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7234发布日期:2019-10-23 01:4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其中,智能吊灯或吸顶灯因为控制方便,其也随着电子技术与led技术的发展而印入人们的眼帘。传统的吊灯或吸顶灯通常包括底座和灯体,在安装时,首先将底座固定在天花板等处,然后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将灯体固定连接至底座,这样的连接结构在吊灯/吸顶灯的安装过程中的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当吊灯/吸顶灯发生故障需要拆下维修时,需要对应于紧固件的专用工具进行拆装,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可避免上述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包括底座以及灯体;所述底座包括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灯座的磁场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永磁体以及电磁体,所述电磁体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所述永磁体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灯体包括连接座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磁场感应装置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照明模块,所述磁场感应装置与所述永磁体通过磁力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灯体吸附于所述底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在底座上设置通过永磁体和电磁体共同产生磁场的磁场发生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感应磁场的磁场感应装置,平时通过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与磁场感应装置的相互作用而将灯体吸附在底座,保证在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灯体与底座不会脱离。而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通过电磁体产生的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抵消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大小,进而减弱磁场发生装置与磁场感应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底座和灯体不脱离的情况下即可人为轻松地将灯体与底座分离。从而消除在发生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或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吸附式吊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磁吸附式吊灯中的磁场发生装置和磁场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磁吸附式吊灯中照明模块的模块框图。

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磁场发生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磁吸附式吊灯的模块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磁吸附式吊灯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随着电子技术与led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开始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用户提供了快捷、智能的体验。其中,在家居照明方面,随着led及其驱动技术、低功耗芯片技术及无线通信标准的成熟,搭载有led灯泡的吊灯/吸顶灯也走入市场。传统的吊灯或吸顶灯通常包括底座和灯体,在安装时,首先将底座固定在天花板等处,然后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将灯体固定连接至底座,这样的连接结构在吊灯/吸顶灯的安装过程中的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当吊灯/吸顶灯发生故障需要拆下维修时,需要对应于紧固件的专用工具进行拆装,操作不便。

因此,发明人致力于研究如何改进吊灯/吸顶灯的灯体和灯座之间的连接结构,以提高吊灯/吸顶灯的拆装的便捷性。发明人的研究至少包括了:不同的紧固件类型对拆装效率的影响,不同的紧固件数量对拆装效率的影响,卡接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等对拆装效率的影响。经过大量的反复实验,发明人发现,吊灯/吸顶灯的灯体和灯座之间除了通过紧固件、卡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之外,还可以通过电磁铁进行磁力吸附连接。

因此,在发明人的研究中,灯体与底座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吸附,简化了普通灯具的机械设计,消除了灯体与底座之间的物理连接,不存在触电风险,并且其安装维护也较为简便。但是,发明人进一步地发现,当发生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或因需要拆卸而断开吊灯/吸顶灯的通电时,磁吸附式吊灯的底座和灯体会直接脱离,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本申请提供的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在底座上设置通过永磁体和电磁体共同产生磁场的磁场发生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感应磁场的磁场感应装置,平时通过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与磁场感应装置的相互作用而将灯体吸附在底座,保证在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灯体与底座不会脱离。而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通过电磁体产生的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抵消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进而减弱磁场发生装置与磁场感应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底座和灯体不脱离的情况下即可人为轻松地将灯体与底座分离。从而消除在发生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或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100,其包括底座10和灯体20。请同时参阅图2,其中,底座10包括灯座11以及设置于灯座11的磁场发生装置12;灯体20包括连接座21、连接于连接座21的磁场感应装置22以及设置于连接座21的照明模块210。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用于安装在墙体上,其可以安装在天花板、也可以安装在墙体的侧壁。磁场发生装置12与磁场感应装置22通过磁力相互吸引,使灯体20能够吸附于底座10。

进一步地,灯座11可以理解为底座10的外壳,灯座11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将灯座11设计为环形、三角形、五星形等。连接座21也可以理解为灯体20的外壳,连接座21的形状也可是任意形状,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将连接座21座设计为水滴形、球形、云形等。

进一步地,磁场发生装置12设置于灯座11,其用于产生磁场。磁场发生装置12包括永磁体121和电磁体122。本实施例中,永磁体121可以为磁石、磁铁,也可以是人造磁钢,具体材料不作限定。电磁体122为电磁铁,其包括铁芯1220和通电线圈1223,通电线圈1223绕设于铁芯1220,当通电线圈1223通电时,电磁体122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永磁体121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进而可抵消永磁体121产生的磁场的磁场强度,从而消除磁场感应装置22与磁场发生装置12之间的磁力吸附关系以便于拆卸灯体20。

