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0588发布日期:2020-06-30 20: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日益接收利用3d打印依据个性喜好进行设计生产。与此同时,室内布置的个性化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其中就包括对家具灯饰的个性设置。目前的灯具生产设置还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灯具丰富文化内涵,强烈的时代特征的追求。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增多,个性定制,智能控制,多功能化,简约风格,环保节能的灯具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

目前的灯具市场虽然有众多的只能控制,多功能化及造型多样化,也有面对客户的高端定制的灯具,但仍然存在多种问题。例如,灯具设计后,依然需要厂家的开发模具,然后批量生产,这将导致产品的开发时间长,成本高,更新时间长,如果厂家高成本开发的灯具不受市场欢迎,将会导致厂家的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例如,目前的灯具控制方式单一,只能到达固定的位置开启,有时甚至违背人的意愿。例如,目前的灯具功能单一,造成了对房间实用空间的浪费。

随着国家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及搭理推广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扶持。社会将形成一批3d打印机,uv印刷机智能设备的新型劳动力。灯具的制造也将是新的生产技术,新的工艺流程,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原有的灯具产品或灯具的制造模式,将不再适合智能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不再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方便进行diy式的,功能丰富的,控制和使用方式多样化的智能一体组合灯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灯罩的款式单一,灯具本身的功能的单一及延展性低,以及控制方式单一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安装于上壳体端面上的发光组件,设置于上壳体端面上的灯罩孔,设置于灯罩孔下方的灯罩夹,相间隔设置于下壳体内表面的凸台与凹槽,安装于下壳体内的电源主板与控制模块,安装在下壳体的至少一个功能模块;

所述凸台设置有阵列盲孔,所述凹槽为平面;

所述电源主板与控制模块通过与阵列盲孔相配合的自攻螺丝固定于下壳体上;

所述电源主板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于发光组件;

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板状安装模块和黏胶安装模块;

所述板状安装模块通过与阵列盲孔相配合的自攻螺丝固定于下壳体上;

所述黏胶安装模块通过黏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优选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上壳体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阵列通孔,所述板状安装模块包括负离子发生模块,所述黏胶安装模块包括风扇模块,所述风扇模块与负离子发生模块分别电连接于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超声波灭蚊模块,和/或蓝牙音箱模块。

作为优选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于各个所述功能模块,以控制各个所述功能模块的启动/关闭;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射频遥控子模块,以射频信号传输控制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wi-fi通信子模块,以无线传输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语音子模块,

作为优选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于上壳体中的灯安装座,固定于灯安装座的led灯板,设置于灯安装座内的led驱动板;

所述led灯板电连接于led驱动板,所述led驱动板电连接于所述电源主板。

作为优选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可替换led灯板地固定于所述灯安装座的转接固定座,螺杆,螺纹转接接头,灯泡;

所述螺杆连接固定所述转接固定座与螺纹转接接头,所述灯泡通过螺纹电连接并固定于所述螺纹转接接头;

所述螺纹转接头电连接于所述电源主板与控制模块;

所述led驱动板与电源主板为插拔电连接;

所述螺杆为直螺杆或直角螺杆。

作为优选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下壳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侧板,所述上壳体侧面设置有挂壁安装孔与第一导线孔,所述下壳体设置有挂壁固定夹,所述挂壁固定夹与挂壁安装孔位置相对应;

所述下壳体下端面设置有吊装孔与第二导线孔。

作为优选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灯罩夹为圆柱弹簧固定夹,所述灯罩孔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穿过尺寸,所述灯罩夹位于第二通孔下方。

