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灯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1452发布日期:2021-01-23 08:2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USB灯源的制作方法
usb灯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sb灯源。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usb灯源的电路板与灯珠和usb接口是分开的,需要通过电源线将usb接口和电路板连接,灯珠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路连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装配更多的电源线,制造过程麻繁琐,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且由于产品中存在大量的电源线,导致电源线的不良率也随之增加,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在使用时过多电源线的缠绕不仅影响usb灯源的美观性,而且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usb灯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usb灯源存在过多电源线导致生产制造过程困难,效率较低等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sb灯源,所述usb灯源包括:
[0005]
柔性基体;
[0006]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裹于所述柔性基体内;
[0007]
usb接头,所述usb接头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usb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基体连接,所述usb接头的一端外露;
[0008]
灯珠,所述灯珠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并安装在所述柔性基体的表面。
[0009]
优选地,所述usb灯源为灯带。
[0010]
优选地,所述灯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灯珠间隔设置在所述柔性基体上。
[0011]
优选地,多个所述灯珠的引脚直接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usb灯源还包括收容所述柔性基体的壳体和与所述壳体铰接的旋转壳,所述壳体包括相连接的透光部和遮光部,所述usb接头穿过所述遮光部外露,所述灯珠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透光部对应。
[0013]
优选地,所述usb开关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旋转壳旋转至遮蔽所述透光部位置,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灯珠断电;所述旋转壳旋转至暴露所述透光部位置,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灯珠通电。
[0014]
优选地,所述旋转壳包括转轴、第一遮板、第二遮板和连接板,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分别与所述转轴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所述旋转壳旋转至遮蔽所述透光部位置,所述旋转壳套设于所述壳体外侧。
[0015]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为弧形板。
[0016]
优选地,所述旋转壳旋转至遮蔽所述透光部位置,所述连接板的内壁与所述透光部的外壁相适配。
[0017]
优选地,所述usb灯源还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壳上的悬挂孔。
[0018]
本实用新型的usb灯源,通过将控制电路嵌入柔性基体中,usb接头与控制电路连接,灯珠安装在柔性基体的表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无需装配额外的电源线,提高了usb灯源的生产效率;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直接将usb灯源的usb接口插入电源即可使用,无需再将灯珠与控制电路再连接,没有多余的电源线缠绕,使用方便的同时使得usb灯源更加美观;采用柔性基体,使得整个usb灯源能够弯折,进一步方便usb灯源的使用,整个usb灯源结构设计紧凑。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usb灯源的俯视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usb灯源无旋转壳的俯视示意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
[0023]
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柔性基体42遮光部2usb接头5旋转壳3灯珠51第一遮板4壳体52连接板41透光部53控制开关
[002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sb灯源。
[0029]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usb灯源包括柔性基体1、控制电路、usb接头2和灯
珠3,其中,控制电路(图未示)包裹于柔性基体1内;usb接头2与控制电路连接,usb接头2的一端与柔性基体1连接,usb接头2的另一端外露;灯珠3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并安装在柔性基体1的表面。
[0030]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usb灯源,通过将控制电路嵌入柔性基体中,usb接头与控制电路连接,灯珠安装在柔性基体的表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无需装配额外的电源线,提高了usb灯源的生产效率;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直接将usb灯源的usb接口插入电源即可使用,无需再将灯珠与控制电路再连接,没有多余的电源线缠绕,使用方便的同时使得usb灯源更加美观;采用柔性基体,使得整个usb灯源能够弯折,进一步方便usb灯源的使用,整个usb灯源结构设计紧凑。
[0031]
在一实施例中,usb灯源为灯带。如图2所示,usb灯源整体采用灯带的形式,外观简洁且美观,使用时能够有效的进行弯折,方便了usb灯源的使用以及携带。在另一实施例中,usb灯源为灯条,使得usb灯源具有一定强度,方便安装固定。
[0032]
本实施例中,灯珠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灯珠3间隔设置在柔性基体1上。如图2所示,usb灯源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3,提高了usb灯源的亮度,提升了usb灯源的性能。
[0033]
本实施例中,多个灯珠3的引脚直接与控制电路连接。多个灯珠3直接焊接在控制电路的电路板上,无需通过多余的电源线将控制电路连接在一起,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使用时没有多余的电源线,整体更加美观。
[0034]
本实施例的usb接口与控制电路板一体化设计,无需额外设置电源线,制造过程中,只需要考虑usb灯源的灯珠与控制电路的连接问题,不需要再对usb接口与控制电路进行连接,简化了生产工艺,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0035]
本实施例中,usb灯源还包括收容柔性基体1的壳体4和与壳体4铰接的旋转壳5,壳体4包括相连接的透光部41和遮光部42,usb接头2穿过遮光部42外露,灯珠3设于壳体4内并与透光部41对应。如图1所示,柔性基体1收容于壳体4内部,旋转壳5与壳体4铰接,旋转壳5能够绕壳体4旋转,当usb灯源使用时,将旋转壳5旋转至壳体4侧面,当usb灯源不使用时,将旋转壳5旋转至透光部41,将透光部41遮挡,有利于保护usb灯源,提升了usb灯源的使用寿命。
[0036]
本实施例中,usb开关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开关53,旋转壳5旋转至遮蔽透光部41位置,控制开关53控制灯珠3断电;旋转壳5旋转至暴露透光部41位置,控制开关53控制灯珠3通电。如图1所示,控制开关53设置在旋转壳5与壳体4的铰接处,当需要使用usb灯源时,将旋转壳5旋转至壳体4一侧,此时透光部41外露,控制开关53打开使得灯珠3通电,当不需要使用usb灯源时,将旋转壳5旋转至遮蔽透光部41的位置,此时透光部41被遮挡,控制开关53关闭使得灯珠3断电,结构设计合理,使得旋转壳5在保护usb灯源的同时,有效控制usb灯源的电源通断。
[0037]
如图1所示,旋转壳5包括转轴、第一遮板51、第二遮板(图未示)和连接板52,转轴与壳体4连接,第一遮板51和第二遮板分别与转轴的相对两端连接,连接板52连接第一遮板51和第二遮板,旋转壳5旋转至遮蔽透光部41位置,旋转壳5套设于壳体4外侧。第一遮板51与第二遮板相对设置,第一遮板51和第二遮板与连接板52形成一个容纳槽,壳体4容置于容纳槽内,即旋转壳5旋转至遮蔽透光部41位置时,旋转壳5套设于壳体4外侧,旋转壳5将透光部41完全遮挡,保护usb灯源。
[0038]
如图1所示,,连接板52为弧形板。旋转壳5旋转至遮蔽透光部41位置,连接板52的内壁与透光部41的外壁相适配。透光部41的外壁也为弧形状,结构设计合理,保证壳体4能够完美容置于容纳槽内。
[0039]
本实施例中,usb灯源还包括设于旋转壳5上的悬挂孔。如图1所示,悬挂孔设置在旋转壳5的一端,方便usb灯源的携带。
[004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