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连接组件、机动车照明装置和用于制造机动车照明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6870发布日期:2020-02-14 22:4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电子连接组件、机动车照明装置和用于制造机动车照明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照明装置的制造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照明模块在照明装置壳体上的定位。



背景技术:

车辆照明装置需要越来越多的电连接件来执行新功能,从而提供更安全且先进的性能。

线束用于使信息和电力供应到达照明装置的每个光源。由于照明模块必须位于特定位置以满足严格的规定,因此该线束在整个壳体中分布在不同的束中。

这些线中的每一根线都以电连接器终止,该电连接器电耦合到照明模块。然而,这些线束是松散的,并且由于照明装置的组装是手动进行的,其中可视性和可接近性降低,因此在连接照明模块之后这些线束的最终布局是不确定的。这可能是危险的并且影响照明装置的正确操作。

此外,当前的照明模块有时要求根据用户的要求自由旋转或枢转,因此这些连接不能过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连接组件、根据权利要求11的机动车照明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2的制造方法提供了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应解释为本领域中惯用语。将进一步理解,除非本文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共同使用的术语也应该被解释为相关领域中的惯用语而不是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诸如“包括了”等)不应被理解为排它的含义,也就是说,这些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排除描述和定义的内容可以包括其他元素、步骤等的可能性。

在第一发明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连接组件,包括:

基座,该基座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包括开槽边缘,该开槽边缘具有连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通道;

第一连接器组件,该第一连接器组件包括线束、外缘和接收连接器,该接收连接器从外缘突出连接器高度,外缘适于被引入开槽边缘中;

模块连接器,该模块连接器适于与接收连接器匹配;

其中,第一连接器组件或模块连接器包括漏斗形引导件。

该组件允许模块连接器和预先布置在开槽边缘中的接收连接器之间的半自动电连接。模块连接器可在单次运动中安全地连接,同时实现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即使一个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未对准,这种漏斗形引导件也有助于使该一个连接器到达第二连接器。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开槽边缘包括至少一个突耳,该至少一个突耳适于在外缘插入开槽边缘中时与外缘配合。

因为在开槽边缘中插入外缘并不总是容易的,所以该突耳是有用的。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包括第一定位元件,并且第一连接器组件的外缘包括适于与第一定位元件配合的第二定位元件,使得外缘仅可以进入开槽边缘的正确位置。

有时提供用于确保接收连接器的正确取向的机构是有用的,因为一些模块连接器是不可逆的并且仅接受一个正确位置。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元件是一个突耳中的孔或两个突耳之间的中空部分,以及第二定位元件是外缘中的凸起。

外缘中的凸起是确保接收连接器的正确位置的廉价且可靠的方式。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接收连接器和模块连接器包括配合相关元件。这些配合相关机构可用于防止连接器意外分离。这些配合相关机构的一些示例是卡扣连接或压配合连接。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漏斗形引导件是矩形的。这种形状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些角部,这些角部有助于模块连接器快速对准。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外缘借助于至少一个u形元件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组件的其余部分,该u形元件在将外缘插入开槽边缘中时吸收位移以及协作。

这些u形元件可用于为外缘提供柔韧性,使得其可以更容易地被引入开槽边缘中。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漏斗形引导件延伸以完全围绕整个连接器高度,并且超过连接器高度至少2mm。

这种漏斗形引导件为连接器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并在合适的未对准范围内接收对应的匹配连接器。

在另一发明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照明装置,该机动车照明装置包括根据前一发明方面的电子连接组件。

在另一发明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照明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根据前述发明方面的电子连接组件,其中,基座被包括在照明装置壳体中;

使接收连接器穿过第一开口并使线束穿过通道,使得接收连接器和线束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而线束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开口的另一侧;

将接收连接器的外缘插入第二开口的开槽边缘中,其中,开槽边缘提供一游隙,使得外缘在开槽边缘内沿至少一个方向自由移动;

