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源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3596发布日期:2019-06-15 00:1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驱动电源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快拆结构技术,尤指一种驱动电源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展日益进步,将其运用在路灯或其它照明设备上,具有高亮度、省电、环保、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已被广泛且大量的采用。

当路灯故障不亮时,必须及时性的对路灯做维修,以便维护用路人行的安全。一般而言,维修人员必须乘坐云梯车以便于路灯的拆换或维修。然而大部分传统路灯有可能仅是电源供应器或控制LED灯明灭的传感器等零组件损坏或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先将包覆上述装置的灯罩或外壳拆除,再用工具分别拆除上述装置逐一检查维修。因此这种维修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维修成本。

又,市面上的路灯结构种类多样且结构复杂,没有统一化的标准规格,因此其所使用的电源供应器和传感器规格和尺寸皆不相同,现存的方案是因应各种不同的路灯,重新开设不同电源供应器和传感器的模具来进行制作,如此不仅存在有高昂的模具成本,且只能适用在单一规格的路灯上,因而造成使用成本的居高不下。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之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源快拆结构,其不仅能够节省开设模具的成本,且可适用在不同规格和尺寸的电源供应器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源快拆结构,其包括一机壳本体及一电源供应器组件,该机壳本体包括一盒体及固定在该盒体的一插座,在该盒体设有一卡接部,该插座延伸有一第一环墙;该电源供应器组件包括一壳体及容置在该壳体内部的一电源供应器,该壳体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二环墙,该第二环墙和该第一环墙相互套接,在该第二环墙和该壳体之间设有一卡固机构,该卡固机构系对应于该卡接部做卡掣固定。

优选地,上述壳体包括一第一壳板及对应该第一壳板罩合的一第二壳板。

优选地,上述第一壳板的周缘延伸有复数扣条,该第二壳板在对应各该扣条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扣槽,以与相互扣固结合。

优选地,上述第一壳板的一侧边延伸有一半环墙,在该第二壳板对应于该半环墙的侧边亦延伸有另一半环墙,该半环墙和该另一半环墙共同组成该第二环墙。

优选地,上述卡固机构的数量为二,其中之一该卡固机构形成在该第一壳板和该半环墙之间,另一该卡固机构形成在该第二壳板和该另一半环墙之间。

优选地,上述电源供应器组件还包括一插头,该插头系固定在该第二环墙内部并且电性连接该电源供应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智能感应组件,该智能感应组件包括一罩体及容置在该罩体内部的一智能传感器,该机壳本体还包括固定在该盒体的一讯号插座,该讯号插座延伸有一第三环墙,该罩体的一侧边延伸有一第四环墙,该第四环墙系与该第三环墙相互套接。

优选地,上述盒体还设有另一卡接部,在该罩体和该第四环墙之间设有另一卡固机构,该另一卡固机构系对应于该另一卡接部卡掣固定。

优选地,上述讯号插头系固定在该第四环墙内部并且电性连接该智能传感器。

优选地,上述盒体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和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电源供应器组件容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该智能感应组件容置在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上述盒体顶面开设有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第一开口,该卡接部形成在该第一开口外侧的该盒体上。

优选地,上述盒体顶面开设有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的一第二开口,该另一卡接部形成在该第二开口外侧的该盒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借由各环墙的相互套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可有效地阻隔水气渗入电源供应器组件内部。借由各卡固机构的弹性卡掣,无需借助其它手工具的辅助即可轻易达成安装或拆换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节省维修时间与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照明设备组合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组件分解立体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组件组合外观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照明设备分解立体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源快拆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源快拆结构另一视角分解立体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电源供应器组件和智能感应组件未组合前剖视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源快拆结构组合剖视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驱动电源快拆结构

