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9064发布日期:2020-05-08 13:4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



背景技术:

灯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而现有的led灯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缺点:1、无法实现远程控制,比如出门忘记关灯,灯只能一直亮着,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2、使用安全性较低;3、灯管开启的方式比较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旨在与传统灯管相比,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可以通过手机zigbee协议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比如出门忘记关灯,可以通过手机就将灯关掉,又比如需要提前开灯,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可以通过人体感应控制,他可以通过感应人体的距离进行开灯关灯操作,不易发生漏电或者产生火花的情况,使用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所述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包括灯管、灯座和led灯珠,所述灯管内腔顶部镶嵌有灯座,所述灯座下表面镶嵌有led灯珠,且led灯珠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灯管一端固定插接有一号绝缘罩,所述灯管另一端固定插接有二号绝缘罩,所述一号绝缘罩内腔固定安装有镇流器,所述镇流器的电流输出端与led灯珠的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镇流器一侧通过导线连接有雷达感应器,且雷达感应器的电流输出端与镇流器的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二号绝缘罩内腔安装有zigbee控制模块,且zigbee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镇流器的电流输入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一号绝缘罩和二号绝缘罩一侧表面均镶嵌有触针,且触针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zigbee控制模块和雷达感应器的电流输入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一号绝缘罩和二号绝缘罩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一号绝缘罩和二号绝缘罩表面均通过滑槽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端表面均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所述一号绝缘罩和二号绝缘罩一侧表面两端均镶嵌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位于触针两侧,所述支撑弹簧与防护罩相互配合。

可选的,所述灯管为真空结构,且灯管内填充有氙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与传统灯管相比,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可以通过手机zigbee协议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比如出门忘记关灯,可以通过手机就将灯关掉,又比如需要提前开灯,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

、本实用新型,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可以通过人体感应控制,他可以通过感应人体的距离进行开灯关灯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易发生漏电或者产生火花的情况,使用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管;101、灯座;102、led灯珠;2、一号绝缘罩;201、二号绝缘罩;3、镇流器;301、雷达感应器;302、zigbee控制模块;303、散热口;4、触针;5、滑槽;501、防护罩;502、支撑弹簧;503、通孔;6、氙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所述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包括灯管1、灯座101和led灯珠102,所述灯管1内腔顶部镶嵌有灯座101,所述灯座101下表面镶嵌有led灯珠102,且led灯珠102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灯管1一端固定插接有一号绝缘罩2,所述灯管1另一端固定插接有二号绝缘罩201,所述一号绝缘罩2内腔固定安装有镇流器3,所述镇流器3的电流输出端与led灯珠102的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镇流器3一侧通过导线连接有雷达感应器301,且雷达感应器301的电流输出端与镇流器3的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二号绝缘罩201内腔安装有zigbee控制模块302,且zigbee控制模块302的电流输出端与镇流器3的电流输入端相连,在使用时通过挤压防护罩501,从而可将触针4从通孔503内冒出,触针4冒出后使灯管1通过两端的触针4与卡座进行连接,电源接通后,可通过led灯珠102进行照明,其中led灯珠102连接有(40-60w)x2型的镇流器3,电源接后镇流器3就会自感产生高压加在灯管1的内腔的led灯102上,从而使led灯102工作更加的稳定,且灯管1为真空结构,并填充有氙气6,可增加灯管1的亮度,同时氙气6无法进行助燃,当发生短路时,无法产出火花,使用更加的更加的安全,通过rcwl-0516型的雷达感应器301感应到人体移动时,可自动对led灯102进行开启和闭合,使用更加的方便,同时通过开关将led灯102开启后,雷达感应器301无法进行关闭,cc2530型的zigbee控制模块302与室内的wifi网络机箱内连接,并于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利用zigbee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该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zigbee方案,提供smt与dip接口,可直接连接ttl接口设备,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功能,低功耗设计,最低功耗小于1ma,提供6路i/o,可实现数字量输入输出、脉冲输出,其中有3路i/o,可实现模拟量采集、脉冲计数等功能,从而可使使用时通过手机与zigbee控制模块302进行连接,从而可方方便使用者通过手机远程对led灯102的开启和闭合进行远程遥控,使用更加的方便,通过散热口303可使一号绝缘罩2和二号绝缘罩201内的热量排出,从而起到降温散热的效果。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所述一号绝缘罩2和二号绝缘罩201一侧表面均镶嵌有触针4,且触针4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zigbee控制模块302和雷达感应器301的电流输入端相连,通过触针4可将电流引流行zigbee控制模块302和雷达感应器301内。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所述一号绝缘罩2和二号绝缘罩20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一号绝缘罩2和二号绝缘罩201表面均通过滑槽5连接有防护罩501,所述防护罩501表面均开设有通孔503,通过滑槽5可使防护罩501在一号绝缘罩2和二号绝缘罩201上移动。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所述一号绝缘罩2和二号绝缘罩201一侧表面两端均镶嵌有支撑弹簧502,且支撑弹簧502位于触针4两侧,所述支撑弹簧502与防护罩501相互配合,通过支撑弹簧502对绝缘罩进行支撑,从而可使支撑罩被压下后自动弹起。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所述灯管1为真空结构,且灯管1内填充有氙气6,灯管1为真空结构,并填充有氙气6,可增加灯管1的亮度,同时氙气6无法进行助燃,当发生短路时,无法产出火花,使用更加的更加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所述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包括灯管、灯座和led灯珠,所述灯管内腔顶部镶嵌有灯座,所述灯座下表面镶嵌有led灯珠,且led灯珠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灯管一端固定插接有一号绝缘罩。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灯管相比,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可以通过手机zigbee协议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比如出门忘记关灯,可以通过手机就将灯关掉,又比如需要提前开灯,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zigbee及雷达感应双控制的led灯管可以通过人体感应控制,他可以通过感应人体的距离进行开灯关灯操作,不易发生漏电或者产生火花的情况,使用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灯管1,灯座101,led灯珠102,一号绝缘罩2,二号绝缘罩201,镇流器3,雷达感应器301,zigbee控制模块302,散热口303,触针4,滑槽5,防护罩501,支撑弹簧502,通孔503,氙气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