使包括模块连接器的电子模块接近接收连接器,其中,接收连接器或模块连接器包括漏斗形引导件,使得如果模块连接器未与接收连接器完全对准的情况下,则模块连接器和接收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和漏斗形引导件之间的反作用力使得接收连接器在开槽边缘内移动并与模块连接器对准,从而在接收连接器和模块连接器之间可以进行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当使用这种方法时,即使模块连接器和接收连接器未对准,也可以在同一步骤中实现可以自动执行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完成描述并且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提供了一组附图。所述附图形成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并且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作为如何实施本发明的示例。附图包括下列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步骤。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步骤。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步骤。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细节的特定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四步骤。

图6a至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原理的示意性描述。

图7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照明装置的机动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足够详细地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实现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过程。重要的是要理解,实施例可以以许多替代形式提供,并且不应该被视为限于本文阐述的示例。

因此,尽管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实施例并采用各种替代形式,但是其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作为示例详细描述。不旨在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应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和替代。在整个附图和适当的详细描述中,示例性实施例的元件始终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步骤。在该步骤中,提供了连接组件。

该连接组件包括机动车照明装置的壳体1,该壳体1包括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包括开槽边缘121并且具有连接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的通道13。

此外,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组件2。该第一连接器组件2包括线束21、外缘22和接收连接器23。

外缘22具有适于被引入壳体1的第二开口12的开槽边缘121中的形状。

接收连接器23从外缘22突出连接器高度hc,从而其可以被对应的连接器容易地到达。此外,第一连接器组件2还包括漏斗形引导件24,该漏斗形引导件24被配置成在其接近接收连接器23时引导该对应的连接器。

图2示出了该方法的第二步骤。在该步骤中,第一连接器组件2穿过第一开口11并且线束21穿过通道13。通过这两个子步骤,第一连接器组件2位于第二开口12的两侧:线束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开口12的第一侧,并且线束的其余部分与外缘22、接收连接器(未示出)和漏斗形引导件24一起位于第二开口12的第二侧。

图3示出了该方法的第三步骤。第一连接器组件2的外缘22插入第二开口的开槽边缘121中。开槽边缘121提供游隙:槽具有比外缘22更大的尺寸,使得外缘22在开槽边缘121内沿至少一个方向自由移动。通过一些u形元件221使得外缘22的插入更容易,该u形元件221将外缘22与第一连接器组件2的其余部分连接。这些u形元件221吸收外缘22的变形,使得其易于被引入开槽边缘121中。

在将外缘22引入开槽边缘121中的这一步骤中,有时需要将该外缘以特定的正确方向引入。因此,提供了一些用于确保正确插入的机构。

如图4所示,开槽边缘121包括两个突耳122。这些突耳122被配置成与位于外缘中的一个凸起25配合,从而形成一个防错(poka-yoke)系统,以避免外缘22在开槽边缘121中的不正确取向。

图5示出了该方法的第四步骤。在该步骤中,包括模块连接器41的电子模块4接近接收连接器23。由于接收连接器23包括漏斗形引导件24,因此如果模块连接器41未与接收连接器23完全对准,则模块连接器41和漏斗形引导件24之间的反作用力使得接收连接器23在开槽边缘121内移动并与模块连接器对准,从而在接收连接器和模块连接器之间可以进行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一旦两个连接器被连接在一起,则在两个连接器中都具有一些配合相关元件,从而通过简单且自动的接近步骤,两个连接器可以容易地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在该图的实施例中,这些配合相关元件包括压配合连接,使得当两个连接器足够接近时,它们之间的紧密尺寸差使得在压力被移除之后两者仍保持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扣配合连接用于此目的。

图6a、图6b和图6c示出了当两个连接器未对准时接近步骤的示意性示例。

如前图所示,模块连接器41接近接收连接器23(图6a)。由于漏斗形引导件24是矩形的,因此其为模块连接器41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使得如果模块连接器41未与接收连接器23完全对准的情况下提供反作用力(图6b)。此外,由于漏斗形引导件24延伸以完全围绕整个连接器高度hc,并且超过连接器高度至少2mm,因此模块连接器41具有足够的表面以改变第一连接器组件2的位置。最后,接收连接器23移动并且最终进行模块连接器41和接收连接器23之间的连接(图6c)。

图7示出了机动车辆100,该机动车辆包括具有如先前附图中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可以更容易且可靠地制造该机动车照明装置10,从而节省成本和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