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度均匀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9217发布日期:2020-03-17 18:4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度均匀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度均匀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led灯具在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尤其在商场等展柜中更为常见。为了满足灯具能同时照亮较远货物和较近货物,且使落在远近不同货物上的光照一样,设计者尝试在灯具上设置多个光源组件,该多个光源组件的安装面呈一定夹角设置,以使一部分光源组件用于照射远处而另一部分光源组件用于照射近处。

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441421.9,该灯具即包括至少一个发光模组,发光模组包括至少两组光源,光源的出光中心线的延长线具有一个交点,这样就使得相邻光源间呈一定夹角设置,从而便于对各个方向进行照射。

此类设计虽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被照射面照度均匀的问题,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两个光源相互靠近的区域各自出射光线均很弱,容易造成两光源的相互靠近区域只有极少亮光或根本无光亮,产生暗区,使得最终照射面照度不均匀,尤其当每组光源上都设置透镜模组时,由于透镜模组的聚焦作用,该问题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度均匀的led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照度均匀的led灯具,包括至少两个光源,所述光源沿灯具长度方向并排布设且光源的光轴延长线相交;

其中,至少一个光源的出射光线射向距离灯具较远的待照射面而剩余光源照射距离灯具较近的待照射面,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与剩余光源相互靠近的部分形成相邻区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出射端设有聚光透镜而剩余光源的光线自由射出,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靠近相邻区域的侧面光线经聚光透镜投射后与剩余光源投向相邻区域的光线恰好相接,以覆盖所述相邻区域;

所述聚光透镜靠近相邻区域的一侧的厚度大于其自身中部的厚度,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侧面光线经所述一侧汇聚后形成的光照度与其余待照射面上的光照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聚光透镜的出光面为平面,其厚度由靠近相邻区域一侧向透镜中部位置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光照强度大于剩余光源的光照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与剩余光源均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电路板上并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点光源;

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电路板上的点光源密度大于位于所述剩余光源的电路板上的点光源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聚光透镜上与点光源位置对应的出光面表面设有多个并列垂直于灯具长度方向的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形成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聚光透镜的设有条状的出光面表面呈磨砂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电路板的一侧设有防止聚光透镜装反的定位孔,所述聚光透镜的出光面背面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电路板上设有形成于点光源之间的安装孔,所述聚光透镜的出光面背面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下端成型有熔融柱,所述熔融柱适于插入安装孔内并于受热时熔融以使安装柱与安装孔固定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以往每个光源的出射端均设置聚光透镜替换成仅照射远方的光源出射端设置透镜,且透镜朝向由照射远方的光源与照射近处的光源形成的相邻区域的一侧厚度较厚,能很好发挥聚光透镜的汇聚作用,从而弥补照射远方的光源射向相邻区域的光线少又照射近处的光源射向相邻区域的光线不够引起的暗区问题,确保来自照射远方的光源的出射光线亮度与来自照射近处的光源的出射光线亮度一致,实现不同照射面的照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照度均匀的led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发明照度均匀的led灯具的优选结构实施例。该led灯具包括灯具本体1、设置在灯具本体1两端的安装座2,灯具1包括灯罩11、基座12以及设置在基座12上的至少两个沿灯具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光源,该光源的光轴延长线相交。安装座2、灯罩11以及基座12等均属于led灯具所拥有的常规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故而对此不详细展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基座12主要用于承载光源,故而很容易想到,为了实现一定的照射目的,基座12会根据该目的而进行相应的形状或者结构设计,但由于这非本申请的重点所在,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故而此处不过多展开,而与本申请保护点相关的有关基座内容会在下文进行简要示例说明。

由于展柜中物品摆放的距离有近有远,这就导致有的物品可能就位于led灯具正下方,而有的远离led灯具,可能存在远方的物品无法被照射到,致使产品无法很好的被展示,而当光源的光轴延长线相交时,即意味着多个光源并非平行设置,而是存在一定夹角,也即光源的安装面间存在一定设计夹角,这样光线既能射向近处也能射向远方,从而使得位于远方的物品也能接收到光照。在本申请中,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用于照射距离灯具较远的待照射面而剩余光源用于照射距离灯具较近的待照射面,同时,为了便于叙述,令该至少一个光源与剩余光源相互靠近的部分形成相邻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个数优选为两个,如图2所示,光源13、14均沿灯具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基座12上,用于承载光源13与14的基板12a、12b之间存在一定倾斜度,这样光源13和光源14的光轴延长线便能相交,同时,光源13用于照射远方而光源14用于照射近处。

