将外壳拆下并在地面上对其进行清洁维护,进而可以避免在高处对其进行清洁维护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使得对立柱的清洁维护工作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开设有沿支撑柱的轴线方向延伸的T形槽,外壳内壁设置有与T形槽滑动式装配的T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柱的侧壁开设T形槽,并在外壳的内壁设置与T形槽适配的T形块,利用T形块与T形槽之间的装配使得外壳与支撑柱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固定,从而使得外壳与支撑柱之间的装配更稳固,降低了外壳脱离支撑柱的机率,使得立柱需清洁维护的机率降低,进而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和/或支撑柱上安装有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和/或支撑柱上安装照明灯,使得立柱设置在大型建筑的大厅、商场以及公园中时,可以为上述场合中的人照明,从而节省在立柱以外的地方安装照明灯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照明灯安装在支撑柱与外壳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外壳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并将照明灯安装在支撑柱与外壳之间,使得照明灯的光从外壳透出后更柔和,从而使人不感到刺眼,且照明灯不直接暴露在外壳的外部使得照明灯不易沾染灰尘或破损,从而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延长,进而降低立柱需清洁维护的机率,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每一节与支撑柱之间均设置有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的每一节与支撑柱之间均设置照明灯,使得支撑柱上的照明灯能够对不同高度的位置均起到照明作用,从而使得当立柱设置在商场中时,支撑柱上的照明灯能够同时为位于商场中不同楼层的人照明,进而使得立柱的实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横截面积大于外壳的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的横截面积大于外壳的横截面积,使得基座边缘可供人坐下休息,并且可以节省在基座以外的地方另设座椅而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一方面提高立柱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使空间利用更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呈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结构简单,施工过程更方便,且圆形的基座可供人就坐的部位呈圆环形,可容更多的人就坐,从而使得基座更为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呈竹节状的外壳,将外壳罩设在支撑柱外部,并将外壳的每一节之间以及外壳与支撑柱之间可拆卸式装配,使得被外壳罩住的支撑柱不易被弄脏或损坏,而当罩设在支撑柱外部的外壳被弄脏或损坏时,可以将外壳拆下,在地面对外壳进行清洁维护,从而避免在高处对其进行清洁维护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使得对立柱的清洁维护工作安全性更高;

2.在外壳的每一节与支撑柱之间均设置照明灯,使得支撑柱上的照明灯能够对不同的高度均起到照明作用,从而使得当立柱设置在商场中时,支撑柱上的照明灯能够同时为位于商场中不同楼层的人照明,进而使得立柱的实用性更高;

3.选择外壳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并将照明灯安装在支撑柱与外壳之间,使得照明灯的光从外壳透出后更柔和,从而使人不感到刺眼,且照明灯不直接暴露在外壳的外部使得照明灯不易沾染灰尘或破损,从而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延长,进而降低立柱需清洁维护的机率,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支撑柱;21、T形槽;22、照明灯;3、外壳;31、环形凹槽;32、环形凸起;33、T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立柱,其应用于大型建筑的大厅、商场以及公园,包括基座1、支撑柱2以及外壳3。

基座1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柱2与基座1相装配,且支撑柱2的轴线与地面垂直,外壳3罩设在支撑柱2的外部,从而可以利用外壳3对支撑柱2进行保护,使支撑柱2不易被弄脏或损坏;

为便于在外壳3被弄脏或损坏时对外壳3进行清洁维护,将外壳3设置为竹节状,并将外壳3的每一节之间以及外壳3与支撑柱2之间可拆卸式装配,从而可以在外壳3被弄脏或损坏时将外壳3拆下,并在地面上对外壳3进行清洁维护,进而可以避免在高处对外壳3进行清洁维护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对立柱进行清洁维护的安全性;

另外,将外壳3设置为竹节状,一方面使得外壳3的竖截面呈抛物线形,抛物线形的力学结构相较于直线形的力学结构更稳定,另一方面,使得立柱的整体造型更美观;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的两端横截面为不同直径的圆,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3可设置为两端横截面相同。

其中,外壳3的每一节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31、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32,当外壳3的每一节之间相互装配时,环形凹槽31与环形凸起32卡合,从而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外壳3的相邻竹节之间的可拆卸式装配,并将外壳3拆下,在地面上对其进行清洁维护,进而可以避免在高处对其进行清洁维护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使得对立柱的清洁维护工作安全性更高;

支撑柱2的侧壁开设有T形槽21,T形槽21沿支撑柱2的轴线方向延伸,而外壳3的内壁则设置有T形块33,且T形块33与T形槽21之间滑动式装配,通过滑动T形块33即可很方便地实现外壳3与支撑柱2之间的拆装,且T形槽21与T形块33之间的装配使得支撑柱2与外壳3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固定,从而使外壳3与支撑柱2之间的装配更稳固。

另外,外壳3由半透明材料制成,且在外壳3与支撑柱2之间安装有照明灯22,使得立柱设置在大型建筑的大厅、商场以及公园中时,可以为上述场合中的人照明,从而节省在立柱以外的地方安装照明灯22所占用的空间;

选择外壳3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并将照明灯22安装在支撑柱2与外壳3之间,使得照明灯22的光从外壳3透出后更柔和,从而使人不感到刺眼,且照明灯22不直接暴露外壳3的外部使得照明灯22不易沾染灰尘或破损,提高了照明灯22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照明灯22需清洁维护的机率,进而提高安全性。

为使照明灯22的照明效果更好,在外壳3的每一节与支撑柱2之间均设置有照明灯22,使得支撑柱2上的照明灯22能够对不同高度的位置均起到照明作用,当立柱设置在商场中时,支撑柱2上的照明灯22可以同时为位于商场中不同楼层的人进行照明,进而使得立柱的实用性更高。

为进一步提高立柱的实用性,将基座1的横截面积设置为大于外壳3的横截面积,使得基座1的边缘可以供人坐下休息,这样的设置可以节省在基座1以外的地方另设座椅而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一方面提高立柱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使空间利用更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呈圆形,圆形结构简单,施工过程更方便,且圆形的基座1可供人就坐的部位呈圆环形,可容更多的人就坐,从而使得基座1更为实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1也可以为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外壳3被弄脏或损坏时,可将外壳3从支撑柱2上拆下,从而可以在地面上对外壳3进行清洁维护,进而可以避免在高处对外壳3进行清洁维护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对立柱进行清洁维护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