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灯罩和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714发布日期:2020-05-26 17:5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防撞灯罩和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灯罩和应用所述防撞灯罩的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通常具备灯壳和灯罩,灯壳上安装有发光模组;灯罩与灯壳连接,并罩合在发光模组上,灯罩用于对保护发光模组。由于灯罩为较为脆弱的部件,当灯罩受到碰撞时,灯罩容易被划伤、开裂及变形,进而影响灯具的使用;如此,难以保证防撞灯罩的使用寿命。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撞灯罩,旨在如何提高防撞灯罩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撞灯罩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设置有容置槽;和

防撞层,所述防撞层设于所述罩体的外表面,所述防撞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漏光孔;

所述罩体与所述防撞层为一体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撞层为弹性材料;

且/或,所述罩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撞层包括与所述罩体连接的多个防撞筋条,多个防撞筋条呈交错设置,并形成多个所述漏光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个防撞筋条背向所述罩体的一侧均形成有导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纵向槽和多个横向槽;

多个横向槽环绕所述罩体的周侧设置,且相邻两个横向槽间隔设置,多个纵向槽与多个所述横向槽均呈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纵向槽间隔设置;

多个防撞筋条与多个所述纵向槽的底壁和多个所述横向槽的底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槽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定位凸块;

且/或,所述横向槽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助力凸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过光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过光部围合形成所述容置槽;

所述安装部的周侧形成有多个定位槽,所述过光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纵向槽和多个横向槽,每一所述纵向槽与每一所述定位槽连通;

多个防撞筋条与多个所述定位槽、多个所述纵向槽的底壁及多个所述横向槽的底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光部邻近所述安装部的外表面还形成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过光部和所述安装部外表面设置,所述密封槽与多个所述纵向槽连通;

所述防撞层还包括密闭筋条,所述密闭筋条设于所述密封槽内,且所述密闭筋条与多个所述防撞筋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光部背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面形成有过光区,所述防撞层对应所述过光区设置有避让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

灯壳,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壁凸设有多个扣位部和对位凸筋,所述对位凸筋与多个所述扣位部间隔设置;

发光模组,设于所述灯壳,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及

所述防撞灯罩,所述容置槽内壁面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容置槽的外壁面设置有对位槽;

所述对位凸筋滑入至所述对位槽内,所述防撞灯罩通过多个卡扣与多个所述扣位部的扣位配合与所述灯壳连接,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所述罩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防撞层的结构,以避免外界物体碰撞罩体,避免罩体的损坏;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所述防撞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漏光孔,以便于导出灯光;又一方面,罩体和防撞层的一体设置,提高防撞灯罩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撞灯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撞灯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具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撞灯罩,应用于灯具中。可以理解地,所述防撞灯罩可包括部分或全部弹性材质,以通过弹性材质的变形,吸收碰撞产生的作用力。具体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撞灯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为图1中防撞灯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为图1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具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3及图4所示,该防撞灯罩,包括:罩体1和设于罩体1的防撞层2。可以理解地,通过在罩体1上设置有防撞层2的结构,以避免罩体1直接与其他物品碰撞,导致罩体1损坏的事故发生。另一方面,灯具包括发光模组4、灯壳3及防撞灯罩,发光模组4设于灯壳3上,防撞灯罩与灯壳3连接,防撞灯罩罩合发光模组4。具体装配结构如下:

罩体1设置有容置槽15;可以理解地,罩体1为罩合在灯具的发光模组4下,以使得发光模组4形成一相对独立的空间,以避免发光模组4被外界的水汽、尘埃及杂质损坏。其中,为了实现发光模组4的光线导出,罩体1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可选地,罩体1为聚碳酸酯材质。

防撞层2设于罩体1的外表面,防撞层2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漏光孔21。可以理解地,防撞层2为防撞材质,如:硅胶或橡胶材质。可选地,防撞层2为橡胶材质。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光线的均匀照射,在防撞层2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漏光孔21,以便于光线从每一漏光孔21导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罩体1与防撞层2为一体设置。可以理解地,为了简化罩体1和防撞层2的装配结构,可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使得罩体1和防撞层2一体设置。例如:通过对应的模具分别热塑成型罩体1和防撞层2,然后,在将防撞层2二次加热后,热塑成型在罩体1上;其中,为了增强罩体1和防撞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使得罩体1的表侧形成有槽道或凸销,以增大防撞层2与罩体1之间的附着强度。

可选地,罩体1和防撞层2之间也可通过粘胶粘合固定。在可实现罩体1和防撞层2一体设置的前提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在罩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撞层2的结构,以避免外界物体碰撞罩体1,避免罩体1的损坏;另一方面,通过采用防撞层2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漏光孔21,以便于导出灯光;又一方面,罩体1和防撞层2的一体设置,提高防撞灯罩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撞层2为弹性材料;可以理解地,防撞层2为橡胶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罩体1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性材料。可以理解地,罩体1为聚碳酸酯;或,罩体1为亚克力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撞层2包括与罩体1连接的多个防撞筋条(图未标识),多个防撞筋条呈交错设置,并形成多个漏光孔21。可以理解地,多个防撞筋条包括多个纵向槽131和多个横向槽13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多个防撞筋条交错设置形成多个漏光孔21的结构,以使得多个防撞筋条遍布于罩体1的外表面,以实现罩体1的全面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个防撞筋条背向罩体1的一侧均形成有导斜面。可以理解地,在每一防撞筋条背向罩体1的一侧面形成有导斜面的结构,当有外界物体撞击到防撞筋条时,通过导斜面导向外界物体,使得外界物体的撞击方向偏移,进而使撞击在防撞筋条的作用力分散。

