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7503发布日期:2019-11-12 21:3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二次防眩光及二次控光(定向出光或定向定角度出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普通灯具或者LED照明灯具的防眩光处理方式,普遍采用内置深光筒或外置防眩光板方式设计结构,现有技术的这些结构,容易造成光线照射到防眩光板或深光筒内壁上,经反射形成二次眩光,造成防眩光效果不理想。

现有技术中,对于普通灯具或者LED照明灯具的出光角度往往通过光学透镜或反光杯方式进行控光,受空间限制,光学透镜或反光杯方式处理的光学角度往往无法达到精准出光的要求,造成非被照面区域出现逸散光(无效光),影响出光效率,也变相加剧了眩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它使灯具具有二次防眩光的结构、并能在二次出光角度的基础上增加定向出光的控光结构,此结构能形成一体式的设计,以较小巧的结构来形成整体的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它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长槽形壳体,该壳体前、后两端具有防护侧盖,该壳体内安装有出光灯板,该出光灯板上安装有平面玻璃;其特征在于:该长槽形壳体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向上延伸的防眩光板,二防眩光板顶端均向内折形成控光口,二防眩光板内侧面均具有向内延伸的二次防眩光片,二防眩光板的二次防眩光片之间留有出光通道。

所述的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设有平面玻璃的安装配合槽口,通过平面玻璃安装配合槽口安装在壳体上。

所述的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光灯板的LED灯源外设置有LED出光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防眩光的结构,利用垂直形成于防眩光板的二次防眩光片来消除二次眩光,并通过借助于防眩光板的设计结构整合形成可变的控光口,来达到定向出光及控光的效果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侧面图。

图中:101-防护侧盖,102-壳体,103-出光灯板,104-LED出光透镜, 105-平面玻璃,106-防眩光板,107-控光口,206-二次防眩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的二次控光及二次防眩光的一体式结构。如图所示:它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长槽形壳体102,该壳体102前、后两端具有防护侧盖101,该长槽形壳体102内安装有出光灯板103,该出光灯板103上安装有平面玻璃105;该长槽形壳体102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向上延伸的防眩光板106,二防眩光板106顶端均向内折形成控光口107,该折边与防眩光板106的夹角优选为30-90度,二防眩光板106内侧面均具有向内延伸的二次防眩光片206,二防眩光板106的二次防眩光片206之间留有出光通道。

作为优选结构,二次防眩光片206均垂直于防眩光板106内侧面。

作为优选结构,该壳体102设有平面玻璃105的安装配合槽口,通过平面玻璃105安装配合槽口安装在壳体102上。

作为优选结构,该出光灯板103的LED灯源外设置有LED出光透镜104,其作用是对LED灯源进行一次控光调整,通过出光灯板103上的固定孔进行定位,并通过粘接剂与出光灯板13进行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