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户外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5749发布日期:2019-09-06 23:0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户外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



背景技术:

由于日常工作压力较大,许多人喜欢在假日通过亲近大自然来放松自我,越来越多人喜欢野营活动,远离喧嚣的城市以舒缓自身压力。由于野营的地点一般为郊区,缺乏照明设施,需要在夜间活动时一般采用手电筒进行照明。

然而,使用手电筒照明需要使用者手持并将其朝向需要照明的地方,当需要进行烹饪或者其他需要双手配合的动作时,则需要他人辅助。现有的台灯又不具备手电筒那样便携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即便于携带外出,又具备手持照明和固定位置照明两种照明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照明服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包括:照明灯、充电板及支撑架;

所述照明灯包括led灯、外壳及轴套,所述led灯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轴套嵌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

所述充电板包括底座及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电池用于与所述照明灯电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支撑架包括承压脚座、过渡轴、耳扣、第一弹性折弯件及第二弹性折弯件,所述承压脚座及所述耳扣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渡轴的两端上,所述第一弹性折弯件设置于所述过渡轴与所述承压脚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折弯件设置于所述过渡轴与所述耳扣之间,所述耳扣用于穿设所述轴套,所述底座用于罩设所述承压脚座,且所述承压脚座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太阳能蓄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凹槽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聚氨酯防脱落垫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脚座、所述过渡轴、所述耳扣、所述第一弹性折弯件及所述第二弹性折弯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扣靠近所述照明灯的一侧朝远离所述照明灯的方向弯曲形成翻转避位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双向固定环,所述双向固定环套置于所述过渡轴上,所述双向固定环包括夹持爪及倒钩,所述夹持爪用于夹持耳扣,所述倒钩用于与所述底座的外壁扣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爪及所述倒钩分别位于所述双向固定环相对的两侧面上,且所述夹持爪朝向所述耳扣设置,所述倒钩朝向所述底座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凸条。

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通过设置照明灯、充电板及支撑架,照明灯、充电板及支撑架之间为非固定式连接,根据使用需求可将三者进行拆卸或者组装,由此实现手持照明和固定位置照明两种照明方式的切换,且支撑架具备折叠功能,通过折叠缩小便携式户外灯具的体积以便于携带外出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户外灯具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充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充电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户外照明灯的充电板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照明灯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照明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焦距调节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便携式户外灯具的灯罩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便携式户外灯具的灯罩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下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户外灯具的树脂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包括:照明灯、充电板及支撑架。照明灯包括led灯、外壳及轴套,led灯容置于外壳内,轴套嵌置于外壳的外壁上;充电板包括底座及电池,电池设置于底座内,且电池用于与照明灯电连接,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支撑架包括承压脚座、过渡轴、耳扣、第一弹性折弯件及第二弹性折弯件,承压脚座及耳扣分别设置于过渡轴的两端上,第一弹性折弯件设置于过渡轴与承压脚座之间,第二弹性折弯件设置于过渡轴与耳扣之间,耳扣用于穿设轴套,底座用于罩设承压脚座,且承压脚座嵌置于安装槽内。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的构思。请参阅图1,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10包括: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支撑架300。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支撑架300通过折叠减小体积以便于携带外出,且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支撑架300三者之间为非固定式连接,通过简单的插拔动作将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支撑架300相互分离或者组装,轻易切换手持照明和固定位置照明两种照明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照明服务。

请参阅图1及图2,照明灯100包括led灯110、外壳120及轴套,led灯110容置于外壳120内,轴套嵌置于外壳120的外壁上;照明灯100本身体积较小,启动led灯110后即可进行照明,此时可将照明灯100为手持状态,可当做手电筒使用。

请参阅图1及图2,充电板200包括底座210及充电电池220,充电电池220设置于底座210内,且充电电池220用于与照明灯100电连接,底座210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11;充电电池220作为照明灯100的备用电源,当照明灯100本身电源耗尽时,将充电电池220与照明灯100电连接以对照明灯100充电。