为了克服相邻区域间存在暗区,不同照射面照度不均匀的问题,该至少一个光源的出射端设有聚光透镜而剩余光源的光线自由射出,且该至少一个光源的靠近相邻区域的侧面光线经聚光透镜投射后与剩余光源投向相邻区域的光线恰好相接,以覆盖该相邻区域,同时,该聚光透镜靠近相邻区域的一侧的厚度大于其自身中部的厚度,以使该至少一个光源的侧面光线经该聚光透镜的所述一侧汇聚后形成的光照度与其余待照射面上的光照度一致。

具体到本实施例,光源13的出射端设有聚光透镜15而光源14出射端的光线自由射出,显然,为了实现相邻区域无暗区,同时防止光线叠加造成相邻区域的光照强度过强,该光源13侧面射向相邻区域的光线与光源14射向相邻区域的光线刚好相接,以恰好覆盖相邻区域为宜,毋庸置疑的是,该点完全可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光源13与14的夹角而得到。

在此基础上,鉴于聚光透镜15能对光线进行聚集,使得同一光线经聚焦后亮度远大于未被聚焦过的亮度,光源侧面射出的光线能量很弱,又由于光源13用于照射远方的特点,当聚光透镜15靠近相邻区域的一侧厚度大于其自身中部的厚度,光源13侧面射出的光线经透镜较厚部分聚光后投向相邻区域时,存在该射出的光能量与光源14投向相邻区域的光能量相当的情形,从而确保相邻区域存在光照且照度均匀,解决暗区问题;同时基于光线运行过程中存在能量衰减的特点,光源13的光线虽然经过聚焦后能量大于光源14自由射出的能量,但其射向远处时存在更多能量衰减,进而弥补了聚焦透镜导致光强不均匀的问题,实现了不同照射面照度均匀的效果,也即,使得距离灯具较近的待照射面与距离灯具较远的待照射面有大致一样的照度;而对光源13自身而言,虽然其中部位置射出的光线更强,但由于其对应的透镜厚度较薄,且照射距离更远,能量衰减相对于其他部位而言更多,也就使得光源13最终在待照射面上形成的光照强度一致,光源14自身也是如此,由此最终实现相邻区域的光照强度与其余待照射面的光照强度相当。

为了节省成本,同时便于生产调试时更快更好的实现照度均匀问题,作为一种优选情形并适用于实际照明需求,该光源13的光照亮度大于光源14的光照亮度,具体来说,该光源13和光源14均包括电路板131、141和分别对应设置在电路131、141上并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点光源132、142,位于电路板131上的点光源132密度大于位于电路板141上的点光源142的密度,具体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通过螺钉3与基座2两侧固定连接,而为了便于设计和生产,该基座12上承载光源13的基板12a与两个螺钉3中心轴形成的平面平行,承载光源14的基板12b则与基板12a形成一定夹角,以满足光源14照射近端物品而光源13照射远端物品。

继续参见图2,该聚光透镜15的出光面为平面,其厚度由靠近相邻区域一侧向透镜中部位置逐渐变小。为了让光线在灯具长度方向上散射,使光线更加均匀,作为优选,该聚光透镜15上与点光源132位置对应的出光面表面设有多个并列垂直于灯具长度方向的条状151。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条状151形成圆形,同时聚光透镜15上设有条状151的出光面表面呈磨砂设计。

聚光透镜15可以有多组,而每组又可以包括多个子透镜,如本实施例中,该聚光透镜15由5个子透镜152接连形成。当子透镜个数较多时,安装存在不便,为了提高安装效率,照射远端的光源对应的电路板一侧设有防止聚光透镜装反的定位孔,而聚光透镜的出光面背面则对应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在本申请中,电路板131的一侧设有防装反的定位孔133,聚光透镜15的出光面背面设有定位柱153。

为了将透镜与电路板固定,作为改进,该电路板131上设有形成于点光源132之间的安装孔134,聚光透镜15的出光面背面设有安装柱154,安装柱154的下端成型有熔融柱155,熔融柱155适于插入安装孔134内并于受热时熔融以使安装柱154与安装孔134固定相连。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