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167发布日期:2022-10-12 00:2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


背景技术:

2.手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照明工具,相关技术中的手电筒通常仅设有一个照明光源,只能朝一个方向照射,使得手电筒的照明区域具有局限性,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电筒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包括:灯筒、设置于所述灯筒的一端且具有第一光源组件的灯头以及固定于所述灯筒的第二光源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灯筒具有侧面,至少一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固定于所述灯筒的侧面,各所述第二光源组件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灯筒的远离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处,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平行于所述灯筒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
5.优选地,所述灯筒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8cm-15cm,所述灯筒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12mm-20mm,所述灯头远离所述灯筒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
6.优选地,所述灯筒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有一所述第二光源组件。
7.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第二光源和第二灯罩,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二光源产生的灯光透过所述第二灯罩。
8.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开设通光孔,所述第二光源固定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二光源产生的灯光经过所述通光孔并传输至所述第二灯罩。
9.优选地,所述灯头包括套设于所述灯筒一端的锁紧环,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位于所述灯筒和所述锁紧环之间,所述锁紧环靠近所述灯筒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一扣合件,所述灯筒开设与所述扣合件相匹配的至少一扣合槽,所述扣合件扣接入所述扣合槽时,所述锁紧环锁紧,且所述第一光源组件被所述锁紧环固定在所述灯筒。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灯筒的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灯筒内的聚光反射杯和设置于所述聚光反射杯和所述锁紧环之间的第一灯罩,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一光源伸入所述聚光反射杯内,所述第一光源产生的灯光传输至所述聚光反射杯,并被所述聚光反射杯沿所述灯筒的长度延伸方向反射传输至透过所述第一灯罩;所述锁紧环锁紧时,所述聚光反射杯和所述第一灯罩被使所述锁紧环锁紧固定
在所述灯筒。
11.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灯筒的侧面的调节件和固定于所述灯筒内的控制板和电源,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以及调节件,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于所述电源。
12.优选地,所述灯筒的侧面固定有充电接口和指示灯,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所述指示灯电连接与所述控制板。
13.优选地,所述灯筒远离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一端设有挂接结构,所述挂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灯筒的至少两挂接孔。
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灯头设置有第一光源组件,灯筒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组件,控制组件可以控制第一光源组件的光源当主光源使用,第二光源组件的光源当应急光源使用;同时,由于第二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垂直于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当手电筒放置在桌面时,第二光源组件的光源可以当作台灯使用,从而使得手电筒产生的灯光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某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的爆炸图;
18.图4是图3中细节a的放大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的锁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20.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灯筒;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扣合槽;2、灯头;21、第一光源组件;211、聚光反射杯;212、第一灯罩;22、锁紧环;221、扣合件;3、第二光源组件;31、第二光源;32、第二灯罩;33、支撑件;4、控制组件;41、调节件;42、控制板;43、电源;5、充电接口;6、挂接结构;61、挂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包括:灯筒1、设置于灯筒1的一端且具有第一光源组件21的灯头2以及固定于灯筒1的第二光源组件3和控制组件4,灯筒1具有侧面,至少一第二光源组件3固定于灯筒1的侧面,各第二光源组件3间隔设置且位于灯筒1的远离第一光源组件21处,第一光源组件21的光照方向平行于灯筒1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二光源组件3的光照方向垂直于第一光源组件21的光照方向,控制