请参阅图1及图3,支撑架300包括承压脚座310、过渡轴320、耳扣330、第一弹性折弯件340及第二弹性折弯件350,承压脚座310及耳扣330分别设置于过渡轴320的两端上,第一弹性折弯件340设置于过渡轴320与承压脚座310之间,第二弹性折弯件350设置于过渡轴320与耳扣330之间,即承压脚座310、第一弹性折弯件340、过渡轴320、第二弹性折弯件350及耳扣330顺序连接,支撑架300呈“z”字形结构,耳扣330和承压脚座310分别位于过渡轴320的上下两端,第一弹性折弯件340位于承压脚座310与过渡轴320的连接位置处,第二弹性折弯件350位于耳扣330与过渡轴320的连接位置处。

其中,请参阅图1及图2,第一弹性折弯件340及第二弹性折弯件350具有较好的弹性,具体的,对耳扣330施加压力时第二弹性折弯件350会受压弯曲,亦即对耳扣330施加靠近过渡轴320方向的压力时,可将耳扣330压制与过渡轴320贴合,同理,对承压脚座310施加压力时第一弹性折弯件340也会发生弯曲,利用特性可将支撑架300折叠形成“一”字形结构,如图2所示,减小支撑架300的体积以便于外出携带,在解除压力后在第一弹性折弯件340及第二弹性折弯件350自身弹性作用下,支撑架300又能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

请参阅图1,耳扣330用于穿设轴套,即照明灯100与耳扣330相连接,且耳扣330穿设轴套时轴套的轴线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未被限制,即照明灯100可以轴套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拨动照明灯100可将其旋转至不同的角度以为使用者提供照明。底座210用于罩设承压脚座310,且承压脚座310嵌置于安装槽211内。亦即照明灯100和充电板200分别设置在支撑架300的两端上,且照明灯100位于充电板200上方,照明灯100朝向使用者用于提供光照,充电板200用于压持支撑架300以调整支撑架300重心防止发生侧翻,此状态下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均与压持支撑架300相连接,便携式户外灯具10处于固定照明状态。当需要取出照明灯100时,只需向耳扣330施力,使耳扣330脱离轴套即可。

进一步地,由于户外难以寻得充电地点,为了方便进行充电,充电电池220为太阳能蓄电池。

一实施例中,底座210上开设有凹槽,充电电池220设置于凹槽内,安装槽211位于底座210远离凹槽的端面上。

为了使承压脚座310与底座2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安装槽211的内壁设置有聚氨酯防脱落垫圈,且底座210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凸条。

一实施例中,承压脚座310、过渡轴320、耳扣330、第一弹性折弯件340及第二弹性折弯件350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实施例中,耳扣330靠近照明灯100的一侧朝远离照明灯100的方向弯曲形成翻转避位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支撑架300进行折叠,支撑架300还包括双向固定环360,双向固定环360套置于过渡轴320上,双向固定环360包括夹持爪361及倒钩362,夹持爪361用于夹持耳扣330,倒钩362用于与底座210的外壁扣合,夹持爪361及倒钩362分别位于双向固定环360相对的两侧面上,且夹持爪361朝向耳扣330设置,倒钩362朝向底座210设置。

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10通过设置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支撑架300,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支撑架300之间为非固定式连接,根据使用需求可将三者进行拆卸或者组装,由此实现手持照明和固定位置照明两种照明方式的切换,且支撑架300具备折叠功能,通过折叠缩小便携式户外灯具10的体积以便于携带外出携带。

可以理解,使用手电筒照明需要消耗电池,即手电筒的照明时长受到电池电量的限制,在郊区很难找到充电地点,意味着使用者需要携带足够的电池备用,携带不方便,且在离开时废弃的电池容易被遗留污染环境。