作为优选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于侧板处设置有组装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再通过设置于位于中心两侧的两组用于固定灯罩的灯罩孔与灯罩夹,用户或厂家三维打印灯罩,仅需要在灯罩上设置于灯罩孔位置和尺寸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柱,即可以将灯罩固定于所述灯座上;通过阵列盲孔与自攻螺钉的配合,以及通过凸台和凹槽的间隔设置,使得各个电路板结构的功能模块与非电路板结构通用地固定于灯座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基于灯座在多功能上的开发,产生了功能可组合的效果,并使灯罩便利地设置和安装,摒弃了灯具整体更新换代的模式,允许对灯罩和功能模块的个性配制与部分升级更新,降低了生产设计的难度,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多样性和时尚性的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实现通用、快速与牢固的灯罩安装结构;允许用户自行选择功能组合,以至于自己组装功能模块,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个性;并包含了远程、近程控制方式,使用方便便捷;且灯座能兼容吊顶、壁式和台式三种安装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灯罩孔3,灯罩夹4,凸台5,凹槽6,阵列盲孔7,电源主板8,控制模块9,阵列通孔10,负离子发生模块11,风扇模块12,超声波灭蚊模块13,蓝牙音箱模块14,射频遥控子模块15,wi-fi通信子模块16,语音子模块17,灯安装座18,led灯板19,转接固定座20,螺杆21,螺纹转接接头22,灯泡23,挂壁固定夹24,挂壁安装孔25,第一导线孔26,吊装孔27,第二导线孔28,组装通孔29,led驱动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包括:上壳体1,与上壳体1配合的下壳体2,安装于上壳体1端面上的发光组件,设置于上壳体1端面上的灯罩孔3,设置于灯罩孔3下方的灯罩夹4,相间隔设置于下壳体2内表面的凸台5与凹槽6,安装于下壳体2内的电源主板8与控制模块9,安装在下壳体2的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所述凸台5设置有阵列盲孔7,所述凹槽6为平面;所述电源主板8与控制模块9通过与阵列盲孔7相配合的自攻螺丝固定于下壳体2上;所述电源主板8与控制模块9电连接于发光组件;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板状安装模块和黏胶安装模块;所述板状安装模块通过与阵列盲孔7相配合的自攻螺丝固定于下壳体2上;所述黏胶安装模块通过黏胶安装于所述凹槽6内。具体地有,上壳体1为正方体结构,以便于获得更多的空间设置功能模块。发光组件设置于上壳体1端面的中心,再通过设置于位于中心两侧的两组用于固定灯罩的灯罩孔3与灯罩夹4,形成光源对灯罩的照射,用户或厂家在使用三维打印设计个性的灯罩时,仅需要在灯罩上设置于灯罩孔3位置和尺寸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柱,即可以将灯罩固定于所述灯座上,固定的方式方便快捷,并稳定牢固。通过阵列盲孔7与自攻螺钉的配合可以使得各个电路板结构的功能模块的自由组装,通过凸台5和凹槽6的间隔设置,使非电路板结构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黏胶的方式自由组装到凹槽6内,并且在设置功能模块的时候也可以设置与凹槽6宽度相配合的底座,则在安装时,该底座可以扣合到底座上,并夹持于两凸台5之间。总体上,所述灯座在多功能可发光的灯座基础上,设置了通用、快速与牢固的灯罩安装结构,以使得用户或厂家通过三维打印等方式自行设计并生产灯罩,实现灯具的个性化设置及选择,减少重复设计与生产,灯具不满足审美要求时,仅仅需要更换灯罩即可以满足需求。所述灯座还通过模块化的安装结构,允许用户自行选择功能组合,以至于自己组装功能模块,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个性。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上壳体1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阵列通孔10,所述板状安装模块包括负离子发生模块11,所述黏胶安装模块包括风扇模块12,所述风扇模块12与负离子发生模块11分别电连接于电源模块。该结构增加所述灯座的功能,使得灯座能产生空气负离子,并通过风扇与阵列通孔10促进空气的流通,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由于设置了所述凹槽6,风扇可以沿水平方向通过黏胶的方式固定,得以拓展功能模块的安装方式。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超声波灭蚊模块13,和/或蓝牙音箱模块14。该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所述灯座的功能,使灯座能产生超声波产生灭蚊的效果,并且能播放音乐等声音信息。为了方便声音信号的传出,蓝牙音箱模块14与超声波灭蚊模块13可以采用黏胶的固定方式,以使其声音播放方向为水平方向。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控制模块9电连接于各个所述功能模块,以控制各个所述功能模块的启动/关闭;所述控制模块9包括射频遥控子模块15,以射频信号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控制模块9还包括wi-fi通信子模块16,以无线传输控制信息。控制模块9一方面能控制发光组件的开和关,还能控制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和关,拓展了各个功能使用的灵活性;射频遥控子模块15可以和配合的射频遥控器通讯,实现射频遥控控制,允许室内近距离控制。wi-fi通信子模块16允许灯座连接到无线路由器,并进一步和手机app端通信,实现app端的远程控制。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控制模块9还包括语音子模块17,通过设置麦克风以及语音处理电路,并利用到wi-fi通信子模块16,实现通过与预先的录制语音配对产生开关控制信号,并进一步控制发光组件与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和关,进一步拓展了控制的方式,使得在找不到遥控器或者手机的情况下,快速控制发光组件和功能模块的运作。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于上壳体1中的灯安装座18,固定于灯安装座18的led灯板19,设置于灯安装座18内的led驱动板30;所述led灯板19电连接于led驱动板30,所述led驱动板30电连接于所述电源主板8。该结构采用led作为发光组件,提高灯具的耐用性和降低能耗。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可替换led灯板19地固定于所述灯安装座18的转接固定座20,螺杆21,螺纹转接接头22,灯泡23;所述螺杆21连接固定所述转接固定座20与螺纹转接接头22,所述灯泡23通过螺纹电连接并固定于所述螺纹转接接头22;所述螺纹转接头电连接于所述电源主板8与控制模块9;所述led驱动板30与电源主板8为插拔电连接;所述螺杆21为直螺杆或直角螺杆。由于转接固定座20与led灯板19有相近的结构,两者可替换地通过螺纹安装于上壳体1的灯安装孔内,当专用转接固定座20的时候,使得该灯座能使用户自行选择实用原有的led灯板19,还是使用更换便捷性更好的螺纹灯泡23。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下壳体2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侧板,所述上壳体1侧面设置有挂壁安装孔25与第一导线孔26,所述下壳体2设置有挂壁固定夹24,所述挂壁固定夹24与挂壁安装孔25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壳体2下端面设置有吊装孔27与第二导线孔28。该结构允许所述灯座拥有多种安装方式,包括台式放置、挂壁安装和吊顶安装,满足用户对灯具的使用需要。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灯罩夹4为圆柱弹簧固定夹,所述灯罩孔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穿过尺寸,所述灯罩夹4位于第二通孔下方。具体地有,第一通孔为圆孔,第二通孔为条形孔,设置灯罩的固定杆时,仅需要设置第二通孔穿过尺寸的圆杆,并在圆杆的端部设置第一通孔穿过尺寸的圆柱端头,该固定杆可从第一通孔进入到灯座的内部,再平移后使圆杆移动到第二通孔处,并使圆柱端头夹紧于灯罩夹4,由于灯罩夹4是圆柱弹簧固定夹,能夹持主圆柱端头,第二通孔由于穿过尺寸较小,将达到固定紧灯罩的固定杆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灯座,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于侧板处设置有组装通孔29。该结构方便了凸台5与凹糟的结构布满下壳体2内表面,增加多功能模块的布置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