磁场感应装置22设置于连接座21,其用于感应磁场发生装置12产生的磁场,以使灯体20吸附于底座10,同时也相当于将连接座21吸附于灯座11,此时连接座21与灯座11可以相互接触。其中,磁场感应装置22为导磁体。本实施例中,导磁体可以为铁或永磁体等,具体材料不作限定。一般情况下,通电线圈1223不需要通电,此时通过磁场感应装置22与永磁体12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灯体20吸附到底座10。磁场感应装置22与所述永磁体121通过磁力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灯体20吸附于所述底座10。

本实施例中,当灯体20吸附底座10时,磁场发生装置12与磁场感应装置22可以相互接触。例如,可将铁芯1220或永磁体121部分露出灯座11与连接座21接触的表面,将磁场感应装置22部分露出连接座21与灯座11接触的表面;或者可将铁芯1220或永磁体121设置在灯座11与连接座21接触的表面,将磁场感应装置22设置在连接座21与灯座11接触的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灯体20吸附底座10时,磁场发生装置12可不与磁场感应装置22直接接触。例如,将电磁体122与永磁体121设置在灯座11内,将磁场感应装置22设置在连接座21内,可以理解的是,尽管磁场发生装置12不与磁场感应装置22直接接触,磁场发生装置12与磁场感应装置22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仍然可使灯体20吸附于底座10。

进一步地,铁芯1220包括置物部1221以及两个第一突出部1222,两个第一突出部1222分别设置于置物部1221的两端,且两个第一突出部1222相对于置物部1221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两个第一突出部1222与置物部1221使铁芯1220形成大致的“c”形。进一步地,通电线圈1223绕设于置物部1221且永磁体121设于置物部1221。磁场感应装置22设有两个第二突出部221,且两个第二突出部22均相对于磁场感应装置22朝向铁芯1220凸出,使磁场感应装置22也呈大致的“c”形。

本实施例中,灯座11与连接座21接触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铁芯1220的两个第一突出部1222分别容置于两个第一通孔,且第一突出部1222的端面与灯座11的表面平齐;连接座21与灯座11接触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磁场感应装置22的两个第二突出部221分别容置于两个第二通孔,且第二突出部221的端面与连接座21的表面平齐。当灯体20吸附底座10而使连接座21与灯座11接触时,铁芯1220的两个第一突出部1222的端面与磁场感应装置22的两个第二突出部221的端面接触,此时铁芯1220与磁场感应装置22共同构成大致的“回”形而形成闭合磁场回路。闭合磁场回路能够增强磁场强度,在达到灯体20吸附底座10所需要的磁场强度时所需要的永磁体121产生的磁场强度可以更小。换而言之,由于闭合磁场回路的存在,只需产生较小的磁场强度的永磁体121便可将灯体20吸附在灯座11上,从而节约了永磁体121的物料成本。同理,当通电线圈1223通电时,只需较小的电流便能使电磁体122产生的磁场抵消永磁体121产生的磁场,进而节约了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铁芯1220的两个第一突出部1222可穿过第一通孔并突出灯座的表面设置,此时第一突出部1222的端面不与灯座11的表面平齐;磁场感应装置22的两个第二突出部221可穿过第二通孔并突出连接座的表面设置,此时第二突出部221的端面不与连接座21的表面平齐,可以理解的是,铁芯1220与磁场感应装置22仍然可共同构成大致的“回”形,而灯座11与连接座21此时则并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铁芯1220和磁场感应装置22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照明模块210包括照明控制电路211和发光件212。其中,照明控制电路211用于调节发光件212的发光参数和开关状态。发光件212的发光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亮度、色温以及色彩。本实施例中,发光件212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控制电路211的通过改变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或电压以及控制每个发光二极管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发光件212的亮度、色温、以及色彩等发光参数。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212可为其他的发光元件。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磁场发生装置12还包括控制模块123,控制模块123耦接于电磁体122,以用于控制电磁铁的供电通断和电磁体122产生的磁场强度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3可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23也可以为其他的控制芯片。进一步地,控制模块123用于控制电磁体122的供电通断和输入电磁体122的电流的大小。当需要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用户可通过控制模块123直接控制电磁体122供电的开关状态,使电磁体122产生与永磁体121的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进而电磁场产生的磁场可抵消永磁体121产生的磁场,使底座10失去或减弱对灯体20的吸附力。可以理解的是,若是底座10直接失去对灯体20的吸附力,用户此时需要托住灯体20以免灯体20脱离灯座11后掉落;若是底座10减弱对灯体20的吸附力,此时底座10与灯体20可处于吸附临界点,简而言之,此时底座10仍然可保持吸附灯体20,但是用户只需向灯体20施加很小的力便可直接使灯体20与底座10脱离,进而避免了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底座10和灯体20直接脱离而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情况。

