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3635发布日期:2021-01-08 11:0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led投光灯又名led聚光灯、led投射灯。通常,它能够瞄准预定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纪念碑、公园和花坛照明等。

然而,现有的投光灯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光灯的框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投光灯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光灯,所述投光灯包括:

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设于所述散热基板第一表面的多个散热鳍片;

框体,固定于所述散热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框体与所述散热基板构成用于装配光源的安装腔,所述框体设有贯通所述框体上下两端的对通槽,所述框体的上端还设有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所述对通槽用于接收热熔胶自所述框体的上端流至所述框体的下端;

密封圈,包括主环片及设于所述主环片下表面的第一凸环部和第二凸环部,所述第一凸环部、第二凸环部与所述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二装配槽匹配嵌合;

盖板,盖设于所述框体上端;

扣件,通过厚度均一的金属板体冲压后折弯形成,所述扣件与所述框体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扣件的一端压扣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所述扣件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并通过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钉抵接在所述散热基板的第一表面。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光灯的框体结构新颖,稳定可靠,防水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光灯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光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光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光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光灯的扣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光灯,该投光灯包括散热器100、框体200、密封圈300、盖板400、扣件500、光源基板600、多个透镜620,电源700、电源支架710以及固定支架720。

其中,散热器100包括散热基板110和设于散热基板110第一表面的多个散热鳍片120,散热基板110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别用于安装呼吸器和防水接头。散热器100可采用散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如铝)压铸成型或挤出成型。

如图3和图4所示,框体200可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框体200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散热基板110的第二表面,框体200与散热基板110构成用于装配光源的安装腔,光源基板600、多个透镜620设置在安装腔内。

框体200设有贯通框体200上下两端的对通槽205,框体200的上端还设有第一装配槽201和第二装配槽202,对通槽205用于接收热熔胶自框体200的上端流至框体200的下端;第一装配槽201和第二装配槽202用于接收密封圈300装配。框体200的下端还设有第三装配槽203和第四装配槽204,第三装配槽203和第四装配槽204用于与热熔胶嵌合。

通槽203能够减轻框体重量,降低材料成本,同时方便模具生产,防止胶料太厚造成塑胶缩水产生不良外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框体200包括第一框体210、第二框体220、第三框体230、多个连接块215、多个螺钉座216、连接环225。

其中,第二框体220围绕在第一框体210的外周,对通槽205设于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之间,第一装配槽201和第二装配槽202分别设于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的上端。

多个连接块215连接在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相对的表面之间,多个连接块215可呈矩形块状,与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垂直连接。

多个螺钉座216连接在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相对的表面之间,螺钉座216设有通孔217以接收螺钉穿过进而与散热基板110进行固定装配,通孔217可为台阶孔以接收螺钉沉头装配。

螺钉座216设于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之间可以减小框体200的厚度,实现窄框设计,使安装腔尺寸增大,可容纳更多的透镜620和发光体,使得投光灯的功率可以做到更高。

第三框体230围绕在第二框体220的外周,第三框体230的下端与第一框体210的下端齐平,以防止热熔胶外溢,第三框体230的上端高出第一框体210的上端,密封圈300和盖板400依次装配在框体200上后,第三框体230的上端仍然高出盖板400以对盖板400起到围合保护做用。

第二框体220和第三框体230通过连接环225间隔连接,连接环225的高度小于第二框体220的高度,第二框体220的高度小于第一框体210的高度,第二框体220、第三框体230与连接环225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构成第一槽体226、第二槽体227,第二槽体227与对通槽205、第三装配槽203、第四装配槽204连通,可接收热熔胶填入,实现较好的密封防水效果。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的上端相对的表面设有斜坡面以便于与密封圈300形成挤压紧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体200可以提供两种密封方式,一是通过热熔胶将盖板400与散热器100粘合成一个防水腔体;二是框体200设置热熔胶,同时框体200的顶端还设置密封圈300并通过扣件500紧压在盖板400上实现密封。

密封圈300包括主环片310、设于主环片310下表面的第一凸环部311和第二凸环部312、设于第一凸环部311、第二凸环部312之间的封堵环筋313,设于主环片310上表面的至少两道密封环筋314。

第一凸环部311、第二凸环部312与第一装配槽201、第二装配槽202匹配嵌合,封堵环筋313嵌设装配于第一框体210和第二框体220的上端之间。密封环筋314的截面可呈半圆形。

盖板400压置在密封环筋314上并盖设于框体200上端,盖板400为玻璃板或塑胶板。

扣件500通过厚度均一的金属板体冲压后折弯形成,扣件500与框体200的外表面相贴合,扣件500的一端压扣在盖板400的上表面,扣件500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512并通过与螺纹孔配合的螺钉513抵接在散热基板110的第一表面。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扣件500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板体510、第二板体520、第三板体530、第四板体540、第五板体550,第一板体510连接于第二板体520的第一侧,第三板体530、第四板体540、第五板体550连接于第二板体520的第二侧,第三板体530、第四板体540、第五板体550呈依次下降的台阶状连接,第一板体510有设有螺纹孔512,第一板体510与第五板体550间隔相对。

第一板体510、第五板体550相对第二板体520垂直设置,第四板体540将第三板体530、第五板体550倾斜连接。第二板体520设有第一通槽521,第一通槽521在第二板体5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五板体550设有第二通槽551,第二通槽551在第五板体55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通槽521和第二通槽551具有减料降低材料成本的作用。扣件500通过厚度均一的金属板体冲压后折弯形成,第一板体51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五板体550的宽度。

由于散热鳍片120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故第一板体510可以相对较窄以嵌入相邻两块散热鳍片120之间。扣件500的材料厚度大于或等于2.5毫米。若扣件500的材料厚度太小则不便于加工螺纹孔512。第五板体550的端角设有圆角过渡,避免过于尖锐容易刮碰。扣件500还包括与螺纹孔512配合的螺钉5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件500制造极为简单,生产效率较高,使用非常方便,稳固可靠。

如图3所示,光源基板600固定在散热基板110的第二表面并位于框体200内周,光源基板600上阵列有多组led灯610,每一组led灯610由多个led构成。透镜620套接在每一组led灯610上并通过盖板400压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700通过电源支架710进行固定,电源支架710进一步与散热鳍片120相固定并使得电源700与散热鳍片120相间隔。固定支架720与最外侧的散热鳍片120相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