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包装及运输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1620发布日期:2020-02-07 22:0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包装及运输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便于包装及运输的面板灯。



背景技术:

面板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7636389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种面板灯》(申请号:cn201680001829.0)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灯体及可拆卸连接在灯体上的电源盒,灯体包括背板,电源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性连接件,背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电性连接件插接以实现灯体与电源盒的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性连接件,电源盒通过下压或推合或旋合的方式卡合在背板上,能够快速拆装电源盒,保证灯具电源维护的便捷性,电源盒卡合在背板上的同时,第一电性连接件和第二电性连接件完成对插,也完成了电源盒与灯体光源模组的电气连接。

面板灯在出货进行包装时,为了节约运输空间,一般是将两个面板灯进行背靠背式安装。而目前市面上电源盒一般是通过上述专利中一样直接安装在面板灯背部,这样两个面板灯在背靠背包装时,电源盒需要占据很大的空间,浪费大量的出货空间,增加运输成本。

因此,对于目前的面板灯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电源盒结构而使包装后能充分利用出货空间、降低运输成本的便于包装及运输的面板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包装及运输的面板灯,包括灯体及能与该灯体相连接的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盒安装在灯体的第一侧壁外侧,所述电源盒的顶部高于灯体顶壁并具有贴着灯体顶壁自边缘向内侧延伸的延长部,且该延长部在竖向上的高度不大于灯体的高度;

两所述面板灯背靠背包装状态下,两面板灯的顶壁相对贴合并部分错位,一个面板灯上的电源盒对应另一个面板灯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布置,且所述电源盒的延长部容置在相应第二侧壁在竖向上构成的高度空间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盒的横截面为倒置的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竖边内侧贴近灯体的第一侧壁布置,该l形结构的横边贴近灯体的顶壁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便于装配,而且可以提供更大的布线空间。

优选地,所述灯体第一侧壁的至少上部成形为自下而上逐渐从边缘向内倾斜的第一斜面,对应的,所述电源盒l形结构的竖边内侧具有与第一斜面相契合的第二斜面。该结构可以为电源件的安装提供更大的空间,对空间利用更加彻底。

为了便于连接,所述灯体的底部具有围绕灯体外侧壁布置并水平延伸的围边,该围边的外缘高于内缘布置,从而使围边内缘处形成下凹的卡槽,所述电源盒的下端具有能卡置并约束在该卡槽中的卡脚。

优选地,所述电源盒包括用于安装电源件的第一盒体及用于容纳电源线的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设于灯体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盒体呈u形结构并围设在第一盒体的外周,所述第一盒体的端部开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一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二盒体的侧壁上具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二开口。第一盒体端部的底部具有向第二盒体延伸的连接片,该连接片托置在第二盒体的底部,连接片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定位柱,对应的,第二盒体的底壁上开有供该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所述第二盒体的中部设置有能将第二盒体的内腔分割为两个相互独立腔体的隔板。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合理分配电源腔体与布线腔体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包括能相互对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底板及与灯体第一侧壁相契合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第一壳体的相应侧壁相契合的第二侧板及水平布置的第一顶板、竖向布置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第一侧板上方并自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对应的,所述第一壳体与该第二侧板相对应的侧壁也自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相互对合处通过卡扣脱卸式扣接。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壳体的覆盖面大于第一壳体的覆盖面,组合前,便于对电源件进行装配,组合后,可对电源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提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装配的可靠性,所述第一底板的外边缘处具有竖向延伸的第四侧板,对应的,所述第三侧板的下边缘处具有供第四侧板插置其中的插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三壳体及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约束在灯体上并竖向延伸,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具有敞口,所述第四壳体为能脱卸式扣置在该敞口上的平板。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可以在相互对合处通过卡扣脱卸式扣接,也可以通过螺钉等其他方式锁紧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在组合前,满足了便于接线的要求,在组合后,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的拆装更为方便,便于后期进行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对电源盒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将其与灯体自身结构合理布置,在两面板灯背靠背包装状态下,两面板灯的顶壁相对贴合并部分错位,一个面板灯上的电源盒对应另一个面板灯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布置,电源盒的延长部容置在相应第二侧壁在竖向上构成的高度空间内,不仅包装方便,且包装过程中不需要在竖向上为电源盒预留包装空间,而只需要在横向上预留一定空间即可,充分利用了出货空间,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面板灯包装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便于包装及运输的面板灯包括灯体1及与该灯体1相连接的电源盒2。电源盒2安装在灯体1的第一侧壁外侧,电源盒2的顶部高于灯体1顶壁12并具有贴着灯体1顶壁12自边缘向内侧延伸的延长部21,且该延长部21在竖向上的高度不大于灯体1的高度。两面板灯100背靠背包装状态下,两面板灯100的顶壁12相对贴合并部分错位,一个面板灯100上的电源盒2对应另一个面板灯100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布置,且电源盒2的延长部21容置在相应第二侧壁在竖向上构成的高度空间内。

