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7017发布日期:2021-10-30 11:0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泡。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普通灯泡通常具有泡壳、灯头和芯柱,但其中的灯丝或发光体往往是直接可见的,出光效果不良,对于用户来说存在炫目感或刺眼的不良体验,且灯丝或发光体的出光方向不能调整。公开号为cn106057635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镀金无影反射灯泡,若干灯丝支持丝与芯柱连接,所述若干灯丝支撑环位于若干灯丝支持丝上;所述玻璃泡远灯口一侧涂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为镀金反射层。该发明申请方案中作为光源使用的灯丝直接可见,灯丝的出光方向不能调整,光线分布不均匀,不良体验仍然存在。
3.公告号为cn20415351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射型灯泡,泡壳内表面除与所述的芯柱熔融部以外的部分镀有一层铝形成镜面,所述的泡壳内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的芯柱上的反光板,所述的反光板和所述的芯柱紧配合。该实用新型虽然增加了反光板来反射光线,但其中的led灯丝仍是直接可见的,不能消除led灯丝带来的炫目感,led灯丝的出光方向不能调整,光线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灯泡的灯丝或发光体的出光方向不能调整和发光体直接可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泡,它具有结构简洁、出光均匀和适应现有灯泡生产方式的优点,能够基本消除炫目感或刺眼的不良体验。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灯泡,包括光源、泡壳、灯头和芯柱,所述芯柱与所述泡壳密封连接,所述光源连接所述芯柱,所述光源通过所述芯柱与所述灯头电连接,所述光源包括光源壳体和由所述光源壳体包覆的发光体,所述光源壳体至少具有第一透光面和第二透光面。
7.可选地,所述第一透光面位于所述光源壳体靠近所述灯头的一侧,所述第二透光面位于所述光源壳体远离所述灯头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泡壳具有靠近所述灯头的颈部和远离所述灯头的顶部。
9.可选地,所述第一透光面或所述第二透光面具有反射层。
10.可选地,所述泡壳的颈部或顶部具有反射层。
11.可选地,所述光源内填充有导热物质。
12.可选地,所述光源壳体与所述泡壳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热物质。
13.可选地,所述光源壳体具有荧光粉胶层。
14.可选地,所述光源通过支架连接所述芯柱,或者所述光源通过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灯头。
15.可选地,所述光源壳体包括壳一和壳二。
16.可选地,所述光源壳体还包括中间环,所述中间环位于所述壳一和所述壳二之间。
17.可选地,所述壳一和所述壳二至少之一具有凹槽或凸点。
18.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利用现有灯泡的结构加以改进,能够适应现有灯泡的生产方式,发光体由光源壳体包覆,不直接可见,出光效果更均匀,发光体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灯泡点亮后的视觉体验更加柔和,光源壳体的所述第一透光面或所述第二透光面具有反射层,能够对发光体的出光方向进行调整,泡壳的颈部或顶部具有反射层;光源壳体具有荧光粉胶层,光线在经过光源壳体的调整后,再经反射改变或发散光线角度,基本能够消除灯泡的炫目感或刺眼的不良体验。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灯泡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灯泡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灯泡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出的一种灯泡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芯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1