为了向使用者提供便捷的电源供照明灯充电,且对电源的结构进行优化,体积小便于外出携带。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还包括线缆固定组件,线缆固定组件包括充电线束及多个限位卡爪,多个限位卡爪间隔安装于收纳腔内壁上,多个限位卡爪与收纳腔的内壁共同围成夹持区,充电线束设置于夹持区内,充电线束与电池电连接。与之相应的,照明灯还包括控制板、数据传输接口及充电接口,控制板容置于外壳内,外壳上开设有限位槽,数据传输接口及充电接口均设置于限位槽内,且数据传输接口及充电接口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充电板还包括、限位凸块及辅助夹块,底座上开设有凹槽、卡接孔及收纳腔,且凹槽与收纳腔连通,卡接孔位于底座的外侧壁上,且卡接孔与凹槽连通,辅助夹块嵌置于卡接孔内,辅助夹块朝向凹槽设置,限位凸块设置于凹槽远离辅助夹块的侧壁上,电池设置于凹槽内,且辅助夹块及限位凸块分别与电池抵接;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的构思。请参阅图4,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10包括: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线缆固定组件400;照明灯100用于照明,且照明灯100上设置有与充电板200对接的电接头,通过电接头将照明灯100与充电板200电连接,充电板200对照明灯100进行充电,充电板200的发电方式为太阳能发电,只要有阳光即可进行充电,在户外难以获得充电来源的情况下,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且无需而外佩戴备用电源,腾出更多的背包空间来让使用者携带其他外出必备用品,并且不会产生废弃的电池,避免了废电池遗留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请参阅图4及图5,照明灯100包括外壳120、控制板、数据传输接口130及充电接口140,控制板容置于外壳120内,外壳120上开设有限位槽,数据传输接口130及充电接口140均设置于限位槽内,且数据传输接口130及充电接口140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数据传输接口130即usb接口,可通过usb数据线与手机连接,充电接口140用于与充电板200对接,当充电板200与照明灯100接通时,充电板200对照明灯100进行充电,此时若使用usb数据线将手机与数据传输接口130连接,还能对手机进行充电,即此时照明灯100可当做充电宝对手机进行充电,有效地解决户外难以充电的问题。

请参阅图4及图5,充电板200包括底座210、充电电池220、限位凸块230及辅助夹块240,底座210上开设有安装槽211、卡接孔212及收纳腔213,且安装槽211与收纳腔213连通,卡接孔212位于底座210的外侧壁上,且卡接孔212与安装槽211连通,辅助夹块240嵌置于卡接孔212内,辅助夹块240朝向安装槽211设置,限位凸块230设置于安装槽211远离辅助夹块240的侧壁上,充电电池220设置于安装槽211内,且辅助夹块240及限位凸块230分别与充电电池220抵接;充电电池220用于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户外阳光充足容易获得,只需将充电板200,确保无异物遮挡充电电池220即可实现充电,安装槽211用于收容充电电池220,且限位凸块230及辅助夹块240配合将充电电池220固定在安装槽211内,即通过安装槽211的内壁及限位凸块230及辅助夹块240的外壁即可固定充电电池220,因此底座210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小,使充电板200具有较小的体积以方便携带外出。

请参阅图5及图6,线缆固定组件400包括充电线束410及多个限位卡爪420,多个限位卡爪420间隔安装于收纳腔213内壁上,多个限位卡爪420与收纳腔213的内壁共同围成夹持区,充电线束410设置于夹持区内,充电线束410与充电电池220电连接。充电线束410用于与充电接口140对接,进而使充电电池220与控制板连通,并且对照明灯100充电,充电线束410缠绕成捆,且多个限位卡爪420将充电线束410抵持在收纳腔213的内壁上,即限位卡爪420将充电线束410固定在夹持区内。

一实施例中,充电板200还包括蓄电电池组,蓄电电池组容置于收纳腔213内,且蓄电电池组与充电电池220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辅助夹块240包括连接部241、扣接部242、导向部243及夹持部244,扣接部242、导向部243及夹持部244顺序设置于连接部241上,扣接部242用于与卡接孔212的内壁扣合,导向部243用于与卡接孔212的内壁贴合,夹持部244用于与充电电池220抵持。扣接部242远离连接部241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接钩,卡接钩朝向远离导向部243的一侧设置。扣接部242的长度大于底座210的厚度,卡接钩部分露置于收纳腔213内。

请参阅图5及图6,限位卡爪420包括固定部421及爪部422,固定部421与收纳腔213的内壁相连接,爪部422位于朝向收纳腔213的中心位置设置,且爪部422与收纳腔213的腔壁之间设置有间隔。

一实施例中,底座210成长方体结构,底座210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条纹,底座210设置有缓冲胶垫。底座210上开设有出线孔214。