另一方面,由于在每一防撞筋条背向罩体1的一侧面形成有导斜面的结构,以使得防撞筋条具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以增加防撞筋条的厚度,进而避免外界物体撞击到罩体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罩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纵向槽131和多个横向槽133;多个横向槽133环绕罩体1的周侧设置,且相邻两个横向槽133间隔设置,多个纵向槽131与多个横向槽133均呈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纵向槽131间隔设置;多个防撞筋条与多个纵向槽131的底壁和多个横向槽133的底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在罩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纵向槽131和多个横向槽133的结构,多个防撞筋条与多个纵向槽131的底壁和多个横向槽133的底壁连接,通过多个纵向槽131和多个横向槽133实现定位每一防撞筋条,以实现防撞筋条的稳定安装。

可以理解地,每一防撞筋条分别与每一纵向槽131的底壁和每一横向槽133的底壁连接,以使得多个防撞筋条交错设置,以形成多个漏光孔21。

在本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多个防撞筋条包括多个横向筋条22和多个纵向筋条23,多个纵向筋条23与多个横向筋条22呈交错设置,以形成多个漏光孔21。

在本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结合图2所示,横向筋条22背向过光部13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一导斜面221和第二导斜面222,第一导斜面221和第二导斜面222呈角度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纵向筋条23背向过光部13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一导向面231和第二导向面232,第一导向面231和第二导向面232呈角度设置。

每一横向筋条22与每一纵向槽131的底壁连接,每一纵向筋条23与每一横向槽133的底壁连接,以使多个横向筋条22与多个纵向筋条23围合形成多个漏光孔2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纵向槽131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定位凸块132;可以理解地,在纵向槽131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定位凸块132,定位凸块132用于增大与纵向筋条23的连接面积,使得纵向筋条23稳定设置在纵向槽131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横向槽133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助力凸块134。可以理解地,在横向槽133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助力凸块134,定位凸块132用于增大与横向筋条22的连接面积,使得横向筋条22稳定设置在横向槽133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罩体1包括安装部12和与安装部12连接的过光部13,安装部12与过光部13围合形成容置槽15;

安装部12的周侧形成有多个定位槽121,过光部13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纵向槽131和多个横向槽133,每一纵向槽131与每一定位槽121连通;

多个防撞筋条与多个定位槽121、多个纵向槽131的底壁及多个横向槽133的底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防撞筋条与多个定位槽121、多个纵向槽131的底壁及多个横向槽133的底壁连接的结构,以通过设置定位槽121,提高防撞筋条与安装部12和过光部13的连接面积,增强罩体1和防撞层2的连接筋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光部13邻近安装部12的外表面还形成有密封槽14,密封槽14环绕过光部13和安装部12外表面设置,密封槽14与多个纵向槽131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撞层2还包括密闭筋条24,密闭筋条24设于密封槽14内,且密闭筋条24与多个防撞筋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层2还设置有密闭筋条24,密闭筋条24密封槽14环绕过光部13和安装部12外表面设置,如此,当罩体1和防撞层2共同安装至灯具的灯壳3上时,密闭筋条24与灯壳3抵接,以使得密闭筋条24与灯壳3密闭。可以理解地,灯壳3设置有安装槽31,当防撞灯罩设于安装槽31内,密闭筋条24与安装槽31的槽壁抵接,以使得密闭筋条24密封防撞灯罩与安装槽31槽壁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密封槽14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对位凸块141。可以理解地,在密封槽14的底壁凸设有多个对位凸块141,对位凸块141用于增大与密闭筋条24的连接面积,使得密闭筋条24稳定设置在密封槽14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闭筋条24背向过光部13和安装部12的一侧面凸设有密封筋241,密封筋241环绕密闭筋条24设置。可以理解地,在密闭筋条24的外侧面设置有环绕密闭筋条24设置密封筋241,以增强密闭筋条24与安装槽31槽壁之间的紧密强度,提高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过光部13背向安装部12的一侧面形成有过光区135,防撞层2对应过光区135设置有避让空间2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过光部13形成有过光区135,并使得防撞层2对应过光区135设置有避让空间25的结构,以使得光线能够通透过过光区135导出至避让空间2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灯具,结合图4所示,该灯具包括灯壳3、发光模组4、和防撞灯罩,该防撞灯罩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灯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灯壳3设置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底壁凸设有多个扣位部311和对位凸筋314,对位凸筋314与多个扣位部311间隔设置,每一扣位部311与安装槽31的侧壁形成限位空间31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光模组4设于灯壳3,并位于安装槽31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防撞灯罩的容置槽15内壁面设置有多个卡扣122,容置槽15的外壁面设置有对位槽16。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对位凸筋314滑入至对位槽16内,防撞灯罩通过多个卡扣122与多个扣位部311的扣位配合与灯壳3连接,容置槽15周缘限位空间312,防撞灯罩的外壁面与容置槽15的槽壁抵接,安装槽31与容置槽15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扣位部311设置有扣位孔313,防撞灯罩与灯壳3连接,以使每一卡扣12限位于每一扣位孔313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散热器6,散热器6与发光模组4贴合,并位于发光模组朝向壳体的一侧。可以理解地,散热器6为铝合金材质,散热器6上设置有多个散热槽(图未标识),以增大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