进一步地,当需要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用户可通过控制模块123控制输入电磁体122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改变电磁体122产生的磁场大小,并且使电磁体122产生的磁场可逐渐抵消永磁体121产生的磁场,从而慢慢减小底座10对灯体20的吸附力。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控制输入电磁体122电流的大小,进而改变底座10对灯体20的吸附力。例如,用户可将底座10对灯体20的吸附力减小到用户可轻易将灯体20与底座10脱离为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23可仅控制电磁体122供电的通断,通过直接控制电磁体122供电的通断来减弱底座10对灯体20的吸附力。进一步地,此时控制模块123具体为开关。具体地,控制模块123可为机械式开关,其直接电连接于电磁体122以控制电磁体122供电的通断;控制模块123也可为电子开关,其接收用户的控制信号,再根据用户的控制信号控制电磁体122供电的通断。其中,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信号、wifi信号、红外信号等无线信号以及触控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此时控制模块123只需具备开关功能,将控制模块123设置为简单的开关可节约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在底座上设置通过永磁体和电磁体共同产生磁场的磁场发生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感应磁场的磁场感应装置,平时通过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与磁场感应装置的相互作用而将灯体吸附在底座,保证在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灯体与底座不会脱离。而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通过电磁体产生的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部分地抵消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进而减弱磁场发生装置与磁场感应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底座和灯体不脱离的情况下即可人为轻松地将灯体与底座分离。从而消除在发生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或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300,在上述的磁吸附式吊灯100的基础上,还包括无线供电模组以及无线通讯模块310。其中,无线供电模组包括供电模块320、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以及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供电模块320和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设置于灯座11,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设置于连接座21。

供电模块320耦接于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且用于输出电源信号至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以为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提供电源。进一步地,供电模块320还耦接于磁场发生装置122,以为磁场发生装置122供电。具体地,供电模块320耦接于控制模块123。进一步地,供电模块320可以包括但不限电池以及电源电路。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与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相互配对,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耦接于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接收到供电模块320的电源信号后将无线供电信号发射至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耦接于照明模块210,具体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耦接于照明控制电路211。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接收到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的无线供电信号后为照明模块210提供电能。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供电模组可不包括供电模块320,无线供电发射模块330可通过市电供电。

无线通讯模块310耦接于照明模块210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具体地说,无线通讯模块310耦接于照明控制电路211与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无线通讯模块310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照明控制电路211,以使照明控制电路211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调节发光件212的发光参数;且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以使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照明模块210的供电。

具体地,无线通讯模块310可连接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其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连接、wifi连接以及zigbee连接。进一步地,无线通讯模块310可直接连接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通讯模块310可通过网关连接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具体地,无线通讯模块310通过zigbee连接网关,进而连接与网关连接的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进一步地,网关可接入云端,通过云端无线通讯模块310可实现远距离通信,进而方便用户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下发控制指令至无线通讯模块310,进而使无线通讯模块31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照明控制电路211,使照明控制电路211通过控制发光件212的电流或电压来调节发光件212的发光参数;或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下发控制指令至无线通讯模块310,进而使无线通讯模块310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使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断开或接通照明模块210的供电,从而控制发光件212的开关状态,也即磁吸附式吊灯的开关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通讯模块310可连接智能设备,以实现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交互。其中,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等。具体地,无线通讯模块310可通过zigbee连接网关,进而连接与网关连接的智能设备。进一步地,智能设备可根据周围环境信息或预设信息下发控制指令至无线通讯模块310以控制发光件212的发光参数和开关状态。

进一步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耦接于无线通讯模块310还为无线通讯模块310供电,充分利用电能。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体20还包括连接于连接座21的供能模块350。供能模块350耦接于无线通讯模块310以为无线通讯模块310供电。换而言之,无线通讯模块310不由无线供电接收模块340供电,而是通过供能模块350供电。进一步地,供能模块350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电源电路等电源以及电容等储能电源。

本申请提供的电磁悬浮开合的磁吸附式吊灯,在底座上设置通过永磁体和电磁体共同产生磁场的磁场发生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感应磁场的磁场感应装置,平时通过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与磁场感应装置的相互作用而将灯体吸附在底座,保证在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灯体与底座不会脱离。而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通过电磁体产生的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抵消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大小,进而减弱磁场发生装置与磁场感应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底座和灯体不脱离的情况下即可人为轻松地将灯体与底座分离。从而消除在发生停电、短路等突发事件时或在拆卸磁吸附式吊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设置无线通讯模块,可实现便携的智能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