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嵌入式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2730发布日期:2020-10-20 11:5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嵌入式柜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嵌入式柜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嵌入式柜灯大多数需要通过复杂的连接部件,如螺钉和螺母来连接各个组成部分,在组装和拆卸过程中十分不方便,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并且由于需要制造复杂的连接部件,生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嵌入式柜灯,解决现有柜灯中存在的难以组装和拆卸等问题,降低维修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嵌入式柜灯,包括灯板、导光条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侧壁一和侧壁二的一侧,所述外壳的顶部上设置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设置于所述侧壁一与侧壁二的另一侧之间;所述外壳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包括所述外壳底部、顶部开口、侧壁一和侧壁二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侧壁一的内侧上设置有方向与所述外壳长轴方向相同的内部凹槽;所述内部凹槽与所述灯板相适配,所述灯板穿插于所述内部凹槽中,所述灯板上的灯源朝向所述侧壁二的内侧;在所述内部凹槽的上方设置有卡槽一,所述卡槽一与所述导光条的一侧相适配;所述侧壁二的内侧上设置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二与所述卡槽一位置相对,相互平行,所述卡槽二与所述导光条的另一侧相适配;所述导光条一侧穿插于所述卡槽一中,所述导光条另一侧穿插于所述卡槽二中,所述导光条位于所述顶部开口的下方。

上述新型嵌入式柜灯的各结构间通过穿插和卡接的方式连接,不需要通过其他连接部件如螺钉和螺母来连接,结构简单美观,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组装和拆卸时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二的内部设置有曲面,所述曲面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曲面朝向所述内部凹槽,所述曲面用于折射所述灯板上的灯源发出的侧面光到所述导光条上,利用所述导光条控制灯光的方向,提高灯光的照射亮度和均匀度,增强照明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凹槽的顶部还设置有倒扣凸起,所述倒扣凸起用于限制住所述灯板在所述内部凹槽中的位置,防止所述灯板在所述外壳内倾倒,使得所述灯板保持直立的紧贴所述内部凹槽的状态,防止所述灯板的摇晃影响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的照明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曲面的底部高于所述内部凹槽的底部,这种设计能够防止所述灯板的底部发生移动,影响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的照明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一端和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侧盖一和侧盖二;所述侧盖一和侧盖二分别与所述外壳一端和另一端相适配;所述侧盖一上设置有侧盖底部凸起一和侧盖曲面凸起一;所述侧盖二上设置有侧盖底部凸起二和侧盖曲面凸起二;所述外壳底部的外侧设置有底部凹槽,所述侧盖底部凸起一和侧盖底部凸起二与所述底部凹槽相适配,所述侧盖底部凸起一和侧盖底部凸起二分别穿插进所述底部凹槽的一端和另一端中;所述侧盖曲面凸起一和侧盖曲面凸起二与所述曲面和导光条间的空隙相适配,所述侧盖曲面凸起一和侧盖曲面凸起二分别穿插进所述曲面和导光条间的空隙中,所述侧盖一和侧盖二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一端和外壳另一端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外侧还设置有通道凹槽,所述通道凹槽用于装设所述灯板的电源线线路,使得电源线不会散乱,占位空间小;所述通道凹槽的顶部没有封闭,为了电源线能够更好地散热;所述侧盖一和侧盖二还均设置有侧盖开口和侧盖通孔;所述侧盖通孔正对着所述通道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所述侧盖开口设置在所述侧盖一和侧盖二的中部。所述侧盖开口用于散热和通过所述灯板电性连接的电线,所述侧盖通孔用于使所述侧盖开口中延伸出的电线装设进所述通道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铝材外壳,用于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保证灯源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条为硅胶导光条,用于使得灯源发出的光的更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导光条上,使得导光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避免柜灯难以组装和拆卸的情况,减少维修的次数,从而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导光条的利用以及导光条倾斜照射的设计也使得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盖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盖一和外壳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嵌入式柜灯,包括灯板4、导光条4和外壳1;所述外壳底部11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侧壁一12和侧壁二13的一侧,所述外壳1的顶部上设置有顶部开口14,所述顶部开口14设置于所述侧壁一12与侧壁二13的另一侧之间;所述外壳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包括所述外壳底部11、顶部开口14、侧壁一12和侧壁二13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侧壁一12的内侧上设置有方向与所述外壳1长轴方向相同的内部凹槽121;所述内部凹槽121与所述灯板4相适配,所述灯板4穿插于所述内部凹槽121中,所述灯板4上的灯源朝向所述侧壁二13的内侧;在所述内部凹槽121的上方设置有卡槽一123,所述卡槽一123与所述导光条4的一侧相适配;所述侧壁二13的内侧上设置有卡槽二132,所述卡槽二132与所述卡槽一123位置相对,相互平行,所述卡槽二132与所述导光条4的另一侧相适配;所述导光条4一侧穿插于所述卡槽一123中,所述导光条4另一侧穿插于所述卡槽二132中,所述导光条4位于所述顶部开口14的下方。

