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软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7184发布日期:2020-09-18 20:3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软灯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软灯带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软灯带。



背景技术:

传统节能灯,又称为紧凑型荧光灯,是将荧光灯与镇流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传统节能灯由于结构紧凑、体积小、省电、寿命长,确实比较实用,但是,由于灯管内部存在一定量的汞元素,加工制造时和报废后对环境污染很严重,据此,不含汞、更环保的led节能灯应运而生,同时,led节能灯还具有成本低、光效高、无炫光、无重影、可调光、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可以判定:led节能灯比传统节能灯具备更广阔的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目前,led节能灯中的螺旋灯管节能灯,一般采用硬质铝基板灯条或软灯条通过螺旋灯管中,发光面朝外,但是由于螺旋节能灯管的双面连接处及转角处仍然存在暗区,使得照明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螺旋节能灯管的双面连接处及转角处仍然存在暗区的缺陷,现有技术的软灯带采用两条单面灯带进行粘结,形成正面灯带、反面灯带及双面灯带,可以彻底解决双面连接处及转角处的暗区问题(可参考,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led螺旋节能灯,申请号为cn201810565381.6)。但是采用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其需要通过设备将两根软灯带裁剪,然后通过热熔胶等粘结剂将两根软灯带的一端通过背面相互粘接,为了保证两根软灯带之间能够有效的通电,目前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连接,一、直接在连接重合区焊接导电焊锡(软灯带很薄,必然是人工进行焊接,无法采用机器焊接,且一天也焊接不了多少根),从而使两根软灯带连通电源,二、在同一根软灯带上加工成u型导电电路,此时,软灯带的未连接段则同时具有正负极电线,这一结构则会使软灯带安装后具有4根连接线。无论是哪种连接方式,在加工时,两条相互连接的灯带只能单独进行灯片的焊接,且安装了芯片的软灯带必然存在重合的连接端容易脱落或一端翘起、脱胶、需要多次焊接后才能相互通电等现象。其工艺复杂,在整个工艺中必然存在人工的焊接步骤,人工焊接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焊接精度不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软灯带,以解决现有软灯带对折粘结后仍需要焊接通电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led软灯带,包括软灯带本体,所述软灯带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软灯带和第二软灯带,所述第一软灯带包括第一单面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贴片灯珠的第一贴片灯座,所述第一软灯带包括第二单面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上表面设有连接贴片灯珠的第二贴片灯座;所述第一软灯带和第二软灯带在同一平面平行错位排列且形成有部分错位区域,所述部分错位区域的内部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软灯带和第二软灯带的连接导线;所述部分错位区域能够弯折,使得第一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下表面能够相接触连接,使得第一贴片灯座与第二贴片灯座相背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灯带的内部设有用于与第一贴片灯座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所述第二软灯带的内部用于与第二贴片灯座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与第二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部分错位区域的第一贴片灯座与在所述部分错位区域的第二贴片灯座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部分错位区域的上表面形成有折痕线,所述折痕线位于第一软灯带和第二软灯带相接触连接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折痕线通过热压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灯带或第二软灯带设有用于与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的电源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片灯座和第二贴片灯座均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贴片灯座沿第一软灯带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贴片灯座沿第二软灯带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片灯座和第二贴片灯座为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灯带和第二软灯带的反面均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上设有耐磨纹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部分错位区域能够弯折,当将第一软灯带的部分错位区域的下表面与第二软灯带的部分错位区域的下表面通过导热胶层对折粘贴在一起时,软灯带本体的部分错位区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贴片灯座,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贴片灯座相背离;当将软灯带本体安装在螺旋灯管内时,第一软灯带的非部分错位区域穿设于螺旋灯管的第一螺旋管内,第一软灯带的非部分错位区域的发光面朝向第一螺旋管的外侧,第二软灯带的非部分错位区域穿设于螺旋灯管的第二螺旋管内,第二软灯带的非部分错位区域的发光面朝向第二螺旋管的外侧,软灯带本体的部分错位区域穿设于螺旋灯管的s型连接管内,由于软灯带本体的部分错位区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贴片灯珠,如此可以实现螺旋灯管的s区的双面灯珠的效果,从而解决螺旋灯管的双面连接部分及转角处的暗区问题。由于软灯带本体的部分错位区域内部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软灯带和第二软灯带的连接导线,这样软灯带本体的部分错位区域粘贴后不再需要焊接通电,这样不仅省去人工焊接工序,而且省去了折叠过程中重叠区的长度需找正、对齐,粘结后需要再次焊接的麻烦,在生产效率和操作难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在粘结后,由于第一软灯带和第二软灯带为一体成型连接,不易出现脱胶和一端翘起现象。此外,s型连接管的区域可以通过部分错位区域的长度进行设置,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软灯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软灯带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灯管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灯管的示意图之二。