组件4电连接于第一光源组件21和第二光源组件3。由于灯头2设置有第一光源组件21,灯筒1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组件3,控制组件4可以控制第一光源组件21的光源当主光源使用,第二光源组件3的光源当应急光源使用;同时,由于第二光源组件3的光照方向垂直于第一光源组件21的光照方向,当手电筒放置在桌面时,第二光源组件3的光源可以当作台灯使用,从而使得手电筒产生的灯光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24.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灯筒1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8cm-15cm,如9cm、10cm以及13cm等;灯筒1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12mm-20mm,如14mm、16mm以及18mm等,使得手电筒的尺寸较小,手电筒为mini(迷你)手电筒,便于用户携带。灯头2远离灯筒1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当手电筒放置在桌面时,灯头2与桌面之间可以紧密贴合在一起,保证放置在桌面上的手电筒不会晃动,提升当手电筒用作台灯时的使用稳定性。优选地,第二光源组件3尽可能设置在灯筒1的远离第一光源组件21处,可以理解的,当手电筒放置在桌面后,第二光源组件3距离桌面的高度越高,使得第二光源组件3产生的灯光的照射范围越广,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5.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灯筒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盖合固定于第一壳体11的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固定有一第二光源组件3。具体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采用扣接的方式固定,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合形成容纳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第一壳体11上设置多个第二光源组件3,也可以在第二壳体12上设置第二光源组件3;多个第二光源组件3可以在灯筒1上呈环形排列,在手电筒用作台灯时,可以极大地提升第二光源组件3的照射范围。
26.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组件3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11靠近第二壳体12的一侧的第二光源31和第二灯罩32,第二光源31电连接于控制组件4,第二光源31产生的灯光透过第二灯罩32。具体的,第二光源31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11的灯盘和固定于灯盘的多个led(发光二极管)灯珠,第二灯罩32可以为由透明塑料制成的透光板,控制组件4可以实现对第二光源31的控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光源组件3还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11靠近第二壳体12的一侧的支撑件33,支撑件33开设通光孔,第二光源31固定于支撑件33,第二光源31产生的灯光经过通光孔并传输至第二灯罩32。具体的,支撑件33通过扣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壳体11,支撑件33可以为支撑板,支撑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有固定柱,第二光源31的灯盘的四个角分别开设有与固定柱相适配的通孔,当支撑板上的固定柱插入灯盘的通孔内时,灯盘被固定在支撑板上,从而实现将第二光源31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上。优选地,第二光源31的灯珠设置在通光孔内,避免第二光源31产生的灯光被支撑件33遮挡;支撑板远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设置具有反射光线功能的斜面,该斜面具有特定的倾斜角度,第二光源31产生的灯光照射至该斜面后会在该斜面多次反射并最终在汇聚后传输至第二灯罩32,从而增大第二光源31的光照强度。
27.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灯头2包括套设于灯筒1一端的锁紧环22,第一光源组件21位于灯筒1和锁紧环22之间,锁紧环22靠近灯筒1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一扣合件221,灯筒1开设与扣合件221相匹配的至少一扣合槽13,扣合件221扣接入扣合槽13时,锁紧环22锁紧,且第一光源组件21被锁紧环22固定在灯筒1。具体的,锁紧环22可以为圆环,锁紧环22上等距间隔设置有四个扣合件221,扣合件221可以为矩形块,灯筒1的侧面开设四个扣合槽13,扣合槽13呈l形;当锁紧环22套设在灯筒1上时,扣合件221从l形状的扣合槽13的底
部进入,转动锁紧环22,此时扣合件221从扣合槽13的底部进入扣合槽13的顶部,扣合件221卡死在扣合槽13内,使得锁紧环22与灯筒1紧密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光源组件21被锁紧环22固定在灯筒1;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锁紧环22,可以实现第一光源组件21的可拆卸装配,便于后续对第一光源组件21进行维修更换;同时,锁紧环22远离灯筒1的一端可以为平面,有利于将手电筒平稳地放置在桌面。
28.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组件21包括固定于灯筒1的第一光源、设置于灯筒1内的聚光反射杯211和设置于聚光反射杯211和锁紧环22之间的第一灯罩212,第一光源电连接于控制组件4,第一光源伸入聚光反射杯211内,第一光源产生的灯光传输至聚光反射杯211,并被聚光反射杯211沿灯筒1的长度延伸方向反射传输至透过第一灯罩212;锁紧环22锁紧时,聚光反射杯211和第一灯罩212被使锁紧环22锁紧固定在灯筒1。具体的,第一光源可以为一个高功率led灯珠,聚光反射杯211可以呈锥形,第一光源从锥形聚光反射杯211的底部伸入聚光反射杯211内,第一灯罩212贴合在锥形聚光反射杯211的顶部,当锁紧环22锁紧时,锁紧环22紧贴聚光反射杯211和第一灯罩212,并将聚光反射杯211和第一灯罩212压紧固定在灯头2。优选地,灯筒1容纳第一光源组件21的一端具有与聚光反射杯211相适配的装配空间,有利于在将聚光反射杯211压紧在灯头2时,避免聚光反射杯211损坏。
29.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4包括固定于灯筒1的侧面的调节件41和固定于灯筒1内的控制板42和电源43,控制板42电连接于第一光源组件21、第二光源组件3以及调节件41,控制板42电连接于电源43。具体的,调节件41可以为按钮,控制板42可以为电路板,电源43可以为可充电电池,优选地为大容量的锂电池;电源43和控制板42固定在第二壳体12靠近第一壳体11的一侧,调节件41固定在第一壳体11远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控制触击调节件41的频率来控制手电筒的灯光,例如:第一次长时间(如5秒)触击调节件41,此时手电筒通电且第一光源发光;连续两次快速触击调节件41,此时第一光源光闭,第二光源31发光;第二次长时间(如10秒)触击调节件41,此时手电筒断电。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控制触击调节件41的频率来控制手电筒的光照强度,如在第一光源发光时,再长时间(如3秒)触击调节件41,此时进入第一光源的光照强度调节模式,然后再次触击调节件41,增大第一光源的光照强度。
30.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灯筒1的侧面固定有充电接口5和指示灯,充电接口5电连接于电源43,指示灯电连接与控制板42。具体的,充电接口5可以为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方便与市面上的充电器相适配。在充电时,指示灯颜色为黄色且闪烁,充满电时指示灯颜色为绿色并常亮,电量不足时指示灯颜色为红色并闪烁,有利于实时掌握手电筒的电量,避免在需要使用手电筒时电量不足。
31.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灯筒1远离第一光源组件21的一端设有挂接结构6,挂接结构6包括开设于灯筒1的至少两挂接孔61。具体的,灯筒1远离第一光源组件21的一端开设两挂接孔61,挂接孔61为通孔,绳索穿过两挂接孔61可以实现将绳索固定在灯筒1,从而实现利用绳索将灯筒1悬挂。在其它实施例中,挂接结构6可以为挂接环等。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