10…机壳本体

11…盒体

111…第一容置空间

112…第一开口

113…卡接部

115…第二容置空间

116…第二开口

117…卡接部

12…插座

121…第一环墙

13…讯号插座

131…第三环墙

20…电源供应器组件

21…壳体

210…第二环墙

211…第一壳板

212…扣条

213…半环墙

214…卡固机构

215…第二壳板

216…扣槽

217…半环墙

218…卡固机构

22…电源供应器

23…插头

30…智能感应组件

31…罩体

310…第四环墙

311…卡固机构

32…智能传感器

33…讯号插头

5…照明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源快拆结构,其是可应用在一照明设备5上,但不以此种型态为限,此驱动电源快拆结构1主要包括一机壳本体10及一电源供应器组件20。

机壳本体10主要包括一盒体11及一插座12,盒体11大致呈一凸字型,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11和一第二容置空间115,在盒体11顶面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置空间111的一第一开口112,并在第一开口112外侧的盒体11设有一卡接部113;插座12是对应于第一开口113位置固定在盒体11上,在插座12的内部延伸有一第一环墙121,本实施例的第一环墙121为一矩形状,但不以此种形状为限。

另在盒体11顶面开设有连通第二容置空间115的一第二开口116,第二开口116外侧的盒体11设有另一卡接部117,在第二开口116安装有一讯号插座13,在讯号插座13的内部延伸有一第三环墙131,本实施例的第三环墙131为一矩形状,但不以此种形状为限。

电源供应器组件20主要包括一壳体21、一电源供应器22及一插头23,本实施例的壳体21主要包括一第一壳板211及对应第一壳板211罩合的一第二壳板215,第一壳板211的周缘延伸有复数扣条212,第二壳板215在对应各扣条212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扣槽216,以与相互扣固结合。

在第一壳板211的一侧边延伸有一半环墙213,另在第二壳板215对应于半环墙213的侧边亦延伸有另一半环墙217,第一壳板211的半环墙213和第二壳板215的半环墙217共同组成一第二环墙210,此第二环墙210系与前述第一环墙121相互套接。

在第一壳板211和半环墙213之间设有一卡固机构214,另第二壳板215和半环墙217之间亦设有一卡固机构218,各卡固机构214、218系分别对应于各卡接部113卡掣固定。

电源供应器22可为各种形状市售品,其是容置且固定在前述壳体21内部,插头23是固定在第二环墙210内部并且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器22,插头23设有复数导电端子31,各导电端子31是与电源供应器22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源快拆结构1还包括一智能感应组件30,其是用以控制LED光源的开启、关闭、明亮度或发光时间等作用,此智能感应组件30可为一无线智能感应组件,其尚需另外搭配一监控主机装置(图未示),用户操作此监控主机装置,以传送一无线信号至无线智能感应组件以操控LED光源。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智能感应组件30亦可为应用在任何行动装置、机台、仪器等需要快速装卸/维修的电子装置中。

智能感应组件30主要包括一罩体31、一智能传感器32及一讯号插头33,罩体31亦可如前述电源供应器组件20的壳体21包括一第一罩板及对应第一罩板罩合的一第二罩板,在罩体31的一侧边延伸有一第四环墙310,此第四环墙310系与前述第三环墙131相互套接。在罩体31和第四环墙310之间设有一卡固机构311,本实施例之卡固机构311的数量为二,各卡固机构311系分别对应于各卡接部117卡掣固定。

智能传感器32可为各种形状市售品,其是容置且固定在前述罩体31内部,讯号插头33是固定在第四环墙310内部并且电性连接智能传感器32。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组合时系将电源供应器组件20的第二环墙210对正于第一环墙121的方向做压入,借助各卡固机构214、218的勾部受到各卡接部113的挤压而内缩,再将电源供应器组件20朝上推移后,透过各卡固机构214、218的弹性回复力,从而令各卡固机构214、218卡掣固定在各卡接部113上。拆卸时以手指按压各卡固机构214、218,从而使各卡固机构214、218的勾部脱离各卡接部113的限制,如此即可轻易完成拆卸和组装的作业。同理,智能感应组件30的组装和拆卸亦与电源供应器组件20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源快拆结构,确可达到预期使用目的,而解决习知缺失,又因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根据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核准本案专利,以保障发明人的权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