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带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972发布日期:2020-06-23 22:1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带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带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灯带由于其柔软,能像电线一样卷曲,易于制作图形、文字等造型,已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桥梁、道路、花园、庭院、地板、天花板、家俱、汽车、池塘、水底、广告、招牌、标志等上装饰和照明。而传统生产的灯带一般为50米或100米一条,实际安装使用时通常要不同长度,相邻两灯带之间连接麻烦,不好做防水处理,存在漏电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拆装简便、使用安全的灯带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灯带连接结构,包括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及螺接于所述公端接头和所述母端接头的连接端的螺母,所述公端接头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导电铜管,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灯带电连接,所述母端接头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另一端为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导电铜针,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灯带电连接,所述螺母穿过所述母端接头与所述公端接头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环状定位槽,所述第三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环状定位槽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周端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三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二凸缘,所述螺母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端并依次卡接于所述第二凸缘上和第一凸缘上。

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套设有防水圈。

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圆柱形。

进一步,所述公端接头外设有挂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母把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固定连接,使得相邻两灯带之间的拆装更简便,结构稳定,安全性好,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带连接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带连接结构的公端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带连接结构的母端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带连接结构的公端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灯带连接结构的母端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灯带;2-公端接头;3-母端接头;4-螺母;5-第一连接端;6-第二连接端;7-导电铜管;8-外螺纹;9-第三连接端;10-第四连接端;11-导电铜针;12-环状定位槽;13-第一凸缘;14-第二凸缘;15-环形凹槽;16-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带连接结构,包括公端接头2和母端接头3及螺接于公端接头2和母端接头3的连接端的螺母4,公端接头2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5,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6,第一连接端5开设有导电铜管7,第一连接端5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8,第二连接端6与灯带1电连接,母端接头3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9,另一端为第四连接端10,第三连接端9设有导电铜针11,第四连接端10与灯带1电连接,螺母4穿过母端接头3与公端接头2螺纹连接。灯带1的两端分别设有公端接头2和母端接头3,使得灯带1连接更简便,通过螺母4固定公端接头2和母端接头3,连接更稳定。

第一连接端5开设有环状定位槽12,第三连接端9套设于环状定位槽12内。

第一连接端5的外周端设有第一凸缘13,第三连接端9的外周壁设有第二凸缘14,螺母4穿过第三连接端9并依次卡接于第二凸缘14上和第一凸缘13上。第一凸缘13和第二凸缘14有利于限定螺母4的位置。

第三连接端9的外周壁设有环形凹槽15,环形凹槽15上套设有防水圈。

第三连接端9为圆柱形。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把第一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端9设为方柱形

公端接头2外设有挂环16,便对灯带1进行悬挂和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及螺接于所述公端接头和所述母端接头的连接端的螺母,所述公端接头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导电铜管,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灯带电连接,所述母端接头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另一端为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导电铜针,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灯带电连接,所述螺母穿过所述母端接头与所述公端接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环状定位槽,所述第三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环状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周端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三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二凸缘,所述螺母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端并依次卡接于所述第二凸缘上和第一凸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套设有防水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接头外设有挂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带连接结构,包括公端接头和母端接头及螺接于所述公端接头和所述母端接头的连接端的螺母,所述公端接头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导电铜管,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灯带电连接,所述母端接头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另一端为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导电铜针,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灯带电连接,所述螺母穿过所述母端接头与所述公端接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便于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范飞;高元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朗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