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10通过设置照明灯100、充电板200及线缆固定组件400,充电板200采用太阳能发电,即便在在户外环境下照明灯100也能轻易获得充电途径,使用者无需携带备用电源,充电板200体积小,便于外出携带且不会产生污染物。

可以理解,每个人所能携带的物品受到行囊空间以及个人体力的限制,即每个人所能携带的东西是有限的,类似指南针、手电筒、钟表等辅助用品很可能无法全部携带。因此,如何缩小照明灯具的体积,减轻野营者行囊的负重,是该领域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在户外为使用者提供光照,同时具备指南针及显示时间的功能,体积小功能全,行囊的提高空间利用率。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多功能便携灯具包括:外壳及照明模组;外壳包括上壳、下壳及灯罩,上壳安装于下壳上,上壳与下壳共同围成元器件收纳腔,上壳开设有透光槽,且透光槽与元器件收纳腔连通,灯罩罩设于透光槽上;照明模组包括环形线路板、led灯板、触控开关、电源及pcb控制板,触控开关设置于下壳上,环形线路板设置于上壳上,且环形线路板的中心轴线与透光槽的中心轴线重合,led灯板容置于元器件收纳腔内,且led灯板朝向透光槽设置,电源及pcb控制板均安装于元器件收纳腔内,且电源、环形线路板、led灯板及触控开关均与pcb控制板电连接。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多功能便携灯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多功能便携灯具的构思。请参阅图9,上述照明灯100还包括:环形线路板250、触控开关260、电源270及pcb控制板280;

请参阅图8,与之相应的,外壳120包括上壳120a、下壳120b及灯罩120c,上壳120a安装于下壳120b上,上壳120a与下壳120b共同围成元器件收纳腔1201,上壳120a开设有透光槽1202,且透光槽1202与元器件收纳腔1201连通,灯罩120c罩设于透光槽1202上。其中,元器件收纳腔1201用于收纳照明灯100,透光槽1202用于供照明灯100发射出的光线穿过,灯罩120c罩设在透光槽1202上用于保护照明灯100,且对照明灯100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折射,调整照明灯100的照射范围。

请参阅图7,照明灯100还包括环形线路板250、led灯110、触控开关260、电源270及pcb控制板280,触控开关设置于下壳120b上,环形线路板250设置于上壳120a上,且环形线路板250的中心轴线与透光槽1202的中心轴线重合,led灯110容置于元器件收纳腔1201内,且led灯110朝向透光槽1202设置,电源270及pcb控制板280均安装于元器件收纳腔1201内,且电源270、环形线路板250、led灯110及触控开关均与pcb控制板280电连接。

请参阅图7及图3,电源270用于提供电能,供环形线路板250、led灯110、触控开关260及pcb控制板280运行消耗,触控开关260作为人机操作界面,使用者通过按压触控开关260向pcb控制板280输送控制信号,在由pcb控制板280向环形线路板250和led灯110输送对应的电信号控制环形线路板250和led灯110点亮或者熄灭。其中led灯110亮度大用于提供照明,环形线路板250亮度小,且环形线路板250上具有多个灯珠,每一灯珠对应作为一个刻度,每一刻度对应一小时,即环形线路板250上多个灯珠的排布方式与钟表上时针刻度分布方式一致,使用者通过观察环形线路板250被点亮的灯珠的位置可识别出当前的时间信息。

具体的,请参阅图7及图2,环形线路板250具有圆环形横截面,环形线路板250包括多个刻度灯珠251及刻度基板252,多个刻度灯珠251等间距安装于刻度基板252上,多个刻度灯珠251以刻度基板252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刻度灯珠251设置有12个,刻度灯珠251为双色led灯珠,刻度灯珠251为条形灯珠,环形线路板250还包括多个分度灯珠,多个分度灯珠等间距安装于刻度基板252上。

其中,请参阅图7,刻度灯珠251设置有12个,且12个刻度灯珠251以刻度基板252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每一个刻度灯珠251对应表示1小时,且刻度灯珠251为双色led灯珠,即刻度灯珠251点亮时可显示两种颜色,例如红蓝双色led灯珠,点亮时根据刻度灯珠251接收到的信号可发出红光或者蓝光,在本实施例中,刻度灯珠251显示红光时表示小时,显示蓝光时表示分钟,由此模拟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如此,使用者通过观察环形线路板250上被点亮的灯珠的方位以及颜色,可判断出实际时间。

