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两个悬伸式光导的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3708发布日期:2022-01-11 23:2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包括两个悬伸式光导的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信号灯,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装备在用于机动车辆的光学单元上的信号灯。


背景技术:

2.出于安全原因,法规要求机动车辆装备有照明和信号装置。这些装置通常聚集在光学单元中,以便便利化这些装置在机动车辆上的装配。当光学单元用于装配在车辆后部时,所述光学单元通常包括位置灯、日间行车灯、信号灯以及任选地倒车灯。为了保护所述车灯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述光学单元由保护玻璃(或玻璃件)封闭。所述玻璃是透明的,以不改变由所述车灯发射的光束的特性。所述车灯由此从所述光学单元外部穿过所述玻璃可见。不过,所述车灯在所述光学单元内部的形式和配置会显著改变所述机动车辆的外观。
3.由于使用了电致发光二极管和光导,获得了所述车灯的形式和配置的更大的多样性。由此设计了更独立且更美观的车灯,如文件fr3046579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车灯在光学单元中的位置以及形式已成为机动车辆的主要差异元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用于一体化在机动车辆的光学单元中,并且提供了美观且独特的视觉效果。
5.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包括两个扁平类型的光导,每个光导包括与第二大面平行的第一大面,所述大面在与光源面对面的输入面与发射至少其中一部分由所述光源生成的光束的输出面之间延伸,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导包括固定凸片,所述固定凸片在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延伸,所述固定凸片的近端端部位于所述光导的输入面附近并且与所述光导的第一大面连接(li
é
e),所述固定凸片的远端端部与支撑件的底部连结(attach
é
e),并且,所述固定凸片使所述光导维持在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使得所述光导的第二大面面对面且彼此平行。
6.根据特征,所述固定凸片包括处在所述固定凸片的近端端部与所述固定凸片的远端端部之间的肘弯部分。
7.根据另一特征,所述固定凸片的近端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大面法向地或基本法向地延伸。
8.根据另一特征,所述固定凸片的远端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大面平行地或基本平行地延伸。
9.根据另一特征,所述固定凸片的远端端部穿过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并且,所述远端端部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贴靠在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上,以便阻止所述远端端部的非自愿退缩(retrait deinvolontaire)。
10.根据另一特征,所述止挡部是可收起的,以便便利化所述止挡部穿过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插入。
11.根据另一特征,所述固定凸片的近端端部包括至少一个附加部分(appendice),所述至少一个附加部分贴靠在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上。
12.根据另一特征,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包括至少一个锥形柱,所述至少一个锥形柱插入在穿通固定凸片的远端端部的通道中。
13.根据另一特征,至少一个光导包括维持凸片,所述维持凸片沿着侧面朝所述至少一个光导的输入面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维持凸片存在于(pr
é
sente dans)经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中的凹槽中,并且包括在所述侧壁后方伸展的远端部分。
14.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周边边缘支撑外玻璃,所述壳体容纳有如上描述的信号灯。
