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板组件及飞碟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297发布日期:2020-01-10 16:3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背板组件及飞碟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背板组件及飞碟灯。



背景技术:

飞碟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礼堂、会议室、体育馆、仓库等室内场所中。为了将飞碟灯安装于天花板或者墙壁上,飞碟灯的底部具有安装盘,可通过安装盘将飞碟灯固定于安装面上。目前的安装盘通过按压与飞碟灯的背板上的弹片卡接的方式,使安装盘和背板相互固定。这种安装方式操作不便,用户体验不好,而且,在飞碟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该种压入式固定方式容易松动,安装盘和背板之间会产生安装间隙,甚至导致飞碟灯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压入式固定方式时,不便安装及安装盘和背板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板组件,包括:

背板;

安装盘,其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折弯连接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背板旋转卡接的卡槽;

弹片,用于防止所述安装盘脱落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所述弹片卡接于所述卡槽中以防止所述安装盘与所述背板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盘还包括中心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中心板折弯连接,且所述弹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卡接部凸起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具有用于防止所述凸起部脱离所述卡槽的卡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面向所述卡槽的侧壁为第一卡槽壁,所述第二卡接部面向所述卡槽的侧壁为第二卡槽壁,所述第二卡槽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壁、倾斜壁和第二直壁,所述第一直壁靠近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一直壁和所述第二直壁均与所述第一卡槽壁平行,所述倾斜壁与所述第一卡槽壁呈夹角设置使所述卡槽的宽度自所述第一直壁至所述第二直壁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卡接本体部以及与所述卡接本体部连接的折弯部,所述卡接本体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折弯连接,所述折弯部朝向所述中心板折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中心板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上开设有u形槽,使所述弹片由固定部和悬臂部组成,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背板,所述悬臂部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悬臂部上,且所述背板开设有使所述悬臂部悬空设置的弹片孔。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卡扣结构旋转的旋转避让孔,所述弹片孔和所述旋转避让孔之间具有卡接于所述卡槽中的导向板,所述悬臂部的自由端正对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一卡接部朝向所述凸起部的凸起方向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板包括环形部和径向连接于所述环形部的燕尾盘,每个所述燕尾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卡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燕尾盘上开设有挂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飞碟灯,包括上述的背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板组件及飞碟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背板组件,其安装盘上的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折弯连接形成卡槽,使背板旋转卡接于卡槽中,安装盘和背板安装方便,而且不会在重力影响下产生安装间隙,降低了对安装盘和背板的尺寸精度需求,该背板组件还具有用于防止安装盘从背板上脱落的弹片,从而可防止飞碟灯在震动时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碟灯的爆炸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组件的装配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碟灯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盒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透光罩;2-光源组件;3-面环;30-盒孔;4-驱动组件;41-驱动盒;411-盒侧壁;412-通讯避让孔;413-第二过线孔;42-驱动板;421-板本体;422-通讯部;5-背板组件;51-背板;511-弹片孔;512-旋转避让孔;513-导向板;514-止挡板;5140-第一过线孔;52-弹片;520-u形槽;521-固定部;522-悬臂部;5221-凸起部;53-安装盘;531-中心板;5311-环形部;5312-燕尾盘;53120-挂孔;532-卡扣结构;5320-凹陷部;53200-卡槽;5321-第一卡接部;53210-第一卡槽壁;53211-卡勾;5322-第二卡接部;53221-卡接本体部;53222-折弯部;53223-第二卡槽壁;53224-第一直壁;53225-倾斜壁;53226-第二直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板组件5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板组件5包括背板51、安装盘53和弹片52。安装盘53和背板51旋转卡接,弹片52用于防止安装盘53从背板51上脱落。安装盘53包括卡扣结构532,卡扣结构532包括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折弯连接形成卡槽53200,在装配安装盘53和背板51时,安装盘53相对背板51旋转,使背板51卡入卡槽53200中。这样,安装盘53不会在背板51的轴线方向上松动,而且,与按压式安装盘53相比,该种固定结构对背板51及安装盘53的尺寸要求也更低。更具体地,卡槽53200的形状为u形,其槽底部即为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的连接处,卡槽53200的开口方向与安装盘53的轴向垂直,使安装盘53轴向旋转时,背板51可从该开口进入卡槽53200中。弹片52固定于背板51上,且在安装盘53与背板51卡接时,弹片52也卡入卡槽53200中。可选地,弹片52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背板51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板组件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背板组件5,其安装盘53上的卡扣结构532包括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折弯连接形成卡槽53200,使背板51旋转卡接于卡槽53200中,安装盘53和背板51安装方便,而且不会在重力影响下产生安装间隙,降低了对安装盘53和背板51的尺寸精度需求,该背板组件5还具有用于防止安装盘53从背板51上脱落的弹片52,从而可防止飞碟灯在受到震动时掉落。