进一步的,由于刻度灯珠251具有可以模拟时钟的功能,使用者需要分辨方位时,先将此时发出红光的刻度灯珠251朝向太阳,此时该刻度灯珠251与表示“12点”的刻度灯珠251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中线所指向的方向即为南方,由于刻度灯珠251具备模拟时钟的功能,使得便携式户外灯具10能够采取上述方式来辨别方位,取代了指南针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电源270为锂电池。

一实施例中,外壳120具有圆形横截面。

可以理解,灯罩是设在灯焰外围或灯泡上用以聚光或防风雨的罩儿。灯罩不仅仅是罩在灯上为了使光聚集在一起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触电,对保护眼睛也有作用。灯罩不仅仅是罩在灯上为了使光聚集在一起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触电,对保护眼睛也有作用,所以大多数灯上都会有灯罩。具体的,室内用灯具和室外用灯具的灯罩是有区别的,例如,室内用的灯具为了使房间内的光照均匀,其灯罩的形状成弧面,用于时灯珠发出的光朝房间各个方向发散,例如常见的灯泡,其灯罩的形状呈水滴状,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将光线均匀发散到房间内。又如,手电筒,其灯罩为平面,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灯珠发射的光线在穿过灯罩时的折射,时光线尽可能地聚集朝向手电筒所指向的方向,以便于照亮目标物体。如今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郊外进行野营,由于郊外设施不齐全,为了方便在夜间行动,手电筒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当使用者回到帐篷内时,由于手电筒的光较为聚集,光线不能均布帐篷内部,且直接对着人照射还会损伤眼睛,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即可方便使用者在户外行动,又能够在室内提供良好照明的灯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还包括:灯罩500及焦距调节模组600。灯罩500包括弧形散光部510、平面透光部520及滑行部530,平面透光部520设置于弧形散光部510的第一端,滑行部530设置于弧形散光部510的第二端,滑行部530穿设透光槽1202,平面透光部520朝向远离下壳120b的方向设置;其中,弧形散光部510为弧面结构,光线穿过弧形散光部510后折射幅度较大,即光线穿过弧形散光部510时,散射幅度变大,有助于将光线闪射到更大的范围,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较弱,用于在室内进行照明;平面透光部520为平面结构,光线穿过平面透光部520时发生折射的幅度小,即光线较为集中,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高,有利于在室外进行照明,滑行部530厚度较大,用于提高该部位出的结构强度,减少调整过程中过度磨损,提高灯罩500整体的使用寿命。焦距调节模组600包括遮光齿环610、旋钮620及弹性件,遮光齿环610安装于透光槽1202内,且遮光齿环610用于夹持弧形散光部510,旋钮620安装于上壳120a上,且旋钮620与遮光齿环610螺纹连接,弹性件设置于透光槽1202内,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遮光齿环610及滑行部530抵接,弹性件用于推动滑行部530向远离下壳120b的方向位移。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的构思。请参阅图10,一种便携式户外灯具10包括:外壳120、led灯110、灯罩500及焦距调节模组600;根据使用环境调整灯罩的位置,进而散射或者聚焦灯珠发射的光线,使灯具即可在室内使用又可在室外使用。

请参阅图10,外壳120包括上壳120a及下壳120b,上壳120a罩设于下壳120b上,上壳120a的内壁与下壳120b的内壁共同围成元器件收纳腔1201,上壳120a开设有透光槽1202;元器件收纳腔1201用于容置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且透光槽1202与元器件收纳腔1201连通,为灯罩500的提供足够的位移空间。

请参阅图10,led灯110设置于元器件收纳腔1201内,且led灯110朝向透光槽1202设置。led灯110被点亮时光线由透光孔内朝向远离下壳120b的方向射出,led灯110所发射出的光线为散射状态,散射的光线经过灯罩500发生折射现象再传递到外部环境。

