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4106发布日期:2020-08-07 20:2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泛光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



背景技术:

泛光灯,英文名称:floodlight。泛光灯是一种可以向四面八方均匀照射的点光源,它的照射范围可以任意调整,在场景中表现为一个正八面体的图标。泛光灯是在效果图制作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源,标准泛光灯用来照亮整个场景。场景中可以应用多盏泛光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将拍摄用灯泡装进大型反射伞,供作高亮度的扩散光源使用。

现有的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通常对泛光灯的局部进行散热,并且其散热效果一般,泛光灯内部灯板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的排出,再是,泛光灯长期使用后,防尘盖的内壁容易产生雾气,进而导致照射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通过散热件和热管能够将灯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并且利用防尘盖能够避免产生雾气的现象。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包括泛光灯体、散热件以及防尘盖,所述散热件通过铆接固定于泛光灯体下端,且所述防尘盖从上至下嵌入于泛光灯体上方;

所述散热件外壁左右两面均开有至少十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且所述散热件内部设有至少十块垂直等距排布的鳍片,每块所述鳍片之间均通过卡扣扣合固定,且至少十块所述鳍片底部均与散热件底部紧密插合;

所述防尘盖包括贴板和支块,且所述贴板设有两个并通过电弧焊接于防尘盖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支块设有两个并位于防尘盖下方左右两侧,且所述支块内壁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表面和贴板上表面均开有至少十个圆孔,且所述贴板上的圆孔与防尘盖相通,所述横板上表面贴合于防尘盖下表面并与两个所述贴板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泛光灯体上表面中心开有灯槽,且所述灯槽内侧嵌入有灯板,所述灯槽内侧底部开有与灯板形状尺寸相吻合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壁底部插接有四根直径为6mm并由纯铜制成的热管。

优选的,四根所述热管的一端与灯板热源接触,且热管另一端与散热件相接。

优选的,所述灯槽左右两侧均开有与支块形状尺寸相吻合的边槽。

优选的,所述泛光灯体前后两端均卡入有两个将其与散热件加固为一体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泛光灯体左右两侧前面均焊接有立板,且所述泛光灯体前面下侧平行有支杆,所述支杆左右两侧末端分别贴合于两个所述立板内壁,且所述支杆与立板相接处插入有使两者转动连接的转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每块鳍片之间通过卡扣等距扣合为一体,这样能够增强鳍片之间的牢固性,同时也使其能够以最小的重量实现最大的散热面积,通过纯铜制成的6mm的热管,能够将灯板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大面积的鳍片上,并通过鳍片将热量进行散发,进而达到散热效果,这样便可以及时的将灯板产生的热量排出,通过通孔能够进一步加强起散热效果;

将整个防尘盖从上至下嵌入在灯槽内,并将支块的底部卡入边槽内固定,利用横板和贴板中的圆孔能够起到通风对流的作用,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泛光灯体后内部产生雾气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其照射效果,极大的减少了泛光灯发生故障的概率,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尘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泛光灯体;2-灯槽;201-边槽;202-凹槽;203-热管;204-灯板;3-卡块;4-散热件;401-通孔;402-鳍片;5-支杆;501-立板;502-转杆;6-防尘盖;601-贴板;602-圆孔;603-支块;604-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led灯,包括泛光灯体1、散热件4以及防尘盖6,散热件4通过铆接固定于泛光灯体1下端,且防尘盖6从上至下嵌入于泛光灯体1上方,通过散热件4能够增加泛光灯体1的散热效果,利用防尘盖6能够起到防尘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件4外壁左右两面均开有至少十个均匀分布的通孔401,且散热件4内部设有至少十块垂直等距排布的鳍片402,每块鳍片402之间均通过卡扣扣合固定,且至少十块鳍片402底部均与散热件4底部紧密插合,泛光灯体1上表面中心开有灯槽2,且灯槽2内侧嵌入有灯板204,灯槽2内侧底部开有与灯板204形状尺寸相吻合的凹槽202,且凹槽202内壁底部插接有四根直径为6mm并由纯铜制成的热管203,四根热管203的一端与灯板204热源接触,且热管203另一端与散热件4相接,使用者将散热件4通过铆钉固定在泛光灯体1的下方,然后再将至少十块鳍片402的底部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在散热件4内部,并且每块鳍片402之间通过卡扣等距扣合为一体,这样能够增强鳍片402之间的牢固性,同时也使其能够以最小的重量实现最大的散热面积,接着,使用者再将凹槽202内的热管203一端与散热件4相接,另一端与灯板204的热源接触,通过纯铜制成的6mm的热管203,能够将灯板204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大面积的鳍片402上,并通过鳍片402将热量进行散发,进而达到散热效果,这样便可以及时的将灯板204产生的热量排出,通过散热件4作用两侧的通孔401也能够进一步加强起散热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防尘盖6包括贴板601和支块603,且贴板601设有两个并通过电弧焊接于防尘盖6上表面左右两侧,支块603设有两个并位于防尘盖6下方左右两侧,且支块603内壁固定有横板604,横板604上表面和贴板601上表面均开有至少十个圆孔602,且贴板601上的圆孔602与防尘盖6相通,横板604上表面贴合于防尘盖6下表面并与两个贴板601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灯槽2左右两侧均开有与支块603形状尺寸相吻合的边槽201,使用者先将两个支块603中的横板604上表面与防尘盖6的下表面通过焊接贴合在一起,并使得横板604与贴板60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其中的圆孔602将相互连通,然后,使用者便可以将整个防尘盖6从上至下嵌入在灯槽2内,并且利用两个与支块603形状尺寸相吻合的边槽201,将支块603的底部卡入边槽201内固定,利用横板604和贴板601中的圆孔602能够起到通风对流的作用,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泛光灯体1后内部产生雾气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其照射效果,极大的减少了泛光灯发生故障的概率,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泛光灯体1前后两端均卡入有两个将其与散热件4加固为一体的卡块3,通过四个卡块3能够加强散热件4和泛光灯体1之间的连接性。

本实施例中,泛光灯体1左右两侧前面均焊接有立板501,且泛光灯体1前面下侧平行有支杆5,支杆5左右两侧末端分别贴合于两个立板501内壁,且支杆5与立板501相接处插入有使两者转动连接的转杆502,通过支杆5能够起到给予泛光灯体1支撑力的作用,并且通过转杆502能够实现转动支杆5,方便调整支杆5的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