15.其它优点和特征可从下文描述中更清楚地显现。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下文中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所述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号灯的主视透视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上所示的信号灯的纵向剖视图;
[0019]-图3示出了图1上所示的信号灯的支撑件的主视透视图;
[0020]-图4示出了图1上所示的信号灯的两个光导的侧视透视图;
[0021]-图5示出了图1上所示的信号灯的第一光导的侧视透视图;
[0022]-图6示出了图1上所示的信号灯的侧视透视图;
[0023]-图7示出了图1上所示的信号灯的第二光导的侧视透视图;
[0024]-图8示出了光学单元的主视图,该光学单元包括图1上所示的信号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
[0026]
注意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用于一体化在机动车辆的光学单元中,并且提供了美观且独特的视觉效果。
[0027]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号灯2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信号灯2包括第一光导4a和第二光导4b,所述第一光导和第二光导分别借助于固定凸片8a和固定凸片8b维持在支撑件6上。如图2所示,每个光导包括与第二大面12a、12b平行的第一大面10a、10b。所述大面间隔有在5mm与10mm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对应于所述光导的厚度。所述大面在(与光源16面对面的)输入面14a、14b与(发射至少其中一部分由所述光源生成的光束的)输出面18a、18b之间延伸。同一光导的输出面与输入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80mm与220mm之间,优选地在120mm与160mm之间。根据本示例,所述光导的输出面18a和18b包括多个小面20(facettes,尤其是图1上可见),以便促使经发射的光具有更大的散射角度。
[0028]
参考图2,信号灯的光导4a和4b借助于固定凸片8a和8b维持在支撑件6上,使得所述光导的输入面14a和14b与光源16面对面。
[0029]
如图3所示,光源16由电子板22(或pcb,即“printed circuit board”)支撑,该电子板借助于未示出的部件(例如销钉,所述销钉通过螺接或卡扣与存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底
部24上的互补部件配合)维持抵靠在支撑件6的底部24上。多个电致发光二极管26配置在电子板22上,以便照亮光导4a和4b的输入面14a和14b。为了增加光导4a和4b中传播的光束的量,输入面14a和14b包括光学屈光面28a和28b(图4上可见),所述光学屈光面面向每个电致发光二极管26。
[0030]
图5示出了第一光导4a的单独视图。该光导的固定凸片8a包括近端端部32a,该近端端部借助于肘弯部分36a与远端端部34a联接。近端端部32a位于第一光导4a的输入面14a附近。输入面14a与所述固定凸片的近端端部32a之间的最小距离在5mm与10mm之间。近端端部32a根据已知手段与所述光导的第一大面10a连接或联接。近端端部32a沿着相对于第一大面10a法向或基本法向的方向延伸直到肘弯部分36a。肘弯部分36a与输入面14a之间的最小距离在5mm与10mm之间。根据本示例,肘弯部分36a形成角度,使得远端端部34a沿着相对于第一大面10a平行或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远端端部包括端部40a,该端部超出于所述光导的输入面14a。肘弯部分36a与端部40a之间的最小距离在30mm与50mm之间。固定凸片8a的远端端部34a包括止挡部42a。止挡部42a超出于所述固定凸片,以便在远端端部34a插入在经设置成穿过底部24的开口44a中时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24形成止挡。为了便利化穿过所述开口44a,所述止挡部配置用于在用户施加上方压力时与远端端部34a的表面齐平(affleurer)。换句话说,能够使固定凸片8a与所述支撑件连结的部件相对于第一光导4a根据相对于该光导的第一大面10a法向的方向和正交的方向偏移(d
é
cal
é