请参阅图10,灯罩500包括弧形散光部510、平面透光部520及滑行部530,平面透光部520设置于弧形散光部510的第一端,滑行部530设置于弧形散光部510的第二端,滑行部530穿设透光槽1202,平面透光部520朝向远离下壳120b的方向设置;其中,弧形散光部510为弧面结构,光线穿过弧形散光部510后折射幅度较大,即光线穿过弧形散光部510时,散射幅度变大,有助于将光线闪射到更大的范围,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较弱,用于在室内进行照明;平面透光部520为平面结构,光线穿过平面透光部520时发生折射的幅度小,即光线较为集中,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高,有利于在室外进行照明,滑行部530厚度较大,用于提高该部位出的结构强度,减少调整过程中过度磨损,提高灯罩500整体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0,焦距调节模组600包括遮光齿环610、旋钮620及弹性件,遮光齿环610安装于透光槽1202内,且遮光齿环610用于夹持弧形散光部510,旋钮620安装于上壳120a上,且旋钮620与遮光齿环610螺纹连接,弹性件设置于透光槽1202内,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遮光齿环610及滑行部530抵接,弹性件用于推动滑行部530向远离下壳120b的方向位移。

请参阅图10及图11,初始状态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灯罩500为伸出状态(如图11所示),此时弧形散光部510与遮光齿环610分离,且弧形散光部510位于上壳120a外,led灯110发射出的光线会被弧形散光部510打散,通过弧形散光部510散射光线,可以为周围环境提供相对均匀的光照。

请参阅图10及图12,当在室外进行照明时,先向平面透光部520施加压力,使灯罩500沿透光槽1202向靠近下壳120b的方向移动,直至弧形散光部510收缩到透光槽1202内,此时转动旋钮620,旋钮620驱动遮光齿环610开始收缩,遮光齿环610收缩后与弧形散光部510的外壁贴合(如图12所示),松开按压平面透光部520的手后,由于遮光齿环610的阻挡,弹性件无法将灯罩500向远离下壳120b的方向推动,此时只有灯罩500的平面透光部520露置在上壳120a外,即光线仅能从平面透光部520处射出,此时光线较为集中,即光照强度较大,可在室外进行照明。

具体的,请参阅图10,遮光齿环610包括环形盘611、紧箍环612及多个反光弹片613,环形盘611罩设于透光槽1202上,且环形盘611位于元器件收纳腔1201内,多个反光弹片613环绕环形盘611设置,紧箍环612设置于环形盘611上,且多个反光弹片613的外壁均与环形盘611的内壁贴合,环形盘611与旋钮620螺纹连接。其中,环形盘611及多个反光弹片613为一体成型结构,反光弹片613的厚度由靠近环形盘611的一端向远离环形盘611的一端递减,反光弹片613远离环形盘611的一端设置有啮合斜面,紧箍环612的厚度由靠近环形盘611的一端向远离环形盘611的一端递减,反光弹片613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光层。

请参阅图10,在进行调节时,环形盘611固定不动,转动旋钮620会使与旋钮620螺纹连接的紧箍环612上升,紧箍环612上升时,紧箍环612的内壁对多个反光弹片613施加朝向透光槽1202轴心线方向的力,使得多个反光弹片613向透光槽1202轴心线方向弯曲,如同手指一样抱住弧形散光部510的外壁,由此阻挡灯罩50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弧形散光部510、平面透光部520及滑行部530为一体成型结构,弧形散光部510的直径由靠近滑行部530的一端向靠近平面透光部520的一端递减,滑行部530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转凸块用于防止灯罩500发生转动,避免转动时使灯罩500磨损,提高灯罩500的使用寿命。

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通过设置外壳120、led灯110、灯罩500及焦距调节模组600,灯罩500分段设置,即可散射光线又可聚焦光线,通过焦距调节模组600调节灯罩500的位置,进而散射或者聚焦led灯110发射的光线,使灯具能够在室内及室外提供对应的光照强度。