图中:1、软灯带本体;11、第一软灯带;110、第一贴片灯座;1101、第一阳极支脚;1102、第一阴极支脚;12、第二软灯带;120、第二贴片灯座;1201、第二阳极支脚;1202、第二阴极支脚;13、部分错位区域;14、折痕线;2、螺旋灯管;21、第一螺旋管;22、第二螺旋管;23、s型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个”、“另一个”等用于区分相似的元件,这些术语以及其它类似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采用相应的附图标记(例如,以“1xx”和“2xx”标识的元件结构相同、功能类似)。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软灯带,包括软灯带本体1,所述软灯带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所述第一软灯带11包括第一单面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贴片灯珠的第一贴片灯座110,所述第一软灯带11包括第二单面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上表面设有连接贴片灯珠的第二贴片灯座120;所述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在同一平面平行错位排列且形成有部分错位区域13,所述部分错位区域13的内部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的连接导线;所述部分错位区域13能够弯折,使得第一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单面柔性线路板的下表面能够相接触连接,使得第一贴片灯座110与第二贴片灯座120相背离。

在本实施例中,上表面指的是图1中看到第一贴片灯座110和第二贴片灯座120的一面,下表面指的是图1中看不到第一贴片灯座110和第二贴片灯座120的一面;由于部分错位区域13能够弯折,当将第一软灯带11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下表面与第二软灯带12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下表面通过导热胶层对折粘贴在一起时,软灯带本体1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贴片灯座,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贴片灯座相背离;参考图3和图4,当将软灯带本体1安装在螺旋灯管2内时,第一软灯带11的非部分错位区域13穿设于螺旋灯管2的第一螺旋管21内,第一软灯带11的非部分错位区域13的发光面朝向第一螺旋管21的外侧,第二软灯带12的非部分错位区域13穿设于螺旋灯管2的第二螺旋管22内,第二软灯带12的非部分错位区域13的发光面朝向第二螺旋管22的外侧,软灯带本体1的部分错位区域13穿设于螺旋灯管2的s型连接管23内,由于软灯带本体1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贴片灯珠,如此可以实现螺旋灯管2的s区的双面灯珠的效果,从而解决螺旋灯管2的双面连接部分及转角处的暗区问题。由于软灯带本体1的部分错位区域13内部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的连接导线,这样软灯带本体1的部分错位区域13粘贴后不再需要焊接通电,这样不仅省去人工焊接工序,而且省去了折叠过程中重叠区的长度需找正、对齐,粘结后需要再次焊接的麻烦,在生产效率和操作难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在粘结后,由于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为一体成型连接,不易出现脱胶和一端翘起现象。此外,s型连接管23的区域可以通过部分错位区域13的长度进行设置,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实用性较强。除此之外,在生产工艺方面,软灯带本体1可通过设备自动加工成型,贴片灯珠可通过设备自动焊接,软灯带本体1可自动裁剪,软灯带本体1的部分错位区域13可人工进行折叠粘结。

另外,本实施例的贴片灯珠可通过机焊焊接在第一贴片灯座110和第二贴片灯座120上,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效果。第一单面柔性线路板和第二单面柔性线路板的基材均以聚酰亚胺覆铜板为主,可以随意弯曲和卷绕。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灯带11的内部设有用于与第一贴片灯座11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所述第二软灯带12的内部用于与第二贴片灯座120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与第二导线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贴片灯座110包括第一阳极支脚1101和第一阴极支脚1102,第一导线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阳极支脚1101的第一阳极导线和用于连接第一阴极支脚1102的第一阴极导线;第二贴片灯座120包括第二阳极支脚1201和第二阴极支脚1202,第二导线包括用于连接第二阳极支脚1201的第二阳极导线和用于连接第二阴极支脚1202的第二阴极导线,连接导线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阳极导线和第二阳极导线的阳极连接导线及用于连接第一阴极导线和第二阴极导线的阴极连接导线。

优选地,在所述部分错位区域13的第一贴片灯座110与在所述部分错位区域的13第二贴片灯座120错开设置。当将第一软灯带11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下表面与第二软灯带12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下表面通过导热胶层对折粘贴在一起时,第二软灯带12上的贴片灯珠位于第一软灯带11上的两个贴片灯珠之间,便于散热。

优选地,在所述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上表面形成有折痕线14,所述折痕线14位于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相接触连接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沿着折痕线14可以将第一软灯带11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下表面与第二软灯带12的部分错位区域13的下表面快速对折,从而提高软灯带本体1的对折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折痕线14沿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具体地,所述折痕线14通过热压形成。当然,折痕线14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比如机械刻压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灯带11或第二软灯带12设有用于与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的电源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贴片灯座110和第二贴片灯座120均设有多个。

优选地,多个第一贴片灯座110沿第一软灯带1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贴片灯座120沿第二软灯带12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贴片灯座110和第二贴片灯座120为串联连接。当然第一贴片灯座110和第二贴片灯座120还可以为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灯带11和第二软灯带12的反面均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上设有耐磨纹路。具体地,所述耐磨层为pvc材料。通过设置耐磨层可以有效提高软灯带的寿命,增加软灯带的抗磨损程度,同时在收卷装箱过程中,可以防止软灯带松散。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