s)。如图4所示,固定凸片8a包括附加部分46a,所述附加部分配置用于在止挡部42a贴靠在底部24上时也贴靠在支撑件6的底部24上。有利地,至少一个附加部分46a'配置用于在止挡部42a贴靠在底部24上时贴靠在电子板22上,以便确保所述电子板更好地维持抵靠在底部24上。有利地,附加部分46a和46a'能够限制在固定凸片8a的肘弯部分36a位置处的弯曲应力。近端端部32a由通道48a穿过,该通道用于接收存在于支撑件6的底部24上的锥形柱50a(见图3和图1)的一部分。与通道48a配合的锥形柱50a用作引导件,以便利化第一光导4a在支撑件6的底部24位置处的定位。第一光导4a还包括维持凸片52a(图5上可见),所述维持凸片沿着侧面54a延伸。维持凸片52a朝所述第一光导的输入面14a方向延伸,以便形成呈“l”形的凸片。有利地,维持凸片52a配置用于插入在经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侧壁58中的凹槽56a(图6上可见)中,并且配置用于在所述凹槽中滑动直到使得所述固定凸片的止挡部42a贴靠在支撑件6的底部上。维持凸片52a的远端部分60a由此抵靠在侧壁58上,并且允许第一光导4a更好地维持在支撑件6上,以便限制在该第一光导的输出面18a位置处的振动现象。优选地,第一光导4a、固定凸片8a和维持凸片52a形成同一模制部件,该模制部件基于聚碳酸酯(pc)和/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
[0031]
第二光导4b的固定凸片8b还包括近端端部32b(图2上可见),该近端端部借助于肘弯部分36b与远端端部34b联接。近端端部32b位于第二光导4b的输入面14b附近。输入面14b与所述固定凸片的近端端部32b之间的最小距离在5mm与10mm之间。近端端部32b沿着相对于第二光导4b的第一大面10a法向或基本法向的方向延伸直到所述固定凸片的肘弯部分36b。肘弯部分36b与所述光导的输入面14b之间的最小距离在20mm与30mm之间。近端端部32b根据已知手段与所述光导的第一大面10b连接或联接。近端端部32b沿着相对于第一大面10b法向或基本法向的方向延伸直到肘弯部分36b。肘弯部分36b与输入面14b之间的最小距离在20mm与30mm之间。根据本示例,肘弯部分36b形成角度,使得远端端部34b沿着相对于
第一大面10b平行或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远端端部包括端部40b,该端部超出于所述光导的输入面14b,如图7所示。肘弯部分36b与端部40b之间的最小距离在20mm与50mm之间。固定凸片8b的远端端部34b包括止挡部42b。止挡部42b超出于所述固定凸片,以便在远端端部34b插入在经设置成穿过底部24的开口44a中时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24形成止挡。为了便利化穿过所述开口44b,所述止挡部配置用于在用户施加上方压力时与远端端部34b的表面齐平。换句话说,能够使固定凸片8b与所述支撑件连结的部件相对于第二光导4b根据相对于该光导的第一大面10a法向的方向和正交的方向偏移。固定凸片8b还包括处在其近端端部32b位置处的附加部分46b(图4上可见)。所述附加部分46b配置用于在止挡部42b贴靠在底部24上时贴靠在支撑件6的底部24上。第二光导4b还包括处在其输入面14位置处的附加部分46b',该附加部分沿着第二光导的第二大面12a延伸,以便贴靠在支撑件6的底部24上,如图2所示。有利地,附加部分46b和46b'能够限制在固定凸片8b的肘弯部分36b位置处的弯曲应力。近端端部32b同样由通道44b(图2上可见)穿过,该通道用于接收存在于支撑件的底部24上的锥形柱48b(见图3和图1)的一部分。与通道44b配合的锥形柱48b用作引导件,以便利化第二光导4b在支撑件6的底部24位置处的定位。第二光导4b还包括维持凸片52b(图7上可见),所述维持凸片沿着侧面54b延伸。维持凸片52b朝所述第二光导的输入面14b方向延伸,以便形成呈“l”形的凸片。有利地,维持凸片52b配置用于插入在经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侧壁58中的凹槽56(图6上可见)中,并且配置用于在所述凹槽中滑动直到使得所述固定凸片的止挡部42b贴靠在支撑件6的底部上。维持凸片52b的远端部分60b由此抵靠在侧壁58上,并且允许第二光导4b更好地维持在支撑件6上,以便限制在该第二光导的输出面18b位置处的振动现象。
[0032]
上文提及的开口44a、44b和凹槽56a、56b设置在支撑件6中,以分别地与固定凸片8a、8b和维持凸片52a、52b配合。该配合能够有利地使光导悬伸地(en porte
à
faux)维持在支撑件6上,使得所述光导的第二大面12面对面,并且使得所述光导的输入面14由光源16照亮。优选地,所述光导的第二大面12a和12b之间的最小距离在5mm与10mm之间。
[0033]
有利地,固定凸片8a和8b定位在离所述光导的输出面18a和18b最远的位置处,并且维持凸片52a、52b隐藏在所述光导与支撑件6的侧壁58之间。由此,所述部件能够使所述光导维持在支撑件6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固定凸片和维持凸片对于观察所述光导的输出面18a和18b的观察者来说是不可见的。通过如此隐藏所述维持部件,观察根据本发明的信号灯2的观察者会产生光导4a和4b悬在空中或处于悬浮状态的视觉印象。本发明由此提供了如图8所示的独特视觉效果,图8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光学单元62,该光学单元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信号灯2,该信号灯存在于由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周边边缘68上的外玻璃66封闭的壳体64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