上述新型嵌入式柜灯的各结构间通过穿插和卡接的方式连接,不需要通过其他连接部件如螺钉和螺母来连接,结构简单美观,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组装和拆卸时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板4从所述外壳1一端上内部凹槽121的开口处穿插进所述内部凹槽121中;所述导光条4从所述外壳1一端上的卡槽一123和卡槽二132的开口处穿插进所述卡槽一123和卡槽二132中。

所述灯板4上安装的灯源可以是led灯等。

所述导光条4用于接收所述灯板4从侧面发出的光,控制灯光的方向,提高灯光的照射亮度和均匀度,增强照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一123的位置低于所述卡槽二132的位置,所述顶部开口14的朝向具备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导光条4倾斜放置,与所述顶部开口14的倾斜角度一致。使得所述导光条4能够引导灯光从所述顶部开口14中倾斜地照射出去,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在安装进柜子中时,将所述顶部开口14的倾斜方向设置在朝向柜子内的方向,使得灯光能更准确而集中地照射柜子里比较内部的地方,由于柜子内部光线十分不充足,因而这种灯光倾向柜子内部的照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柜子内部的亮度,增强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二13的内部设置有曲面131,所述曲面131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曲面131朝向所述内部凹槽121,所述曲面131用于折射所述灯板4上的灯源发出的侧面光到所述导光条4上,利用所述导光条4控制灯光的方向,提高灯光的照射亮度和均匀度,增强照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一123与所述内部凹槽121平行,所述卡槽二132设置于所述曲面131的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凹槽121的顶部还设置有倒扣凸起122,所述倒扣凸起122用于限制住所述灯板4在所述内部凹槽121中的位置,防止所述灯板4在所述外壳1内倾倒,使得所述灯板4保持直立的紧贴所述内部凹槽121的状态,防止所述灯板4的摇晃影响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的照明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曲面131的底部高于所述内部凹槽121的底部,这种设计能够防止所述灯板4的底部发生移动,影响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的照明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一端和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侧盖一31和侧盖二32;所述侧盖一31和侧盖二32分别与所述外壳1一端和另一端相适配;所述侧盖一31上设置有侧盖底部凸起一314和侧盖曲面凸起一315;所述侧盖二32上设置有侧盖底部凸起二324和侧盖曲面凸起二325;所述外壳底部11的外侧设置有底部凹槽111,所述侧盖底部凸起一314和侧盖底部凸起二324与所述底部凹槽111相适配,所述侧盖底部凸起一314和侧盖底部凸起二324分别穿插进所述底部凹槽111的一端和另一端中;所述侧盖曲面凸起一315和侧盖曲面凸起二325与所述曲面131和导光条4间的空隙相适配,所述侧盖曲面凸起一315和侧盖曲面凸起二325分别穿插进所述曲面131和导光条4间的空隙中,所述侧盖一31和侧盖二32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1一端和外壳1另一端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盖曲面凸起一315与侧盖曲面凸起二325为钩状结构,所述钩状结构的一侧为与所述曲面131相适配的弯曲结构,所述钩状结构的另一侧为与所述导光板平行的平板结构,所述弯曲结构和平板结构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侧盖一31和侧盖二32的顶部还分别设置有相同的侧盖边缘313,所述侧盖边缘313用于遮挡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安装在安装处时两侧出现的电线,使得安装效果更美观。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11外侧还设置有通道凹槽112,所述通道凹槽112用于装设所述灯板4的电源线线路,使得电源线不会散乱,占位空间小;所述通道凹槽112的顶部没有封闭,为了电源线能够更好地散热;所述侧盖一31和侧盖二32还均设置有侧盖开口311和侧盖通孔312;所述侧盖通孔312正对着所述通道凹槽112的开口处设置,所述侧盖开口311设置在所述侧盖一31和侧盖二32的中部。所述侧盖开口311用于散热和通过所述灯板4电性连接的电线,所述侧盖通孔312用于使所述侧盖开口311中延伸出的电线装设进所述通道凹槽112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为铝材外壳1,用于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保证灯源的正常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条纹,能够增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条4为硅胶导光条4,用于使得灯源发出的光的更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导光条4上,使得导光效果更好。

实施例

上述新型嵌入式柜灯的工作原理在于:组装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时,将所述灯板从所述外壳一端上内部凹槽的开口处穿插进所述内部凹槽中;所述导光条从所述外壳一端上的卡槽一和卡槽二的开口处穿插进所述卡槽一和卡槽二中;再将所述灯板的电线从所述侧盖一和侧盖二的内侧中的所述侧盖开口中穿出,再将电线穿过所述侧盖通孔,进入所述底部通道中,之后将所述侧盖底部凸起和侧盖曲面凸起分别卡接进所述底部凹槽和所述曲面和导光条间的空隙中,所述侧盖一和侧盖二分别卡接固定于所述外壳一端和外壳另一端上,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即组装完毕。将所述顶部开口的倾斜方向设置为朝向柜子内,所述顶部开口朝下,所述外壳底部朝上嵌入柜内安装处安装好。

所述新型嵌入式柜灯各结构间通过穿插和卡接的方式连接,无需其他连接部件,组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