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LED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9129发布日期:2020-04-21 17:5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LED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结构led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led光源模组的组成零件为外壳16、压镜环19、第一透镜安装支架17、第二透镜安装支架18、pcba铜板5和螺丝10,如图1中led光源模组的安装结构图所示,led光源模组的外壳16通过螺丝10与pcba铜板5安装连接,如图2中led光源模组的结构剖面图所示,外壳16内部为中空结构,靠近外壳顶部出光口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透镜组件1的安装结构,第一透镜组件1放置于安装结构内并通过旋转压镜环19压紧固定第一透镜组件1;第一透镜组件1的安装结构的下方设有第一透镜安装支架17,第一透镜安装支架17上下表面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二透镜组件2,第一透镜安装支架17通过螺丝10锁紧固定于外壳16;第一透镜安装支架17下方设有第二透镜安装支架18,第二透镜安装支架18用于安装第三透镜组件,第三透镜组件包括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第二透镜安装支架18上方安装有第三透镜3,下方安装有第四透镜4,并且第二透镜安装支架18通过螺丝10锁紧固定于外壳16。

对于现有技术的led光源模组,其压镜环和外壳均为金属材料,第一透镜组件为玻璃材料,第一透镜组件与压镜环和外壳的接触属于硬接触,当led模组受到外力作用或者第一透镜组件受到热胀冷缩作用时,容易造成第一透镜组件破裂或松动;当led光源模组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安装支架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变形,同时第二透镜组件受到热胀冷缩作用,因此容易造成第二透镜组件破裂或脱落;同样地,第二透镜安装支架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变形,同时第三透镜组件受到热胀冷缩作用,因此容易造成第三透镜组件破裂或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结构led光源模组,减少了透镜组件在外力作用和工作高温环境热胀冷缩的作用下破裂或脱落的风险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结构led光源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下壳和安装led芯片的基板,所述上壳和下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下壳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透镜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下壳一体成型,且其上设有多个与led芯片相对应的通光孔,透镜组件设于通光孔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安装透镜组件的安装结构与下壳一体成型,led光源模组安装结构简易,制成工艺简单,上壳和下壳大小厚度都比现有技术中透镜安装支架大,所以上壳和下壳在受到相同外力大小情况下,上壳和下壳的变形量比透镜安装支架小,甚至消除变形的隐患,而且新型led光源模组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受热胀冷缩作用的情况下,上壳和下壳起到散热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透镜,避免透镜的破裂或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通光孔为倒梯形通光孔,所述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安装于倒梯形通光孔上方,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安装于倒梯形通光孔下方。

安装结构设有多个通光孔,所述通光孔为倒梯形通光孔,倒梯形通光孔的上边长度大于下边长度,所述的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第一透镜组件安装于倒梯形通光孔上方,第二透镜组件安装于倒梯形通光孔下方,这样的结构散热效果显著,减少透镜和安装结构因热胀冷缩作用和外力作用变形而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的下表面和/或所述下壳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第三透镜组件的第三安装结构。

用于安装第三透镜组件的第三安装结构设于上壳的下表面或者设于下壳的上表面或者设于上壳的下表面和下壳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第四透镜组件的第四安装结构。

所述第四透镜组件通过第四安装结构安装于上壳内部中空结构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组件为一体式透镜。

第一透镜组件为一体式透镜且安装于安装结构的倒梯形通光孔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安装结构包括设于上壳顶部出光口内侧的凸缘及设于上壳内的压紧固定装置,所述凸缘及压紧固定装置分别用于固定第四透镜组件的上下位置。

第四安装结构包括设于上壳顶部出光口内侧的凸缘及设于上壳内的压紧固定装置,将第四透镜组件放置于上壳第四安装结构处,凸缘及压紧固定装置分别用于固定第四透镜组件的上下位置,使得第四透镜组件限位在上壳内部中空处。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固定装置包括若干压板、硅胶垫和固定件,所述压板设于第四安装结构内壁,所述硅胶垫通过固定件与压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新增了具有软性和弹性的压缩硅胶垫,压缩硅胶垫通过固定件与压板连接。led光源模组中压板和上壳均为金属材质,第四透镜组件为玻璃材质,增加压缩硅胶垫使得第四透镜组件和第四安装结构的接触由硬接触变成软接触,有效地缓冲第四透镜受到外力所承受的力膨胀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为片状或者环状。

片状压板和压缩硅胶垫通过固定件组合成一个整体组件后安装固定于第四安装结构指定位置,或者将压板和压缩硅胶垫做成环状结构,环状压板和环状压缩硅胶垫通过固定件组合成一个整体组件后安装固定于第四安装结构指定位置,都能起到有效缓冲第四透镜受到外力所承受的力膨胀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下壳和压板均为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上壳和下壳都是金属材料,同时它们厚度都比现有技术中透镜安装支架大,所以上壳和下壳在受到相同外力大小情况下,上壳和下壳的变形量比现有技术中的透镜安装支架变形量小,甚至消除变形的隐患,金属材料的上壳和下壳散热效果显著,减小led模组在高温工作状态下受热胀冷缩作用的影响,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透镜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镜组件包括两个第三透镜,所述一个第三透镜安装于上壳下表面,另一个第三透镜安装于下壳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透镜组件为两个第三透镜,其中一个第三透镜安装于上壳下表面,另一个第三透镜安装于下壳上表面,且两个第三透镜间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pcba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上壳和下壳都是金属材质,同时厚度比透镜安装支架厚,所以在上壳和下壳都受到相同外力大小的情况下,上壳和下壳的变形量比现有技术透镜支架小,甚至消除变形的隐患,从而有效地保护透镜组件,避免破裂或脱落。

