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732发布日期:2020-05-26 17:5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泛光灯造型是基于卤素灯和荧光灯的结构特点,而形成单面发光的泛光照明,卤素灯和荧光灯是360°发光的,光效低,且方向不可控制,通常使用一个反光杯来控制方向和提高正面光效。

而现有户外环境常需要一个空间内同时存在多个泛光灯来照亮不同物体,不仅对于空间密度上有一定的压迫感,并且不能满足环境的多样化和光学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照明灯具,旨在解决目前的泛光灯无法满足环境的多样化和光学精准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户外照明灯具,包括:

散热件,其内形成有容置空间;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第一光学模组,安装于所述散热件的一侧;以及

第二光学模组,安装于所述散热件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至少包括光源板及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的多个led光源,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led光源电性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led光源发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上的乳白罩;所述第二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上的第一透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模组还包括依次设置于其led光源的光路上的第二透镜和二次反光件,所述二次反光件倾斜设置于所述散热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上的乳白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模组还包括依次设置于其led光源的光路上的第二透镜和二次反光件,所述二次反光件倾斜设置于所述散热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上的第一透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上的乳白罩;或者,所述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上的第一透镜;或者,所述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还包括依次设置于其led光源的光路上的第二透镜和二次反光件,所述二次反光件倾斜设置于所述散热件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为小角度透镜或者偏光透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反光件的反光面为光滑面或者纹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分别通过打胶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件的相对两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户外照明灯具还包括u型支架和防水接头,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件的相对两侧连接,所述防水接头穿设所述散热件且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户外照明灯具还包括锁紧旋钮,所述锁紧旋钮用于将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散热件的相对两侧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户外照明灯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户外照明灯具利用led光源体积小、单面发光、可数控的特性,将两个光学模组集成在一个散热件内,并共用一个驱动组件,实现光学精准控制,同时达到双面发光的效果,整灯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择不同的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进行配合;在减少灯具安装数量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庭院内装饰、安防、指示等照明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照明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照明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照明灯具的散热件和u型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照明灯具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照明灯具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照明灯具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照明灯具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四)。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散热件;11-防水接头;12-锁紧旋钮;101-容置空间;102-安装槽;103-安装板;20-光源板;30-led光源;40-乳白罩;41-第一主体部;42-第一安装部;50-小角度透镜;51-第二主体部;52-第二安装部;53-凸起部;60-偏光透镜;61-第三主体部;62-第三安装部;70-第二透镜;80-二次反光件;81-第四主体部;82-第四安装部;83-转接件;90-u型支架;9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照明灯具,该户外照明灯具包括散热件10、驱动组件、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其中,散热件10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01,驱动组件安装于该容置空间101内,第一光学模组安装于散热件10的一侧,第二光学模组安装于散热件10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10作为灯具主体,其大致呈方形,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安装于散热件10的相对两侧上。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电性连接,且用于控制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发光,进而实现双面发光的效果。可选地,散热件10为压铸铝制件,其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4至图7,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至少包括光源板20及设置于光源板20上的多个led光源30,上述驱动组件与led光源30电性连接且用于控制led光源30发光。

本实施例的户外照明灯具利用led光源30体积小、单面发光、可数控的特性,将两个光学模组集成在一个散热件10内,并共用一个驱动组件,实现光学精准控制,同时达到双面发光的效果,整灯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择不同的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进行配合;在减少灯具安装数量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庭院内装饰、安防、指示等照明需求。