可以理解,手电筒以及先有的灯具器内部控制板于外壳之间都是通过螺钉和外壳上注塑形成的螺纹柱配合进行夹持的,即控制板于外壳之间为刚性连接,如此,当灯具摔到地上或者收到碰撞时,冲力会直接传递到控制板上,可以理解,控制板上包括许多电子元器件,尤其是用于控制的芯片,其耐冲击性能是非常若的,过大的冲力容易损伤这些电子元器件,另一方面,由于外壳一般是注塑成型的,在开模过程中无法保证注塑形成结构的精度,即螺纹柱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高度差,这样控制板安装与其上时,由于各个螺纹柱高低不平,会导致控制板被轻微弯曲,控制板长时间处于折弯状态进行工作,其使用寿命也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改进灯具中外壳与控制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9,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还包括:多个树脂定位块700;与之对应的上壳120a罩设于下壳120b上,下壳120b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片体121b,多个限位片体121b与下壳120b的内侧壁共同围成定位区。限位片体121b与下壳120b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限位片体121b均位于下壳120b内,作为下壳120b的加强筋来提高下壳120b自身的结构强度,提高下壳120b在受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进而防止便携式户外灯具10受挤压时发生变形,提高便携式户外灯具1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3及图14,pcb控制板280包括pcb基板281、电源指示灯282、导光柱283,电源指示灯282及led灯110均安装于pcb基板281上,且电源指示灯282及led灯110分别位于pcb基板281相对的两侧面上,pcb基板281设置于定位区内,导光柱283安装于下壳120b上,且导光柱283的两端分别与下壳120b的内侧壁及电源指示灯282贴合;pcb基板281用于控制电源指示灯282和led灯110点亮或者熄灭,导光柱283用于引导电源指示灯282处发出的光线。

请参阅图13,多个树脂定位块700一一对应套置于多个限位片体121b上,且每一树脂定位块700均与pcb基板281的外壁抵接。pcb基板281设置于定位区内,并且通过多个限位片体121b固定在下壳120b内,即pcb基板281的安装不需螺钉进行锁紧,组装过程更加简便,且由于树脂定位块700是套置在限位片体121b上的,树脂定位块700可相对限位片体121b进行滑动,如此,当下壳120b注塑误差较大导致各个限位片体121b的位置不正确时,可调整树脂定位块700的位置来对pcb基板281进行固定,提高了产品的容错率,且树脂定位块700自身具有弹性,树脂定位块700与pcb基板281之间为弹性接触,当便携式户外灯具10掉到地上或者与硬物碰撞时,产生的冲力通过下壳120b传递到树脂定位块700上时,树脂定位块700受力发生变形,变形后产生的弹力反作用于下壳120b上,通过弹力抵消掉大部分冲力,这样冲力传递到pcb基板281上时已经非常弱小,对pcb基板281的损害可以忽略不计。

具体的,请参阅图13及图14,树脂定位块700包括滑行块体710、弹性支撑层720及末端限位爪730,滑动设置于限位片体121b上,弹性支撑层720设置于滑行块体710上,弹性支撑层720用于与pcb基板281的底面贴合,末端限位爪730设置于弹性支撑层720上,末端限位爪730用于与pcb基板281的边缘抵持,滑行块体710开设有引导槽711,限位片体121b的外壁与引导槽711的内壁贴合。引导槽711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齿,防滑齿用于与限位片体121b的外壁贴合。滑行块体710设置有两个辅助夹块712,两个辅助夹块712分别设置于引导槽711相对的两内侧壁上,且两个辅助夹块712分别用于与限位片体121b的外壁相抵持,限位片体121b上开设有滑道,辅助夹块712部分嵌置于滑道内,辅助夹块712靠近滑道的一端设置有半圆滑面,末端限位爪730位于弹性支撑层720远离pcb基板281的一端上,且末端限位爪730朝向pcb基板281设置,末端限位爪730靠近pcb基板281的一侧上设置有耐磨层,导光柱283与电源指示灯282之间设置有遮光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便携式户外灯具10通过设置上壳120a、下壳120b、pcb控制板280及多个树脂定位块700,树脂定位块700取代螺钉用于将pcb控制板280固定在下壳120b上,且利用树脂定位块700自身的弹性在外壳与pcb控制板280进行缓冲,使外壳与pcb控制板280之间为弹性连接,减少外壳传递到pcb控制板280上的冲力,且避免固定pcb控制板280后,pcb控制板280因外壳的加工误差折弯,提高灯具的整体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