28.如图1所示的一种灯泡,包括光源1、泡壳5、灯头7和芯柱(图中未示出),芯柱与泡壳5密封连接,光源1连接芯柱,光源1可以直接通过芯柱与灯头7电连接;另一实施例,光源1还可以连接驱动电源(图中未示出),并通过驱动电源与灯头7电连接。光源1包括光源壳体和由光源壳体包覆的发光体(图中未示出),发光体可以为发光二极管芯片、钨丝、led灯珠或led灯丝等,优选为发光二极管芯片;光源壳体至少具有第一透光面和第二透光面,光源壳体的形状采用球形、椭球形、多面体形、多棱形、纺锤形、水滴形、橄榄形或梨形等立体结构,优选为橄榄形;第一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靠近灯头7的一侧,第二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远离灯头7的一侧,泡壳5具有靠近灯头7的颈部和远离灯头的顶部,泡壳5的颈部具有反射层11,反射层11可以为au、ag、al、cu、fe、ni、cr等金属镀层,优选为铝镀层;光源1内填充有导热物质,导热物质为气体、液体或胶体,优选为气体,气体选用氦、氖、氩、氪和氙等高导热率低粘度气体的一种或几种。
29.实施例2
30.如图2所示的一种灯泡,包括光源1、泡壳5、灯头7和芯柱2,芯柱2与泡壳5密封连接,光源1连接芯柱2,光源1通过芯柱2与灯头7电连接,光源1包括光源壳体和由光源壳体包覆的发光体(图中未示出),光源壳体具有荧光粉胶层,光源壳体至少具有第一透光面和第二透光面,光源壳体的形状采用球形、椭球形、多面体形、多棱形、纺锤形、水滴形、橄榄形或梨形等立体结构,优选为球形;第一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靠近灯头7的一侧,第二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远离灯头7的一侧,第一透光面具有反射层11,反射层11为ag镀层;泡壳5具有靠近灯头7的颈部和远离灯头的顶部,光源1内填充有导热物质,光源壳体1与泡壳5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热物质,导热物质为气体、液体或胶体,优选为气体,气体选用氦、氖、氩、氪和氙等高导热率低粘度气体的一种或几种。
31.实施例3
32.如图3所示的一种灯泡,包括光源1、泡壳5、灯头7和芯柱2,芯柱2与泡壳5密封连接,光源1通过支架21固定于芯柱2上,光源1通过芯柱2上的支架21电连接电引出线22与灯头7电连接;另一实施例,光源1还可以连接驱动电源(图中未示出),并通过驱动电源与灯头7电连接。光源1包括光源壳体和由光源壳体包覆的发光体(图中未示出),光源壳体具有荧光粉胶层,光源壳体至少具有第一透光面和第二透光面,光源壳体的形状采用球形、椭球形、多面体形、多棱形、纺锤形、水滴形、橄榄形或梨形等立体结构,优选为椭球形;第一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靠近灯头7的一侧,第二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远离灯头7的一侧,泡壳5具有靠近灯头7的颈部和远离灯头7的顶部,泡壳5的顶部具有反射层11,反射层11为铝镀层;光源1内填充有导热物质,导热物质为气体、液体或胶体,优选为气体,气体选用氦、氖、氩、氪和氙等高导热率低粘度气体的一种或几种。
33.实施例4
34.如图4所示的一种灯泡,包括光源1、泡壳5、灯头7和芯柱2,芯柱2与泡壳5密封连接,光源1通过支架21固定于芯柱2上,光源1通过芯柱2上的支架21电连接电引出线22与灯头7电连接,光源1包括光源壳体和由光源壳体包覆的发光体(图中未示出),光源壳体具有荧光粉胶层,光源壳体至少具有第一透光面和第二透光面,光源壳体的形状采用球形、椭球形、多面体形、多棱形、纺锤形、水滴形、橄榄形或梨形等立体结构,优选为椭球形;第一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靠近灯头7的一侧,第二透光面位于光源壳体远离灯头7的一侧,第二透光面具有反射层11,泡壳5具有靠近灯头7的颈部和远离灯头7的顶部,光源1内填充有导热物质,光源壳体1与泡壳5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热物质,导热物质为气体、液体或胶体,优选为气体,气体选用氦、氖、氩、氪和氙等高导热率低粘度气体的一种或几种。
35.在上述实施例中,荧光粉胶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荧光粉胶层。
3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壳体包括壳一和壳二。壳一和壳二连接形成光源壳体,以便于在光源壳体内安装发光体。
3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壳体还包括中间环(图中未示出),中间环位于所述壳一和壳二之间。
3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一和壳二具有凹槽或凸点,或者壳一具有凹槽或凸点,凹槽或凸点位于壳一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或者壳二具有凹槽或凸点,凹槽或凸点位于壳二的外表面或内表面。
39.如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芯柱2,芯柱2由玻璃制成,芯柱2
包括芯柱本体、排气管23、电引出线22和支架21,电引出线22设置于芯柱本体之内,电引出线22用于实现光源与驱动电源(图中未示出)或灯头的电连接,排气管23连接芯柱本体,排气管23用于灯泡生产中排出泡壳内的气体以及填充导热物质,填充完成后烧结密封,支架21用于支撑并电连接导通光源,支架21连接于芯柱本体之上,与电引出线22电连接导通。
40.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