在具体应用中,驱动组件可以包括驱动电路板及设置于驱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在散热件10的安装有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的两相对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02,该安装槽102用于安装第一光学模组或第二光学模组。另外,在散热件10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03,该安装板103主要用于安装光源板20,上述容置空间101形成与该安装板103的一侧。在具体应用中,光源板20未设置有led光源30的一侧可粘接于安装板10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30上的乳白罩40,该乳白罩40可实现直接扩散光。具体地,乳白罩40包括第一主体部41和第一安装部42,其中,第一主体部41与安装板103平行设置且罩设于led光源30上,该第一主体部41与led光源30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距离,第一安装部42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部41的相对两端上,且用于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102内。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安装部42插入对应的安装槽102后通过打胶固定于安装槽102内。可选地,该第一光学模组的光束角为120°,可用于需要大角度照亮的物体及区域,如车库门口、路面、庭院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30上的第一透镜。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和图5,第一透镜为小角度透镜50。具体地,该小角度透镜50包括第二主体部51、第二安装部52和多个凸起部53,其中,第二主体部51与安装板103平行设置,第二安装部52固定连接于第二主体部51的相对两端上,且用于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102内,凸起部53形成于第二主体部51靠近led光源30的一侧,该凸起部53的个数与led光源30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即每一凸起部53罩设于对应的led光源30上,该凸起部53朝向对应的led光源30的位置朝内凹陷形成入光面。在具体应用中,第二安装部52插入对应的安装槽102后通过打胶固定于安装槽102内,led光源30和凸起部53均呈阵列状布置。可选地,小角度透镜50可以是多头多颗或是密集型单头,由10°、25°、45°、60°类似角度透镜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光学模组用于重点照亮树木或建筑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第一透镜为偏光透镜60。具体地,该偏光透镜60包括第三主体部61和第三安装部62,其中,第三主体部61与安装板103平行设置且罩设于led光源30上,该第三主体部61与led光源30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距离,第三安装部62固定连接于第三主体部61的相对两端上,且用于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102内。在具体应用中,第三安装部62插入对应的安装槽102后通过打胶固定于安装槽10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光学模组可形成具有一定方向性或异形(椭圆,方形等)的照明区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7,第一光学模组还包括第二透镜70和二次反光件80。其中,光源板20与安装板103垂直设置,且连接于散热件10的侧壁上,led光源30设置于光源板20远离散热件10的侧壁的一侧上;第二透镜70和二次反光件80依次设置于led光源30的光路上,第二透镜70罩设于led光源30上,二次反光件80倾斜设置于散热件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组还包括转接件83,二次光学件包括第四主体部81和第四安装部82,其中,第四主体部81呈倾斜设置,第四安装部82固定连接于第四主体部81的一端上,且用于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102内,第四主体部81的另一端与转接件83第二透镜70连接,第二透镜70的远离第四主体部81的一端与转接件83连接,而转接件83的远离第二透镜70的一端用于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102内,即第四主体部81、第二透镜70和转接件83依次连接。在具体应用中,第四安装部82插入对应的安装槽102后通过打胶固定于安装槽102内,转接件83的一端插入对应的安装槽102后通过打胶固定于安装槽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反光件80倾斜设置的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置。另外,二次反光件80的反光面可以为光滑面,也可以为纹理面,其中,纹理面可以是呈波浪状的表面,也可以是其它凹凸不平的粗糙面等,只需能够实现漫反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组用于照亮路面等低于人眼需要大面积照亮的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30上的乳白罩40,该乳白罩40的具体结构在上面已经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组还包括第二透镜70和二次反光件80,第二光学模组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30上的第一透镜。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70和二次反光件80的具体结构均已在上面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30上的乳白罩40;或者,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还包括罩设于其led光源30上的第一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以为小角度透镜50或者偏光透镜60;或者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均还包括依次设置于其led光源30的光路上的第二透镜70和二次反光件80。在本实施例中,乳白罩40、第一透镜、第二透镜70和二次反光件80的具体结构均已在上面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图4至图7的结构的组合,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也可以采用图4至图7中的一种结构,即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的结构相同。

在具体应用中,整灯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择不同模组进行配合,以扩宽产品的使用环境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分别通过打胶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散热件10的相对两侧上,可实现第一光学模组、第二光学模组与散热件10连接处的防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组和第二光学模组也可以通过卡接、螺钉固定等方式连接于散热件10的相对两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户外照明灯具还包括u型支架90,该u型支架90的两端分别与散热件10的相对两侧连接,该u型支架90起到支撑灯具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在u型支架90的中间区域开设有多个安装孔91,该安装孔91用于供螺钉或螺栓等穿设,以将u型支架90固定于安装面上,该安装面可以是地面等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户外照明灯具还包括防水接头11,该防水接头11穿设散热件10且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即防水接头11的一端用于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防水接头11的另一端用于外接电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水接头11可以提高整灯的防水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户外照明灯具还包括锁紧旋钮12,该锁紧旋钮12用于将u型支架90的两端连接于散热件10的相对两侧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锁紧旋钮12的存在,可实现u型支架90与散热件10的连接处的防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户外照明灯具还可包括智能感应模块,该智能感应模块与驱动模块电性连接。具体地,该智能感应模块可以是红外传感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