本实施例电源盒2的横截面为倒置的l形结构20,该l形结构的竖边内侧贴近灯体1的第一侧壁布置,该l形结构的横边贴近灯体1的顶壁12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便于装配,而且可以提供更大的布线空间。灯体1第一侧壁的上部成形为自下而上逐渐从边缘向内倾斜的第一斜面11,对应的,电源盒2的l形结构的竖边内侧具有与第一斜面11相契合的第二斜面201,该结构可以为电源件2的安装提供更大的空间,对空间利用更加彻底。为了便于连接,灯体1的底部具有围绕灯体1外侧壁布置并水平延伸的围边13,该围边13的外缘高于内缘布置,从而使围边13内缘处形成下凹的卡槽14,电源盒2的下端具有能卡置在该卡槽14中的卡脚22,该卡脚22通过螺钉固定在卡槽14中。本实施例延长部21在竖向上的高度与灯体1去除围边13后的高度相吻合。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盒2包括用于安装电源件的第一盒体23及用于容纳电源线的第二盒体24,第一盒体23设于灯体1第一侧壁的外侧,第二盒体24呈u形结构并围设在第一盒体23的外周,第一盒体23恰好容置在第二盒体24u形结构的开口中,即装配完成状态下,第一盒体23的外侧壁与第二盒体24的两端壁相齐平。第一盒体23的端部开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一开口231,对应的,第二盒体24的侧壁上具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二开口241。第一盒体23端部的底部具有向第二盒体24延伸的连接片232,该连接片232托置在第二盒体24的底部,连接片232上具有竖向设置的定位柱233,对应的,第二盒体24的底壁上开有供该定位柱233穿过的定位孔242。第二盒体24的中部设置有能将第二盒体24的内腔分割为两个相互独立腔体的隔板243。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合理分配电源腔体与布线腔体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第一盒体23包括能相互对合的第一壳体234及第二壳体235,第一壳体234具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底板2341及与灯体1第一侧壁相契合的第一侧板2342,第二壳体235具有与第一壳体234的相应侧壁相契合的第二侧板2351及水平布置的第一顶板2352、竖向布置的第三侧板2353。第二侧板2351连接于第一侧板2342上方并自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对应的,第一壳体234与该第二侧板2351相对应的侧壁也自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第一壳体234与第二壳体235在相互对合处通过卡扣脱卸式扣接。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壳体235的覆盖面大于第一壳体234的覆盖面,组合前,便于对电源件进行装配,组合后,可对电源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了提高第一壳体234与第二壳体235装配的可靠性,第一底板2341的外边缘处具有竖向延伸的第四侧板2343,对应的,第三侧板2353的下边缘处具有供第四侧板2343插置其中的插口2354。第二盒体24包括第三壳体244及第四壳体245,第三壳体244约束在灯体1上并竖向延伸,第三壳体244的顶部具有敞口2441,第四壳体245为能脱卸式扣置在该敞口2441上的平板。第三壳体244与第四壳体245可以在相互对合处通过卡扣脱卸式扣接,也可以通过螺钉等其他方式锁紧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在组合前,满足了便于接线的要求,在组合后,第三壳体244与第四壳体245的拆装更为方便,便于后期进行维护。

本实施例对电源盒2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将其与灯体1自身结构合理布置,在两面板灯100背靠背包装状态下,两面板灯100的顶壁12相对贴合并部分错位,一个面板灯100上的电源盒2对应另一个面板灯100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布置,电源盒2的延长部21容置在相应第二侧壁在竖向上构成的高度空间内,不仅包装方便,且包装过程中不需要在竖向上为电源盒2预留包装空间,而只需要在横向上预留一定空间即可,充分利用了出货空间,降低了运输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