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2767发布日期:2021-03-02 21:0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led技术在车灯上的应用普及率非常高,特别是主机厂对汽车前位置灯结构的静态效果和点亮均匀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前位置灯采用光导结构的发光形式多为led直射式结构,该光导结构包括光导、pcb板和led灯珠,将pcb 板和led灯珠布置在光导的入光面外侧,led灯珠点亮后直接通过光学聚焦器将光线从光导直射出,沿着光线射出的反方向正视可看到led灯珠亮斑,且光导是透明pc,通透性好,此光导结构由于没有遮挡结构,通过光导上下侧壁可看到 led亮斑、内部电路板等结构,外观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不仅提高出光面出射光线的均匀性,同时还隐藏各个视角led颗粒亮斑及线路板,使外观更美观。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包括厚壁光导、挡光板、线路板和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多个灯源,所述挡光板包括用于遮挡线路板和灯源亮斑的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所述第一挡光板设置在厚壁光导的下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挡光板设置在厚壁光导的上侧壁的外侧;所述厚壁光导的一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厚壁光导的另一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厚壁光导的入光面设置在所述灯源的上方,所述厚壁光导为具有多个折角的多折角结构,并在厚壁光导内经过多次全反射后从厚壁光导的出光面沿着水平方向射出,从厚壁光导的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垂直于从厚壁光导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
[0005]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形状与厚壁光导的上侧壁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形状与厚壁光导的下侧壁的外形相匹配。
[0006]
进一步,所述厚壁光导的出光面所在的光导部与下方的第一挡光板之间留有距离,保持悬空状态;所述入光面设置第一光导部上。
[0007]
进一步,所述厚壁光导还包括第二光导部、第三光导部和第四光导部,第一光导部、第二光导部、第三光导部和第四光导部顺次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三个折角的三折角结构,出光面设置第四光导部上;
[0008]
三个折角分别第一折角、第二折角和第三折角,所述第一光导部与第三光导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光导部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在第一光导部与第三光导部之间,第一光导部与第三光导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光导部形成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所述第四光导部与第三光导部远离第二光导部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三折角且出光面设置在第三光导部的下方,灯源发出的光线从厚壁光导的入光面入射的入射光线经过三次反射后从厚壁光导的出光面水平射出。
[0009]
进一步,所述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呈钝角,第三折角呈直角,所述第四光导部设置有与第二导光部平行相对的斜面,灯源将入射光线射入厚壁光导内,先是在第四光导部上的斜面发生全反射后,水平入射到第二导光部倾斜的下侧壁且在第二导光部的下侧壁发生全反射后,再入射到第二导光部倾斜的上侧壁发生全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出厚壁光导。
[0010]
进一步,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玉米粒光学花纹。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通过设置挡光板以及多折角结构连续的全反射,不仅提高了出光面出射光线的均匀性,还隐藏了各个视角led颗粒亮斑及线路板;通过将第一折角部悬空设置,保证了厚壁光导具有悬出的造型效果,实现了立体悬浮发光效果,保障了点灯时的整体美观效果;所述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可以与远近光集成在组合前灯中,也可以单独作为位置灯和日行灯复用单独作为总成实现信号灯功能。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5]
图中:
[0016]
1-厚壁光导,11-上侧壁,12-下侧壁,13-第一光导部,14-第二光导部,15
-ꢀ
第三光导部,16-第四光导部,17-入光面,18-出光面;2-挡光板,21-第一挡光板,22-第二挡光板;3-线路板;4-灯源;5-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后)时,是以图2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包括厚壁光导1、挡光板2、线路板3和设置在线路板3上的多个灯源4,所述挡光板2包括用于遮挡线路板3和灯源4亮斑的第一挡光板21和第二挡光板22,所述第一挡光板21设置在厚壁光导1的下侧壁12的外侧,所述第二挡光板22设置在厚壁光导1的上侧壁11的外侧;
[0019]
所述厚壁光导1的一端面为入光面17,所述厚壁光导1的另一端面为出光面18,所述厚壁光导1的入光面17设置在所述灯源2的上方,所述厚壁光导1 为具有多个折角的多折角结构,灯源4发出的光线从厚壁光导1的入光面入射,并在厚壁光导1内经过多次全反射后从厚壁光导1的出光面18沿着水平方向射出,从厚壁光导1的入光面17入射的光线垂直于从厚壁光导1的出光面18射出的光线。所述灯源4为led灯。多个灯源4均为白色的led灯,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灯源4为多种颜色的灯源组成。白色的led灯源水平并排连续布置在入光面 17的外侧;第一挡光板21和第二挡光板22防止了led颗粒从车前正方的各个方向看到led颗粒,规避led颗粒感强的外观缺陷。
[00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21的形状与厚壁光导1的上侧壁11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二挡光板22的形状与厚壁光导1的下侧壁12的外形相匹配。
[00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厚壁光导1的出光面所在的光导部与下方的第一挡光板21之间留有距离,保持悬空状态;所述入光面17设置第一光导部13上。这样设置能够实现造型要求的悬臂距离要长的要求,可以更好的实现立体发光,悬浮式的结构设计更具立体感。装饰件5设置在第一光导部13的下方。
[00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厚壁光导1还包括第二光导部14、第三光导部15和第四光导部16,第一光导部13、第二光导部14、第三光导部15和第四光导部16 顺次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三个折角的三折角结构,出光面18设置第四光导部16 上;
[0023]
三个折角分别第一折角、第二折角和第三折角,所述第一光导部13与第三光导部15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光导部14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在第一光导部 13与第三光导部15之间,第一光导部13与第三光导部15分别与所述第二光导部14形成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所述第四光导部16与第三光导部15远离第二光导部14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三折角且出光面18设置在第三光导部15的下方,灯源4发出的光线从厚壁光导1的入光面17入射的入射光线经过三次反射后从厚壁光导1的出光面18水平射出。
[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呈钝角,第三折角呈直角,所述第四光导部16设置有与第二导光部14平行相对的斜面,灯源4将入射光线射入厚壁光导1内,先是在第四光导部16上的斜面发生全反射后,水平入射到第二导光部14倾斜的下侧壁12且在第二导光部14的下侧壁12发生全反射后,再入射到第二导光部14倾斜的上侧壁11发生全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出厚壁光导1。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18上设置有玉米粒光学花纹。能够满足位置灯日行灯功能配光要求。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通过设置挡光板以及多折角结构连续的全反射,不仅提高了出光面出射光线的均匀性,还隐藏了各个视角led颗粒亮斑及线路板;通过将第一折角部悬空设置,保证了厚壁光导具有悬出的造型效果,实现了立体悬浮发光效果,保障了点灯时的整体美观效果;所述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导结构可以与远近光集成在组合前灯中,也可以单独作为位置灯和日行灯复用单独作为总成实现信号灯功能。
[002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