请参阅图3至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盘53还包括中心板531,第一卡接部5321与中心板531折弯连接,且弹片52具有朝向第一卡接部5321凸起的凸起部5221,第一卡接部5321具有用于防止凸起部5221脱离卡槽53200的卡勾53211。中心板531所在的平面与背板51所在的平面相平行,第一卡接部5321与中心板531折弯连接使卡扣结构532凸出于中心板531所在的平面设置,这样,使安装盘53在轴向方向上具有卡接空间,无需在背板51上额外凸起设置与卡扣结构532配合的安装结构。可选地,第一卡接部5321呈片状,第一卡接部5321与中心板531垂直连接。第二卡接部5322也可呈片状,且与第一卡接部5321在同一平面上,使第二卡接部5322也与中心板531垂直设置。卡勾53211朝向卡槽53200内部凸起设置,可缩小卡槽53200在卡勾53211处的宽度,在安装盘53卡入背板51时,凸起部5221则被卡勾53211限制于卡槽53200中,防止安装盘53相对背板51在周向方向上运动,这样,即使飞碟灯在震动时,背板51也不会从安装盘53上脱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片52上的凸起部5221朝向第二卡接部5322设置,第二卡接部5322相应设有上述用于防止凸起部5221脱离卡槽53200的卡勾。

请参阅图2及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片52上开设有u形槽520,使弹片52由固定部521和悬臂部522连接而成,固定部521固定于背板51,悬臂部522卡接于卡槽53200,凸起部5221设于悬臂部522上,且背板51开设有使悬臂部522悬空设置的弹片孔511。可选地,弹片52所在的平面与背板51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在弹片52卡接于卡槽53200中时,卡勾53211挤压悬臂部522上的凸起部5221,使悬臂部522相对固定部521运动并进入卡槽53200中。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板51上还开设有供卡扣结构532旋转的旋转避让孔512,弹片孔511和旋转避让孔512之间具有卡接于卡槽53200中的导向板513,在弹片52上,悬臂部522的自由端所正对的边缘部位与该导向板513贴合,导向板513的一侧倾斜设置使第一卡接部5321朝向凸起部5221的凸起方向偏移。可选地,弹片孔511和旋转避让孔512均呈弧形。在准备装配灯具时,将安装盘53固定于安装面,再将背板51的旋转避让孔512对转卡扣结构532,再将卡扣结构532伸入旋转避让孔512中,并将卡槽53200与导向板513相正对,旋转背板51使导向板513和弹片52依次进入卡槽53200中,在导向板513进入卡槽53200中时,由于导向板513的其中一个侧面倾斜设置,导向板513挤压第一卡接部5321,使卡扣结构532整体在轴向方向上朝向凸起部5221运动,从而防止卡勾53211顶死凸起部5221,便于凸起部5221进入卡槽53200中。

请参阅图3及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5321面向卡槽53200的侧壁为第一卡槽壁53210,第二卡接部5322面向卡槽53200的侧壁为第二卡槽壁53223,第二卡槽壁532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壁53224、倾斜壁53225和第二直壁53226,第一直壁53224和第二直壁53226均与第一卡槽壁53210平行,倾斜壁53225与第一卡槽壁53210呈夹角设置使卡槽53200的宽度自第一直壁53224至第二直壁53226逐渐增大。其中,第一直壁53224靠近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的连接处设置。倾斜壁53225使卡槽53200在倾斜壁53225处的宽度逐渐增大,防止在凸起部5221的限制下弹片52无法进入卡槽53200中,同时为凸起部5221提供容置空间。第一卡槽壁53210和第二卡槽壁53223在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的连接处呈弧形连接,卡槽53200在第一卡接部5321和第二卡接部5322的连接处的宽度可大于第一直壁53224和第二卡槽壁53223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卡槽53200底部较宽,防止安装盘53周向倒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槽壁53223也可仅由第一直壁53224和倾斜壁53225连接而成。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卡槽壁532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壁53224、倾斜壁53225和第二直壁,第一直壁53224与第一卡槽壁53210平行,倾斜壁53225及第二直壁均与第一卡槽壁53210呈夹角设置。即,倾斜壁53225及第二直壁呈v形结构,且第二直壁略向第一卡槽壁53210倾斜,进一步加强弹片52与卡扣结构532的稳定连接。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5322包括卡接本体部53221以及与卡接本体部53221连接的折弯部53222,卡接本体部53221与第一卡接部5321折弯连接,折弯部53222朝向中心板531折弯设置,使第二卡接部5322整体朝向安装盘53的中心折弯,防止其与弹片52的悬臂部522的根部及周围区域干涉。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5321与中心板531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凹陷部5320。第一卡接部5321和中心板531折弯连接,为了防止第一卡接部5321和中心板531弯折角度受到外力作用时改变,上述两者的连接处具有凹陷部5320,凹陷部5320增大该连接处的刚度,防止第一卡接部5321相对中心板531反向折弯变形。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心板531包括环形部5311和径向连接于环形部5311的燕尾盘5312,每个燕尾盘53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结构532。环形部5311的中心具有开孔,可极大的节省安装盘53所需的材料。而且卡扣结构532设置于燕尾盘5312上,只需在设置有卡扣结构532的地方设置燕尾盘5312,与圆盘形的安装盘相比,该种安装盘53进一步地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以及飞碟灯的重量。可选地,环形部5311上连接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数量的燕尾盘5312,各个燕尾盘5312周向均匀设置,且每个燕尾盘5312上设置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卡扣结构532。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燕尾盘5312上开设有挂孔53120,挂孔53120的数量、结构及分布位置此处不作限定。天花板或者墙壁上固定有与挂孔53120相对应的挂接件,安装盘53通过挂孔53120安装于挂接件上,使飞碟灯固定于天花板或者墙壁上。

