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ED远近光前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5772发布日期:2019-09-06 23:0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LED远近光前大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灯制造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led远近光前大灯。



背景技术:

为了符合和谐环保节能的政策汽车车灯也在向精简集成化方向发展:设计结构改善,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原来使用凸透镜式结构进行远近光切换,led是比灯泡更为合适的光源,现在汽车车灯中已经广泛应用led,但是由于车灯内部结构空间的限制,需要根据led特性制作相应的led支架,用于支撑led和车灯造型,使车灯光线符合国标,使车灯向集成化,轻量化方向发展。

传统凸透镜的车灯存在以下缺点:

1.凸透镜结构偏大致使车灯内部空间浪费,车灯整体体积偏大;

2.凸透镜结构多为al注塑,重量偏重;

3.马达带动遮光罩改变光型,组装不良易引发遮光罩无法回位造成产品不良。

目前led的汽车前大灯并不普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第一,led成本远高于灯泡;第二,散热性设计难度高,第三,光型设计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远近光专用前大灯,设计出更有优势的调光结构,满足散热与光型设计的要求,使车灯美观精致实用,达到更理想的照明效果。具体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led远近光前大灯,包括近光组件和远光组件,所述近光组件包括近光反射镜1、近光led盖板2、近光led3、近光led散热器4、近光调光支架5,各部件纵向依次组装;所述远光组件包括远光反射镜6、远光led盖板7、远光led8、远光led散热器9、远光调光支架10,各部件纵向依次组装;还包括调光卡扣11和调光螺丝12,纵向依次安装在近光、远光组件尾部。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近光led散热器4和远光led散热器9为接触式散热器。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近光反射镜1和远光反射镜6为鳞片状反射面。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远近光反射镜分别至少有2片反射镜,反射镜倾斜布置。

本发明充分利用led体积小的优势将前大灯远近光功能由一体纵向的形式进行功能拆分:横向远近光功能进行拆分,远近光功能分别拥有独立的光源。独立的光源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驾驶环境选择性开启和关闭,最大化的提高车灯高效性,避免延时引发交通事故。接触式散热器设计,提升散热性能,将普通发射镜的整体反射面设计成可多点反射的鳞片状反射面,以便于实现对光束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新型led远近光前大灯,包括近光组件和远光组件,所述近光组件包括近光反射镜1、近光led盖板2、近光led3、近光led散热器4、近光调光支架5,各部件纵向依次组装;所述远光组件包括远光反射镜6、远光led盖板7、远光led8、远光led散热器9、远光调光支架10,各部件纵向依次组装;还包括调光卡扣11和调光螺丝12,纵向依次安装在近光、远光组件尾部。

近光led散热器4和远光led散热器9为接触式散热器。近光反射镜1和远光反射镜6为鳞片状反射面,远近光反射镜分别至少有2片反射镜,反射镜倾斜布置。

因led光源为颗粒型光源便于排布安装,本新型结构功能明确,通过控制板来调节车灯远近光光型。车灯紧凑轻便,微电路控制避免机械调节不良,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不良产品发生。充分利用led体积小的优势将前大灯远近光功能由一体纵向的形式进行功能拆分:横向远近光功能进行拆分,远近光功能分别拥有独立的光源。独立的光源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驾驶环境选择性开启和关闭,最大化的提高车灯高效性,避免延时引发交通事故。接触式散热器设计,提升散热性能,将普通发射镜的整体反射面设计成可多点反射的鳞片状反射面,以便于实现对光束的控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LED远近光前大灯,包括近光组件和远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组件包括近光反射镜1、近光LED盖板2、近光LED3、近光LED散热器4、近光调光支架5,各部件纵向依次组装;所述远光组件包括远光反射镜6、远光LED盖板7、远光LED8、远光LED散热器9、远光调光支架10,各部件纵向依次组装;还包括调光卡扣11和调光螺丝12,纵向依次安装在近光、远光组件尾部。本新型充分利用LED体积小的优势将前大灯远近光功能由一体纵向的形式进行功能拆分:横向远近光功能进行拆分,远近光功能分别拥有独立的光源。

技术研发人员:张秉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三立车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0
技术公布日:2019.09.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