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多功能航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4249发布日期:2021-05-11 14:4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多功能航标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流海港的航标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多功能航标灯。



背景技术:

我国海域辽阔,船只运输行业发达,通航水域辽阔,航标的数量众多,因此为了保障航行的安全,各个海域要道都会安装有航标,航标是助航标志的简称,指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包括过河标、沿岸标、导标、过渡导标、首尾导标、侧面标、左右通航标、示位标、泛滥标和桥涵标等,航标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标志,一般运用于长江和近海水域固定安全巷道,起到水上红绿灯的作用;航标灯为夜间行驶的船只提供安全保障必要装置,随着航道事业的发展,当前的航标灯控制电路的功能和性能已经比较全面、稳定了。但是,在提倡更安全、更优质的航标服务的大背景下,如何能更好的提高安全服务质量,不失为航道管理部门在当前创新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发展方向。

航标是用于河道或海道的重要助航设备,航标灯往往采用太阳能供电,然而长江上游山高林密峡谷多,冬季太阳能补充电能不足始终是个突出问题;当航标灯在夜间发生缺电、突发硬件损坏以及网络故障或者拥堵时,很可能危及到行轮安全。随着航标灯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航标灯中搭载了定位、检测、实时通信等功能。

虽然航标灯现有的航标灯在多采用led灯的设计,但是现有的航标灯在led灯的散热方面存在市场空白,而由于led灯时在使用时所散发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将会造成航标灯的使用寿命急剧降低,因此,如何解决航标灯的散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航标灯的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多功能航标灯,通过进风通道、散热通道和送气通孔等结构的设计,形成将风引导到led灯上的气流通道,从而利用自然风进行led灯散热降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式多功能航标灯,包括光照灯结构和控制终端结构;光照灯结构连接在控制终端结构的上方,控制终端结构能够根据遥控指令控制光照灯结构的亮灭;光照灯结构包括灯体、灯罩和灯台,灯罩罩于灯体外并与灯台连接,在灯台上设置有插座和进风通道,插座内设置有插接腔,插接腔通过进风通道连通外部环境;所述灯体包括灯柱和插柄,灯柱连接在插柄上方,灯柱由三个以上的led灯板首尾相连而成的柱状结构,并且灯柱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灯体的插柄连接到插接腔中时,进风通道、散热通道和送气通孔三者连通以对led灯板散热。

可选的:所述灯台呈工字型,灯台包括上灯台、下灯台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接柱;进风通道的入口设置在连接柱的侧壁上并呈敞口状,进风通道的出口呈l形并与送气通孔正对。

可选的:所述上灯台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送气通孔送入罩体内的热空气通过各个排气孔排出到外部环境。

可选的:在进风通道具有多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出口与各个入口分别连通,入口均布于连接柱的四周。

可选的:插柄呈四棱柱状,在插柄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接电片,在插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导电弹片,导电弹片与接电片一一对应以向led灯板供电。

可选的:灯罩以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上灯台上。

可选的:控制终端结构包括太阳能罩体、底座、电池和终端控制器;太阳能罩体连接于灯台与底座之间,电池和终端控制器设置于太阳能罩体内,太阳能罩体与电池连接并为其充电,电池连接终端控制器并为其供电,终端控制器用于接收外部遥控指令并控制光照灯结构的亮灭或闪烁。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盖体呈锥状,且是由多个呈扇形的太阳能板拼接而成。

可选的:电池固定在底座上,终端控制器固定在电池上方,终端控制器对外通信连接有控制平台,该控制平台用于向终端控制器发送遥控指令。

可选的:在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法兰盘状的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中光照灯结构能够形成用于降温的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可以分为几段,包括进风通道、散热通道和送气通孔等,利用水面上风力比较大的特点,并且灯体具有相应的散热设置,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风对灯体进行散热,从而减小灯体长期在高温环境中使用造成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2.本方案中的光照灯结构和控制终端结构上下重叠布置,并且一体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少两者之间的布线,进而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体式多功能航标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灯台的半剖面结构图。

图中:1-灯体;2-灯罩;3-太阳能罩体;4-底座;5-基座;6-电池;7-终端控制器;8-灯台;9-接电片;10-插柄;11-led灯板;12-送气通孔;13-插座;14-连接柱;15-下灯台;16-导电弹片;17-上灯台;18-排气孔;19-插接腔;20-进风通道,21-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且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或2或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多功能航标灯,包括光照灯结构和控制终端结构;光照灯结构连接在控制终端结构的上方,控制终端结构能够根据遥控指令控制光照灯结构的亮灭。

光照灯结构包括灯体1、灯罩2和灯台8,灯罩2以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上灯台17上,灯台8呈工字型,灯台8包括上灯台17、下灯台15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接柱14,灯罩2罩于灯体1外并与上灯台17连接;在灯台8上设置有插座13,插座13内设置有插接腔19,在插接腔1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导电弹片16,两个导电弹片16分别在插接腔19两个对侧的侧壁上。

灯体1包括灯柱和插柄10,灯柱由三个以上的led灯板11首尾相连而成的柱状结构,并在灯柱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21;插柄10连接在连接的下方,插柄10呈四棱柱状,在插柄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接电片9,导电弹片16与接电片9一一对应以向led灯板11供电;在插柄10内部设置有送气通孔12,送气通孔12的上部与散热通道21连通,散热通道21的上部与灯罩2内的空间连通。

在灯台8上还设置有进风通道20,进风通道20的入口设置连接柱14的侧壁上并呈敞口状,进风通道20的出口呈l形,当插柄10插接到插座13上时,进风通道20与送气通孔12正对;在上灯台17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18,自然风能够从进风通道20的入口处进入,然后依次经过送气通孔12、散热通道21、灯罩2、排气孔18后排出到外部环境中;并且在此过程中,自然风能够对led灯板11散热。

此外,作为扩展设计:在连接柱14上设置多个在进风通道20的入口,并且进风通道20公用一个出口,出口与各个入口分别连通,入口均布于连接柱14的四周。

以上结构,利用进风通道20、散热通道21、送气通孔12和通气孔等结构,能够形成气流通道,利用水面上风力比较大的特点,并且灯体1具有相应的散热设计,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风对灯体1进行散热,从而减小灯体1长期在高温环境中使用造成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1或2或3所示,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其控制终端结构包括太阳能罩体3、底座4、电池6和终端控制器7等部件。

其中,太阳能盖体呈锥状,且是由多个呈扇形的太阳能板拼接而成。

电池6固定在底座4上,在底座4的下方设置有法兰盘状的基座5;终端控制器7固定在电池6上方,终端控制器7对外通信连接有控制平台,该控制平台用于向终端控制器7发送遥控指令。

太阳能罩体3连接于灯台8与底座4之间,电池6和终端控制器7设置在太阳能罩体3内,太阳能罩体3与电池6连接并为其充电,电池6连接终端控制器7并为其供电,终端控制器7能够接收外部的遥控指令,终端控制器7根据遥控指令其上方的控制光照灯结构的亮灭或闪烁;终端控制器7向将电池6的电流输送到灯台8的插座13上并为灯体1供电控制,终端控制器7作为以上供电过程中的开关。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