请参阅图6至图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飞碟灯,飞碟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背板组件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飞碟灯还包括光源组件2、面环3、驱动组件4等。光源组件2固定于面环3上,背板51与面环3固定连接,驱动组件4夹设于面环3和背板51之间。可选地,光源组件2和驱动组件4设于面环3的相对两侧。驱动组件4和光源组件2电连接,以实现驱动组件4对光源组件2色温、功率等参数的控制。

可选地,飞碟灯还包括罩设于光源组件2上的透光罩1,透光罩1可保护光源组件2,还可均匀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透光罩1与面环3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7及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板51呈环形,驱动组件4固定于背板51面向面环3一侧,使驱动组件4偏离背板51的中心设置,释放了飞碟灯中心区域的空间,防止驱动组件4干涉安装盘53,使安装盘53的设计更加不受限制。更具体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盒41和驱动板42,驱动板42设于驱动盒41内,驱动盒41和背板51固定连接。可选地,驱动盒41和背板51通过卡扣卡接。

请参阅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盒41开设有通讯避让孔412,驱动板42包括设于背板51上的板本体421和穿过通讯避让孔412设置的通讯部422。板本体421和通讯部422固定连接,板本体421抵接于背板51面向面环3一侧。可选地,板本体421和通讯部422垂直连接,且通讯部422所在的平面与背板51的中心轴平行设置。通讯部422通过通讯避让孔412穿出驱动盒41,使通讯部422不被驱动盒41遮盖,可减少信号衰减,提高通信效率,并且避免驱动盒41过大与飞碟灯的透光罩1干涉。光源组件2包括至少两种色温的光源,通讯部422可选为蓝牙、wifi控制模块,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通讯部422实现对光源色温的控制、功率的调节以及光强的控制,丰富该飞碟灯的功能。

请参阅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盒41具有与板本体421平行设置的盒侧壁411,通讯避让孔412开设于盒侧壁411上,且面环3上开设有供盒侧壁411穿过的盒孔30。板本体421垂直穿过盒侧壁411上的通讯避让孔412,且盒侧壁411整体穿过盒孔30设置,使板本体421穿过盒侧壁411和面环3至光源组件2的侧面,这样,光源组件2可直接与板本体421通过线缆、接头等电连接。

请参阅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板51具有用于定位驱动板42的至少两个止挡板514。止挡板514垂直于板本体421设置,使驱动板42被限制于各个止挡板514围成的空间内。可选地,板本体421的底面抵接于背板51设置,板本体421具有四个侧面,相应地,止挡板51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分别靠近背板51的边缘设置、面向光源组件2设置,另外两个抵接于板本体421的剩余两个侧面。面向光源组件2的止挡板514为平面板,相应地,板本体421面向光源组件2的一个侧面为平面,板本体421靠近背板51外边缘处的侧面可选为弧面,使板本体421呈扇形,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背板51的空间,增大板本体421的安装区域。

请参阅图7及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向光源组件2的止挡板514上开设有便于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5140,驱动盒41开设有与第一过线孔5140相正对的第二过线孔413。第一过线孔5140及第二过线孔413的设置使驱动板42上的线缆可依次穿过止挡板514和驱动盒41与光源组件2连接,使驱动组件4和光源组件2的连接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