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脚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865发布日期:2020-06-26 21:5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地脚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脚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地脚灯。



背景技术:

地脚灯在照明领域应叫作入墙灯,在室内安装时距地0.3m较为适宜,其通常采用的光源有节能灯,白炽灯,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已开始大量的采用led灯作为其照明光源,采用铸铝、钢化玻璃,供人夜间少量活动用。如去卫生间,夜晚如果开普通灯会影响别人休息,地脚灯则不会。一般医院病房均设有,同时还适用于广场、园林、街道照明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地脚灯不能够在不借助外界工具的情况下将地脚灯与外置的墙体进行快速拆装,从而不利于后续快速的更换和维修,同时还缺少防撞结构,在外界物品撞击过程中极易增加地脚灯的破损机率,另外,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地脚灯还不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和防尘处理,从而使得地脚灯使用寿命缩减,因而还需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脚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地脚灯,包括灯壳和透明面罩,所述灯壳左右侧均水平一体成型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底部均滑套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里端和套筒内底部间一体成型设有弹簧ⅰ,两个所述插接杆外壁均一体成型设有拨块,两个所述套筒外壁前侧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弹簧ⅱ,两个所述弹簧ⅱ前端间共同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撞透明护罩,所述防撞透明护罩侧部开设有蜂窝散热孔,所述防撞透明护罩内壁侧部还粘固有圆形防尘网,所述灯壳内底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灯壳内部还分别通过螺钉安装有前后排列分布的铝基板本体和电路板本体,所述铝基板本体的前端面等距焊接有led灯珠,所述透明面罩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的前端,且所述灯壳侧壁还等距开设有散热槽孔。

此项设置地脚灯使用前,在靠近地面的墙体上预先开设有矩形的安装腔,并预先在安装腔的左右内壁钻上与插接杆相匹配的插接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撞透明护罩为半圆形,且其开口处粘固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撞透明护罩覆盖在灯壳前侧。

此项设置借助弹簧ⅱ和半圆形的防撞透明护罩以及防滑橡胶垫的配合能够起到防撞的效果,从而有利于从地脚灯外部对其进行防撞保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电性连接于铝基板本体,所述铝基板本体电性连接于led灯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壳前端外壁安装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本体。

此项设置蓄电池、铝基板本体、电路板本体、led灯珠和光线传感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在靠近地面的墙体上预先开设有矩形的安装腔,并预先在安装腔的左右内壁钻上与插接杆相匹配的插接槽,随后按压两个拨块使其向一起聚拢,待两个插接杆正对对应的插接槽时候则松开两个拨块,使得两个插接杆与对应的插接槽自然插接,这样便能够实现地脚灯和墙体的快速安装,后续拆卸更换或者维修的时候也能够在不借助外界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实现拆卸,在两个套筒外壁前侧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弹簧ⅱ,两个弹簧ⅱ前端间共同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撞透明护罩,防撞透明护罩开口处的防滑橡胶垫与墙体外壁接触,借助弹簧ⅱ和防撞透明护罩以及防滑橡胶垫的配合能够起到防撞的效果,从而有利于从地脚灯外部对其进行防撞保护,在灯壳侧壁还等距开设有散热槽孔,防撞透明护罩侧部开设有蜂窝散热孔,防撞透明护罩内壁侧部还粘固有圆形防尘网,借助散热槽孔和蜂窝散热孔能够实现整个地脚灯的散热效果,借助圆形防尘网能够在散热的同时进行地脚灯的防尘处理,从而增加整个地脚灯的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本产品和外置的墙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去除外置的墙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1、灯壳;101、套筒;102、插接杆;103、弹簧ⅰ;104、拨块;105、散热槽孔;2、透明面罩;3、弹簧ⅱ;4、防撞透明护罩;401、蜂窝散热孔;402、防滑橡胶垫;5、圆形防尘网;6、蓄电池;7、铝基板本体;8、电路板本体;9、led灯珠;10、光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3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脚灯,包括灯壳1和透明面罩2,所述灯壳1左右侧均水平一体成型设有套筒101,所述套筒101内底部均滑套有插接杆102,所述插接杆102里端和套筒101内底部间一体成型设有弹簧ⅰ103,两个所述插接杆102外壁均一体成型设有拨块104,两个所述套筒101外壁前侧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弹簧ⅱ3,两个所述弹簧ⅱ3前端间共同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撞透明护罩4,所述防撞透明护罩4侧部开设有蜂窝散热孔401,所述防撞透明护罩4内壁侧部还粘固有圆形防尘网5,所述灯壳1内底部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灯壳1内部还分别通过螺钉安装有前后排列分布的铝基板本体7和电路板本体8,所述铝基板本体7的前端面等距焊接有led灯珠9,所述透明面罩2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1的前端,且所述灯壳1侧壁还等距开设有散热槽孔105。所述防撞透明护罩4为半圆形,且其开口处粘固有防滑橡胶垫402,所述防撞透明护罩4覆盖在灯壳1前侧。所述蓄电池6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本体8,所述电路板本体8电性连接于铝基板本体7,所述铝基板本体7电性连接于led灯珠9。所述灯壳1前端外壁安装有光线传感器10,所述光线传感器10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本体8。

为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靠近地面的墙体上预先开设有矩形的安装腔,并预先在安装腔的左右内壁钻上与插接杆102相匹配的插接槽,随后按压两个拨块104使其向一起聚拢,待两个插接杆102正对对应的插接槽时候则松开两个拨块104,使得两个插接杆102与对应的插接槽自然插接,这样便能够实现地脚灯和墙体的快速安装,后续拆卸更换或者维修的时候也能够在不借助外界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实现拆卸,在两个套筒101外壁前侧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弹簧ⅱ3,两个弹簧ⅱ3前端间共同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撞透明护罩4,防撞透明护罩4开口处的防滑橡胶垫402与墙体外壁接触,借助弹簧ⅱ3和防撞透明护罩4以及防滑橡胶垫402的配合能够起到防撞的效果,从而有利于从地脚灯外部对其进行防撞保护,在灯壳1侧壁还等距开设有散热槽孔105,防撞透明护罩4侧部开设有蜂窝散热孔401,防撞透明护罩4内壁侧部还粘固有圆形防尘网5,借助散热槽孔105和蜂窝散热孔401能够实现整个地脚灯的散热效果,借助圆形防尘网5能够在散热的同时进行地脚灯的防尘处理,从而增加整个地脚灯的使用功效。

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6、铝基板本体7、电路板本体8、led灯珠9和光线传感器10的具体型号需要依据该设置的具体规格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方式属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蓄电池6、铝基板本体7、电路板本体8、led灯珠9和光线传感器10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