2.安装结构与下壳一体成型,led光源模组安装结构简单,制成工艺简单,且安装结构为金属材质制得,本实用新型在高温工作状态散热效果显著,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透镜组件,避免透镜的破裂或脱落。

3.led光源模组压板和上壳均为金属材质,第四透镜组件为玻璃材质,增加压缩硅胶垫使得第四透镜组件和第四安装结构的接触由硬接触变成软接触,有效地缓冲第四透镜组件受到外力所承受的变形作用。

4.采用与上壳和下壳一体成型的安装结构固定安装透镜,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透镜安装支架的组件,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减少了安装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6为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图7为第四安装结构的剖面图。

图8、9为第四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图10为第三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3所示为一种新型结构led光源模组的外部结构图,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26、下壳27和带有多个led芯片的基板5。如图4所示为光源模组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其中,上壳26和下壳27通过螺丝固定件10连接固定后,其下壳27再与pcba基板5连接固定。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其中所述上壳26和下壳27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下壳27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透镜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下壳一体成型,且其上设有多个与led芯片相对应的通光孔,透镜组件设于通光孔上。

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26、下壳27和带有led芯片的基板5,透镜组件安装于下壳内部的安装结构处,且安装结构与下壳一体成型,安装结构上设有多个与led相对应的通光孔,通光孔对应部分安装有透镜组件,led发出的光依次透过透镜组件、第三透镜组件2和第四透镜组件1射出光源模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光孔为倒梯形通光孔,所述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组件3和第二透镜组件4,所述第一透镜组件3安装于倒梯形通光孔上方,所述第二透镜组件4安装于倒梯形通光孔下方。

倒梯形通光孔内部为中空结构,倒梯形的上边长度大于下边长度,如图6所示为安装结构的分解图,安装结构包括下壳27、第一透镜组件3和第二透镜组件4,第一透镜组件3为一体式透镜,整个一体式透镜安装在倒梯形通光孔上方,第二透镜组件4逐个安装在倒梯形通光孔下方的中空结构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下表面和/或所述下壳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第三透镜组件2的第三安装结构。

本实施例中,上壳下表面和下壳上表面均设有用于安装第三透镜组件2的第三安装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安装第三透镜组件2的第三安装结构可设于上壳下表面,或者设于下壳上表面。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第四透镜组件1的第四安装结构。

所述第四透镜组件1通过第四安装结构安装于上壳26内部中空结构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第四安装结构的剖面图,所述第四安装结构包括设于上壳26顶部出光口内侧的凸缘30及设于上壳26内的压紧固定装置,所述凸缘30及压紧固定装置分别用于固定第四透镜组件1的上下位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固定装置包括若干压板29、硅胶垫28和固定件10,所述压板29设于第四安装结构内壁,所述硅胶垫28通过固定件10与压板连接。具体地,固定件10为螺丝,压板29为金属材质。

第四安装结构包括设于上26顶部出光口内侧的凸缘30及设于上壳26内的压紧固定装置,具体地,压紧固定装置包括压板29、硅胶垫28和螺丝10,螺丝10将压板29和硅胶垫28连接固定,将第四透镜组件1放置于上壳26第四安装结构处,凸缘30及压板29和硅胶垫28分别固定第四透镜组件1的上下位置,使得第四透镜组件1限位在上壳内部中空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29为片状或者环状。

压板29为片状时,相对应的硅胶垫28也为片状结构,如图8所示为第四安装结构的分解图,第四安装结构分解后包括上壳26、第四透镜组件1、片状压板29、片状硅胶垫28、螺丝10,其中片状压板和片状硅胶垫通过螺丝一一对应连接固定并安装在上壳出光口边缘内侧处。

压板29也可设计为环状,相对应的硅胶垫28也为环状结构,如图9所示为第四安装结构的分解图,第四安装结构分解后包括上壳26、第四透镜组件1、环状压板29、环状硅胶垫28、螺丝10,其中环状压板和环状硅胶垫通过至少两个螺丝连接固定并安装在上壳出光口环内侧。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组件2包括两个第三透镜,一个第三透镜安装于上壳下表面,另一个第三透镜安装于下壳上表面。

如图10为第三安装结构的分解图,第三安装结构包括上壳26、下壳27和第三透镜组件2,其中将上壳26和下壳27分解开,上壳26下表面安装有第三透镜,下壳27上表面安装有第三透镜。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壳26、下壳27和压板29为金属材质

安装结构与下壳一体成型,安装结构为金属材质,下壳26、下壳27和压板29均可采用铜铝合金,基板为pcba铜板。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